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要办一件大事,一件震惊烁古伟大事业,创办一件大汉王朝,甚至全世界第一所正规的军事学院。
创办军事学院的初衷,那便是大力教育培养优秀的将校,优秀的高级将官,壮大齐鲁的军事实力。
临淄城的军事学院,则是由王肃全权亲自操办,仿造后世风格:教室、食堂、宿舍、操场之类的,自然是必须要建造设施。
军事学院的特点是室内,走廊边的墙壁上悬挂着华夏自古以来的众多军事家,名将的画像以及他们的军事学言名。
从而激励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以历代先贤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奋起直追,像这些先贤那样在战争史上留下自己的辉煌篇章。
军事学院面向全国境内大肆招生,只要是矢志于军旅,愿意加入齐鲁军,个人品德没有问题的人,都可以加入,不限男女,不限年龄,不限籍贯,不限身体因素。
进入学院后,不收学费、食宿费、课本费,一切都是免费的。
不过嘛,新生入学院半年后会接受考试,考试合格者才继续呆在学院进修学习。
不合格者就被踹出学院,踢入军中从基层开始磨炼。
齐鲁军的将领校官们,同样可以抽出时间来学院进行旁读。
学生们入住军事学院内,主要学习三门课程:
第一门课程:最基本的读书识字!
第二门课程:学习兵法韬略,排兵布阵等,古往今来的军事学知识!
第三们课程:打磨基础武艺,强身健体。
军事学院的院长:卢植,副院长:皇甫嵩、朱儁。
军事学院的授业老师,大多数都是朝廷方面一些辞官退伍的优秀将军、校尉等。
这些学院老师们皆都是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军阵,自身也是拥有着丰富实战经验。
王肃悄悄的来到军事学院,打算进行视察观摩时,却有些不凑巧的没有看到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位院长。
逮到一员老师询问后,这才得知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位院长大人,此时呆在隔壁的一处驻军练兵场。
军事学院,此时刚开第一期,学生约莫三千余人,几乎都是男性,之所以说【几乎】两字,因为存在俩名女学生。
同时,这两名女学生好巧不巧的,王肃可谓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杨玉环,你小丫头片子,怎么来到军事学院呢?”王肃一脸懵逼的看着杨彪的女儿,杨修的妹妹,杨玉环。
杨玉环一双桃花眸子瞅了一眼王肃,柔声的回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里了?”
“我的意思是,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怎么想要投身军旅呢?”
王肃一双眼眸上上下下,瞅着眼前亭亭玉立,容貌倾城的少女,一脸迷茫的问道。
‘唉!’说道这个问题,杨玉环有些惆怅一叹:“我父亲一心矢志于匡扶汉室,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在董贼那魔头面前,再多的诗书经纶都毫无用途。
当初,董贼独揽朝纲,我父亲每天都生活在胆战心惊中,他每次在上朝前都跟我们进行诀别,以防有去无回。
我哥也是,世人皆称赞他是少年天才,玩起拆字猜谜,他无人能及,但又有什么用?能报国杀贼嘛?
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世道能报国杀贼的,只有手中紧握的刀剑!
我要像你一样,提领虎狼精兵,用手中刀剑痛饮贼寇鲜血!”
闻言后,王肃不由心底苦笑一声,但他又不方便打击杨玉环,竖起大拇指表面称赞一句:“不过是忠臣世家,巾帼不让须眉!”
除了杨玉环,军事学院的另一位女学生不是别人,正是赵云、赵凤俩兄弟的嫡亲妹妹:赵雨!
除了杨玉环和赵云俩女,王肃也在学院里还见到不少老熟人;
卢植的长子:卢浩!
钟繇的长子:钟毓!
郭缊的长子:郭淮!
吕岱的长子:吕凯!
据说,卢浩、钟毓、郭淮、吕凯,他们被学院师生们戏称为【齐鲁四少】。
为了鼓舞学生们刻苦学习,王肃还制定了一项特别的规定:
第一:每期学生毕业时,学业成绩名列三名者,可尽皆获得镶玉并且剑上刻有【精忠报国】的八面汉剑。
第二:学业成绩名列前四名至前十名者,可尽皆获得镶金并且剑上刻有【精忠报国】的六面汉剑。
第三:前是十一名至前三十名者,可尽获得镶银并且剑上刻有【精忠报国】的四面汉剑,以此作为特别的奖励。
在跟好友们一阵叙旧后,王肃便领着人朝着隔壁的驻军练兵场,寻找三位院长。
……………………
练兵场上热火朝天,成百上千名将士们,正在不停挥洒汗水,刻苦勤奋的操练。
皇甫嵩、朱儁、卢植三名院长,正在仔细观看着下方兵士们的操练,时不时的交头接耳,互相探讨。
“三公,你们不在军事学院呆着,怎么会跑来练兵场来观摩啊?”王肃一脸微笑的上打招呼。
“少主!”皇甫嵩、朱儁、卢植见到来人,恭敬的作揖一礼道。
皇甫嵩、朱儁、卢植,他们也拜王肃为主,见到自家少主后,自然要行礼君臣礼节。
王肃迈步来他们的跟前侍立站好,目光也投向下方如火如荼的兵士操练。
皇甫嵩抚摸着山羊胡子,笑呵呵道:“回少主,我们一直非常好奇,齐鲁军的将士们为何骁勇善战,敢打敢拼,悍不畏死。
竟能在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战争中,一枝独秀,傲视群雄,一战成名天下知。
因此我等才会玩忽职守一把,特意过来军营,打算亲眼观看一下兵士们的操练。”
王肃温和一笑:“三公皆是当代名将,这其中的门道,还需要我说?
我在三公面前,那也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少主,你的治军能力,可是世人公认的,可不得藏私哦!”卢植眼神闪烁亮芒,扶须微笑的说道。
王肃也是谦虚隐瞒,反而手指着下方勤奋操练的兵士们,缓缓谈论治军之道:
“第一:真心诚意恩待兵士,做到爱兵如子即可!”
“第二:给予将士们丰厚的军饷,绝不克扣,绝不拖欠,做到赏罚分明,嘉奖丰厚。”
“第三:一日三餐管饱,每天都能吃到肉食,保证将士们人人营养充分,身体强健。”
“第四:将士们不需要从事劳作,长年累月,一心一意的进行严格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