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哪里来的毛贼,敢打海城的主意,不想活了?”
孙烈臣部并没有驻防沈阳,每一个巡防营,都有一个县城的防区。
如果开战了,那么就需要把附近的巡防营都拉出来集结。
这也是为什么大军出动,都需要时间的原因。
不过他刚到了这里,就感觉不对劲。
“怎么回事?”
“孙烈臣,奉二十镇统制袁老二的命令,我部二十骑兵团,炮兵团,第一步兵团在此执行军事警戒,任何人不能通过。”
40协的协统叫潘矩盈,历史上的二十镇统制官。
如果没有袁老二出现,那么不是他当统制,就是伍祥祯担任。
但是现在袁老二来了,他们两个谁都没当。
孙烈臣一看,果然是北洋新军。
论装备,论战斗力,论训练,巡防营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
特别是兵力数量。
孙烈臣不是莽夫,沉稳应对。“你们二石镇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这里是我们巡防营的防区吗?”
二十镇的防区是新民府,在沈阳西北。
而这里是海城,属于南路巡防营。
“哈哈,我管你什么防区不防区,大帅说了不让你们过,就是不让你们过。”
潘矩盈的出现,把孙烈臣部四个巡防营挡在海城一代。
此时孙烈臣犯难了,他眼下就是海城,兵力也有4个营。
如果工厂的话,他现在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力,但是能够消灭一个巡防营,最起码也有一个同等的兵力。
也就是说他要攻城的话,最起码需要两个巡防营才行。
可是这样一来,他的兵力只剩下一千人了。
如果在攻城的时候,二十镇的骑兵团这么一冲,特别是炮兵团这么一轰,步兵团这么一冲。
还打个屁啊?
可是不攻城,他的部队是紧急出动,并没有携带多少粮食。
也就是说此时除非他撤退,要不然就得被二十镇的兵力给耗死。
孙烈臣叫来一个心腹。“怎么样?给大帅发报了吗?”
“统带,这事不好操作啊。”
“我们最近的电报局就是海城内的电报局,可是已经被辽东支部同盟会给占领。
而且我们估计,其他县城的电报局没准也被他给剪断了。”
说话的是孙烈臣部下臧式毅,陆士军校毕业生,很受他的欣赏。
他是第九期毕业生,去年才毕业回国。
此时担任哨长,也就是连长级别。
?孙烈臣有些不爽了。
打又不敢打,大家都是朝廷的正规军。
不打?人家就是冲着你来的。
关键时刻,孙烈臣问了自己的心腹。“臧式毅,你说咱们要是打的话,有多少把握?”
“这事不好说,二十镇这是出动了三个整编团将近6000人的规模。
论装备来说,新军装备向来是我们所羡慕的。
而且敌人还有骑兵和炮兵。
依我看,还是不要发生冲突。”
“万一我们出现了死伤,不好和大帅交代。”
战争不是那么好开的,特别是臧式毅还是一个不抵抗的人。
听了他的话,孙烈臣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这会要是冲出去,不管怎么说还有人能跑的出去。
可是等二十镇的南下兵团合围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机会。
好在二十镇的部队也不愿意和他打。
一切的结果,都要看沈阳那边。
得知孙烈臣部聚集在海城一代,袁老二当即下令。
“第三十九协,步兵第二团,炮二十团,警卫营,骑兵营全军出击。”
“包围沈阳,并请张作霖出来谈话。”
从新民到沈阳最多八九十公里而已。
骑兵营先行出发,步兵以正常行军速度赶到。
到了中午,骑兵营就到达了沈阳外围。
“请张作霖统带出来说话。”
袁老二四月份出发奉天,五月份上任。
经过一个月的串联,也不过六月份。
?九月份,全国陆军才改为师旅团的称呼。
张作霖已经得到了消息,因此非常生气的站在城墙。
他看得到这只是骑兵,没有炮兵,也不害怕。
“你们袁统制是怎么回事?竟然敢派兵包围我沈阳城。”
“哼哼,我家将军被任命为奉天将军,奉国家大总统和陆军部命令,驻防沈阳城。”
“张作霖,你是要和大总统,国家陆军部作对吗?”
骑兵营的营长是王永泉。
他可是个人才,出生于青县马厂。
鬼子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工兵科毕业。
1908年春毕业回国,任保府陆军速成学堂工兵科科长,兼任兵学教官。
不久返回鄂北任北洋陆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管带,创办桥梁队和轻汽球队。
1910年1月,任陆军工兵团团长。
1911年5月,率队赴北京参加军谘府秋操,获得段芝泉赏识,留陆军部任职。
不过来到袁老二麾下,让他担任骑兵营长。
王永泉又不傻,跟在少帅走,还怕不升官?
而且一个纯陆士军校生组成的新军,战斗力,军事素质都是北洋各部顶尖的。
这不,就已经要占据沈阳了。
一旦占领了这里,那么下一步就是东三省了。
张作霖不甘心。
“哪来的什么国家命令,谁给你的国家命令?
老子这里没看到。”
“张作霖,你就不要等孙烈臣的部队回来了,也不用和马龙潭,冯德麟求援。
眼下你那几个好哥哥,都成了咱们袁少帅的人。”
“我奉劝你,早日投降,以免全家跟着你遭殃。”
王永泉又透露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海城是被他们的人攻破的。
张作霖惊讶。“海城起义的人是你们?”
“不不不,海城起义的是同盟会辽东支部的人。
不过他们俘虏了张将军的家人,已经送到了新民府。
你要是早点投降,少帅说了,不会对你为难。”
袁老二是看重张作霖,要不然和他费什么话?
张作霖想到自己儿子女儿被抓,孙烈臣生死未知,冯德麟等人的望风而降,一时间也是万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