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已经统计完成了经过三天的存款,省城牛庄锦州新民等地,一共存款8,000万大洋。”
?新任大奉银行行长吴达铨,立刻拿着存款清单过来汇报工作。
“好啊,好。”
“不过,这些钱不能乱动。
针对贷款,需要有外国进口的机器进行抵押。
或者是由县长及官员进行担保。”
“除此之外,使用百亩以上耕地者可进行抵押。”
这会的贷款,你拿出去以后花了都没人管。
银行的好处就在这里,老百姓的钱就是你的钱。
等他用钱的时候你可以限制他,比如他存款1万大洋,那你就告诉他你这一天最多取100大洋。
袁老二当即下达命令。
“提取两千万大洋,进行炼钢厂的投资,以及兵工厂的投资。”
8,000万大洋的存款提取2,000万并不多。
而且炼钢厂所产生的各种利润以及兵工厂所产生的各种利润,都会存在银行里。
?未来的铁路公司购买铁轨,以及汽车公司购买钢材,或者是日常的五金公司等购买钢材,不管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都发钱存在钢铁厂的账户,而账户也会开在大奉银行。
至于说兵工厂未来倒是没有多少钱,他的钱主要是用来购买各种原材料。
他也没有利润,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以成本价格出售给奉天军队,和稍微一点的利润出售给国内其他的军队,比如陆军部。
也就是说这2,000万拿出来以后基本上就不动了,而且也没有多少利润来反馈给财政。
“是。”
虽然一下子拿出去两千万购买机器,一下子把八千万存款拿出去了四分之一很肉疼。
但是吴达铨是个长远的人,他没有反对。
毕竟银行的钱主要来自于袁老二的特殊身份,和奉天省政府以及奉天军队。
至于说炼钢厂,袁老二有两个人选。
一个是冶金专家吴健,一个是华昌铁厂的老板梁焕奎。
想来想去,袁老二还是选择了华昌铁厂梁焕奎。
“把副秘书长请来。”
袁老二当即邀请杨承瓒。
副官祺昌赶紧去找。杨秘书长,大帅有请。”
“好,我这就过去。”
他还以为,是大帅过问秘书处的事情呢。
来到书房,杨承瓒说道。“大帅,您找我。”
“嗯,本帅准备投资一家炼钢厂,投资金额一千万大洋,你看让谁来负责?”
袁老二当即就把推荐人才的任务交给他。
杨承瓒不假思索。“卑职有个朋友叫做梁焕奎,此人开办了一家华昌铁厂。”
“好,那就由你,来负责邀请梁焕奎来东北主持炼钢厂项目如何?”
不要觉得1,000万很少,它相当于5个步兵师一年的军费。
除此之外,它相当于两个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的总投资才500万两白银,但是它属于第1个近代化铁厂,其中的浪费很大。
比如他的煤,最开始是从开滦运过去。
铁,是从大冶运过去。
各种成本的增加,再加上还有进口钢铁的狙击,使得他根本就不赚钱。
但若是如此,它也能达到一年产铁36万吨。
而抚顺煤矿和鞍山,本溪都很近。
也就是说铁路运输这一块以及煤炭和铁矿石成本几乎没有。
而投资1,000万相当于一年70万吨的生铁,35万吨的钢。
此时小鬼子才多少钢铁产量?此时他们才25万吨啊。
他们是年年依靠海军和陆军订单,才增加的钢铁产量。
同时,又依靠贷款控制住了汉阳铁厂和大冶煤矿合并的汉冶萍铁厂。
如此,又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
因为贷款合同,汉冶萍铁厂的产量必须要以平行价格出售给鬼子。
但是世界大战,各国的钢铁产业都受到了冲击。
这时候,钢铁价格暴涨。
而鬼子依靠汉冶萍的产量,在。整个一战当中赚了1,000万大洋。
袁老二不想投资汉冶萍,主要是因为他被盛宣怀他们控制。
再加上这些铁厂在长江南边,又在当地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他如果投资以后,你是把它弄到东北来还是怎么的?
而新增一个钢铁厂,一方面能够增加华夏整体的钢铁产量,也能在东北带动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如果他投资汉冶萍铁厂,虽然不被小鬼子控制,可是华夏的钢铁产量仍然还是那几十万吨。
现在不一样了,他另起炉灶等于又增加了几十万。
甚至华夏总的钢铁产量能够突破到100万吨。
而且这1,000万只是今年的投资。
明年1913年呢,甚至1914年呢?
至于说小鬼子还想像历史上那样控制汉冶萍,那是不可能的了。
一旦一战一开始,他立刻就会收回旅大地区。
到时候别说汉冶萍铁厂,就是他们老家的铁厂都得没收。
不过现在嘛,还是先提升华夏的钢铁产量再说。
杨承瓒答应了下来,由于他和梁焕奎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亲自南下,而是通过电报就联系上了。
“焕奎兄,奉天将军袁老二投资一千万大洋成立新的钢铁厂,邀请你来奉天主持。
如果你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请务必来东北一趟。”
“如果你不来的话也请直说,我再去找其他人。”
洋务运动几十年了,冶金人才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
而梁焕奎接到电报,也考虑了一下。
“去吧。”
眼下民国都是老袁家的,我怎么也得替梁家考虑一下未来啊。
不过他并没有全都来。
“你们留在老家,我自己去就行。”
他的二弟梁焕章是驻矿山经理,主持厂唔多年,做个管理也没有问题。
至于说他的助手王宠佑,则是带着北上,
这一次可是去东北,开始新的钢铁厂,必须要有得力助手。
除了老二留家里,老五去了老美,他还带着老四梁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