1 穿越袁老二(1 / 1)

“我草,什么地方啊这是?”

袁老二,家里排行老二,由于家里穷,自己也没啥威信,大家从小就叫他“老二,老二。”

以至于时间长了,大家都忘了他叫什么,只知道他叫袁老二。

而且此时他的名字,袁老二朗朗上口,大气上档次。

甚至就连他去随礼上账,要是写他的本名袁科文,都没有人认识。

以致于本家都疑惑。“袁科文是谁啊?怎么没听过?是袁家村的嘛?”

后来再一打听,袁老二啊。

主家找到他,告诉他。“下回啊,你再写的时候就写袁老二就行了,你写个袁科文,谁认识你是谁?”

从那以后,袁老二就写袁老二,独一无二。

他的哥哥并不叫袁老大,因为他有钱,开着一个工厂身价千万。

平时的话大家遇到他哥哥都叫袁老板,袁总。

或者是叫袁哥。

总之没有叫他袁老大啊。

尽管袁老大的气势可比袁老二好听的多。

这就是尊重。

而袁老二愣了一下,因为他睁开眼睛,竟然是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地方。

古香古色,满目都是木窗户,绿屏风。

很快一个女人走了进来。“二公子,您醒啦。”

“嗯。”

袁老二脑袋疼了一下,忽然明白自己竟然穿越了,穿越到了自己本家一个名人袁科文的身上。

不过很遗憾的是,他这个本家死的早,以致于千名八大胡同的那玩意来送别,堪称现代柳宗元。

而他的身份不是别的,正是北洋军创始人袁大头的儿子袁二头。

他出身于袁家,母亲是棒子国的金氏,但是从小就送到大姨太这里抚养。

袁老二明白自己的身份以后,那叫一个惊喜。

也就是说,老子现代也是官二代了?

不但是官二代,而且还是华夏最有权利的官二代,因为他老爹是北洋军的创始人。

不过很可惜的是,现在属于1911年,宣统三年。

也就是说,宣统皇帝还没有退位,辛亥革命也没有开始呢。

而袁大头已经被撤职,在彰德这个地方隐居。

彰德好像没啥名气,但是如果你知道这里经历过华夏近代的大阅兵,军事演习就明白袁大头为啥藏在这了。

袁老二心想,自己一个文弱书生,就算是袁大头的儿子又怎么样?

顶多就是在未来从1911年到1916年的五年时间里,赚他几个亿大洋。

要是普通人哪怕是他大哥,袁一头来了都不敢这么说。

毕竟袁大头刚推翻满清的时候,国库空的老鼠来了都是含着眼泪走的。

但是南方那么多起义军,再加上他北洋这么多军队也得赡养。

你不拿钱,大家谁听你的?

还是他出面,找各国银行团借了2500万英镑,相当于2.5亿大洋。

这会的英镑非常值钱,一英镑相当于十块大洋。

倒是美金的汇率稍微差点,毕竟不是世界通用货币。

一美金的价值,相当于两块大洋。

为什么大洋这么值钱?因为他是金本位能够兑换白银的。

袁大头以国家做抵押,也不过借了2.5个亿。

而袁老二为啥敢说自己可以赚几个亿?原因就在于煤矿身上。

这会的煤炭零售价是14块钱左右一吨,批发价的话也在12块到13块一吨。

而送到港口,以及各大城市,几乎就是十块钱。

但实际上煤炭生产一吨的成本也不过三块钱一吨,要是机械化的话,估计也就两块。

这会儿煤炭最大的成本并不是开采,反而是运输。

为什么民国初年陕西和山西的煤炭不出名?反倒是河北,河南的出名?

因为铁路。

没有铁路,你就只能用牛车,马车运输。

可是这玩意儿你一车能拉几百斤?

火车一个车皮就是几十吨。

也就是说一个火车皮相当于,你10辆甚至20辆马车。

这也是为什么,阎老西是在京绥铁路修到了大同以后,这才开始发财。

为啥?大同有了铁路,煤炭可以通过京绥铁路运送到京城去。

这样的话他就有钱了。

而有了钱,他立刻修了同蒲铁路。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民国中期,他越来越有钱。

一个是煤炭运出去了,另外也是他有煤炭的定价权。

这会儿的煤炭不会因为发电,而把煤炭的价格定得很低。

也就是说煤炭能赚多少钱,全看阎老西一句话。

正因为这样,阎老西才敢说自己是华夏第一模范省。

哪怕你老广来了都不行,因为我有煤。

袁老二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非常有自信。

他的第一步就是修铁路,开采煤矿。

一旦有了煤炭,他就相当于有了一个聚宝盆。

不过自己这会哪有钱?袁家是有钱,可是孩子也多,袁老二身上也不过十多万两白银。(大洋1914年才开始)

他想了想,有个人可以帮助自己。

“夫人,岳父在家吗?”

“怎么了老爷?”

袁老二的夫人叫刘梅珍,京东第一家族刘家的嫡亲女儿。

当年慈禧想给袁老二说没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可是袁大头不答应,连忙娶了刘家的闺女。

要知道袁大头可是北洋军队创始人,李鸿章死后的北洋第一人,汉人第一人。

什么样的家族,能让袁大头亲自说媒,嫁给自己的二儿子?

当然是北方第一商人家族,刘家。

他和刘家的刘坦同朝为官,自然知道刘家多有钱。

人家号称东北地王,关外五万公顷土地,在关内也有五万亩。

关内的土地之所以没那么多,是因为国内的人口太多,他用来收购土地的成本也高。

而关外不一样,国外人口少,土地多,自然价格也就便宜。

可是一公顷土地,相当于15亩地。

5万公顷?那就是75万亩。

加上关内的,那就是80万亩耕地。

这也就是民国工业时代,这要是在三国时期,这就是一个徐州的糜家,冀州的甄家。

你以为的土财主是光有土地。

实际上人家的刘家大院,可比乔家大院还要牛逼。

而且人家在全国各地都有房产商铺,还有自己的银行,工厂。

这么说吧,抗战结束后,人家一个外孙女都能分几十万大洋的家产。

外孙女儿都能分这么多,更别说孙女儿孙子了。

最新小说: 大秦:我真的不是为了当太子 大秦:我,荆轲,绝不做工具人 三国之从青州刺史开始 三国:曹氏纨绔,开局强抢甄宓! 大明:签到大雪龙骑,赐死朱祁镇 大秦:开局救下始皇,领地被曝光 大秦:开局刺杀对象是嬴政? 大明:开局拒绝朱元璋收义子 大秦:剑甲李淳罡,出山斩赵高 人在大秦,开局发配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