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贤弟。”
李昆岁数比朱玉阶大两岁,所以叫一声贤弟也是应该的。
朱玉阶性格宽厚,有长者之风。
谦逊有礼、宽厚仁慈、慈眉善目,能容人,不轻易发火却又不失威严。
后来经金太阳评论,度量大如海。
朱玉阶其实对李昆并不认识,但是谁让人家用一吨炮弹把自己换来了呢?
何况自己当初能进滇南讲武堂,还是他伯父李仲仙的点头。
说起来,两个人也算是有些渊源。“玉阶见过大帅。”
“嗯,玉阶贤弟果然谦逊有礼啊,我那伯父没有说错,果然有礼。”
“玉阶啊,咱们都是军人,就不用废话了。”
“你马上到第五旅去,启予兄也已经从白县往回走了。”
“记住,一定要盯住北方革命党,配合长榆铁路的修建。”
“第五旅的参谋长王飞虎是老陕军了,当初在陈柏森的第一旅第二团,对北方革命党非常了解。”
“至于说十四团的狗头老高,十五团的张大彪,都是我的老部下,非常听军令。”
李昆一边迎接朱玉阶,一边给他讲述第五旅的内部。
要不是二夫人的二弟井传福正在军校,说什么也得安排他到第五旅去。
参谋长王飞虎出身陕北,井传福更是井文渊,井崧生的本家侄子,旅长更是朱玉阶,下属有狗头老高,张大彪,这要是在打不下来陕北,可就说不过去了。
朱玉阶连忙答应。“请昆帅放心,属下一定干死革命党。”
“嗯,你办事我放心啊。”
李昆突然停了下来,让高育良拿来毛笔和宣纸。“我给你写个字,见字如见我,想必对你接管第五旅还是有帮助的。”
“多谢大帅。”
朱玉阶不知道为啥,李昆会这么重视自己。
想来,以前的提拔恩人李仲仙抬举自己了吧?
朱玉阶心里咋想不说,但是很快接到命令就去了第五旅。
四月,八嘎太郎的第一批六门105榴弹炮从关东军那里调拨过来。
也就是说,花了一手新媳妇的钱,买了个二手老娘们。
可是没办法,有就比没有的好啊。
“汉纳根,这大炮就交给你了。”
戴季良领着一干心腹,参谋部长蒋方震,军官部长商启予,军训处副处长王肃斋中校,警卫团李国仑上校等人来到了军校炮科训练处。
李昆等人还好说,可是炮科学员们那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口径的榴弹炮。
此时国内的北洋军主力普遍是装备着.75毫米29倍径克式野炮,。
这是沪厂1913年生产,同年汉厂亦制造此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
.行列全长7595毫米,行列全重1475公斤.用六马挽曳.高低射界-8度~+16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5度.使用榴弹重6公斤,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
而这是日造105毫米重野炮,大口径比75毫米的野炮大了一半。
“卧槽,爱死了。”
炮兵科学员们像抚摸自己的老婆一样,抚摸着日造105毫米榴弹炮。
汉纳根虽然是日耳曼人,但是来华几十年了,汉语说的非常好。
看自己的学生们这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汉纳根也感觉尴尬。
不就是小鬼子的105榴弹炮吗?
甲午海战之前,他带着克虏伯大炮的来到李少荃身边担任副官和炮兵指挥。
几十年前,他就指挥过淮军购买的280毫米要塞炮。
那家伙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其有效射程为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mm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到2发炮弹。
小鬼子的105?这也太短小了吧?难怪叫小鬼子。
汉纳根赶紧训斥自己的学生们注意形象。“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大帅到。”
“三秦军校炮科学员队集合完毕,请大帅检阅。”
汉纳根赶紧小跑到学员队里。
李昆也就顺势检阅一下,随着蒋方震就任军训处长,全军的仪仗队,正步都已经学上了。
“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帅效力。”
学员们连忙回话。
。。。。。
检阅完毕,李昆说道。“我看大家都想试试,75毫米的野战炮已经满足不了大家了吧?”
“那好,就由你们来发射第一发炮弹。”
六门105榴弹炮并没有下发到各旅,以及独立炮兵营,而是先送到军校。
军校生都是自己培养的,学习的炮兵理论也更专业。
不过由于炮弹太少,所以训练都是按发来计算。
“准备完毕,预备,放。”
汉纳根亲自指挥。
“咚。”
105的榴弹炮那就是比75毫米的野战炮牛逼,威力大,声音也大。
可惜,李昆这里现在还不能制造大炮。
但是老美那边的子弹生产线,步枪生产线马上就可以到了。
预计今年就能自己生产步枪和子弹,最起码训练方面可以充实一些。
这个时候,很多部队没有实弹训练,子弹都金贵的当传家宝用。
到时候一打仗就冲,拼刺刀。
不过李昆这里并不用那样。
看完了大炮,其实李昆知道,这105毫米的榴弹炮也就是对付小鬼子。
真要是打到澳洲去,还得研究更大口径的大炮。
比如列车炮,一万毫米的超级大炮等等。
当然了,荷包蛋也要研究,那玩意一出,谁都不敢打了。
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才行。
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的。
检阅完了新大炮,李昆这才回到大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