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霖他是刚刚到的京城,对这边的情况并不了解。
但既然是大总统让他当军校校长,那肯定就没有机会了。
好在袁老二交给他的两件事,办成了一件,那就是秘书长梁翼夫的金融人才。
于是他火速通过电报,通知袁老二。
“大帅亲启,秘书长梁翼夫已经安排人前往奉天。
但是陆军部高级顾问蒋方震这里遇到了困难,他说大总统准备让他担任保府军校校长。”
保府军校的名声就不用说了,民国时期三大军校之一。
三大军校分别是鬼子陆士军官学员,保府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像是蒋方震,就是陆士军校生毕业。
远在奉天,袁老二接到了消息,第一时间就开始想办法。
“对啊,不是还有蔡松坡吗?”
蔡松坡也是陆士三杰之一,1903年自士官学校毕业。
在100多名毕业生中,他的成绩名列第三。
同时毕业者尚有蒋方震、张孝准,均名列前茅,为人瞩目,时有“华夏士官三杰”之称。
蒋方震受到吹捧,他自然也一样。
一时间东南各省督抚争相延聘。
七月,赣西巡抚夏时聘他为赣西续备左军随营学堂监督,不久改任材官队总教习及监督。
但是在1905年正月,他应湘南巡抚托忒克·端方之聘,就任省教练处帮办,兼武备、兵目两学堂教官。
七月,又在赣西巡抚李经羲的再三敦请下,就任粤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
八月受委为巡抚部院总参谋官,九月兼任测绘学堂堂长。
从1905年,到他离开,其中一共经历了六年时间。
最后他离开,也是被逼无奈。
当时清政府编练新军,全国三十六镇。
其中粤西新军原拟编练一镇一协,但是经费拮据,蔡松坡决定将已练成的一镇缩编为一个混成协。
这样,干部学堂培养的200多名军官就难以全部安置。
他采用考试的方法,最终录取120余人,其中湘南籍占90余人,粤西籍仅30余人。
粤西籍学生为此激愤不平,一些年轻的同盟会会员遂乘机宣扬蔡松坡任用私人,偏袒同乡。
同时立宪派控制的粤西咨议局也开会弹劾,从而掀起了一场驱逐蔡松坡出粤西的风潮。
后来已调任云贵总督的李经羲,电邀蔡松坡去点赞任职。
可以说李经羲是他人生当中的贵人。
可惜他为人忠诚,忠诚于生他养他的大清帝国。
李经羲这次没有让他去军校,毕竟滇南讲武堂已经有了李雪生。
但是又不能不安排他这个嫡系,于是奏准任命蔡松坡为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下辖第七十三、七十四两标。
?重九起义后,他被推举为滇南大都督。
?历史上他是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被调往京城。
蔡松坡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服从于整个国家,而不是单一的党派。
这也是为什么袁大头以国家大总统的名义调他进京,而他没有拒绝,毅然放下了滇南的权力而进入京城。
如果建立保府军校,那么抽调蔡松坡过来,可以有效的分裂滇南起义军。
这一点,袁老二非常相信。
至于说陆士三杰的另外一个张孝准?
此时的他正在忙着裁军呢。
摆在袁老二面前的有两个人选,一个是蒋方震,一个是张孝准。
当然了,操作得当的话,蔡松坡也可以过来。
他拿出三个小纸条写上三个人的名字,然后闭上眼睛把纸团扔上去,随手抓了一个。
“就是你了。”
纸条上写着大名鼎鼎的张孝准三个字。
虽然他在东北,而且又和留学生没有什么来往。
可是别忘了,他的麾下有很多陆士第四期,第五期的人才啊。
而且满清覆灭了,很多旗人当中的陆士军校生不受重用。
别人不用可对他来说却没有这个限制,只要你听话,你就是小鬼子他也用。
“来人啊。”
“大帅。”
东北出身的将军府副官,陆士军校生裕宽,祺昌二人,都是陆士第四期的。
他们陆军部次长蒋作宾,20师参谋长刘一清,陆军大教务长周斌都是老同学。
论资历,阎老西和孙馨远都没有他们两个高。
可是论出身,旗人的身份在清王朝时期是非常的根正苗红,在这个民国时期,那就是人人喊打。
袁老二当即书信一封。“你速速去请你的老学长,陆士三杰张孝准过来担任我的军校长。”
“另外,由祺昌担任陆士同学会会长,联系全国各地的陆士生。”
“喳。”
二人在别处被人人喊打,可是在袁老二这里却颇受重用。
虽然没有单独带兵,但中校副官,又是大帅的副官,也算有一些权势,最起码比起其他地方的旗人来说要好得多。
很快,裕宽乘坐京奉铁路南下。
但是他这边南下的同时,吴达铨已经乘坐京奉铁路来到了奉天。
有了火车,这速度也就快了起来,不过最快的飞机却还没有着落。
“卑职华夏银行监督,见过大帅。”
吴达铨来到了奉天,来到了督军府。
袁老二一看,果然像自己那个便宜老爹袁大头所说的那样耳后见腮。
“耳后见腮不可交”说的是人的腮骨很大,而且比较方。
古人认为,耳后见腮的人往往有着狡猾、奸诈的特性,而且对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可以无情无义,极其容易反目成仇。
并且,这种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可以背叛自己的亲友。
这也是为什么袁大头知道吴达铨是个人才也不肯用。
袁大头怕,可是袁老二不怕。
“阿弥陀佛,达铨兄既然是梁秘书长亲自介绍的,那我也就不用考察了。”
“从今天开始,由你担任奉天观银号的总办,负责整顿奉天的银行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