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审判便回了邺城。
虽说袁尚为了离开,要求审配尽快拿出五十万斛粮草,但这么多的调动,肯定是要向袁绍报告的。
无奈之下,审配也只能一五一十的将张郃叛敌,公子和颜良是如何兵败被俘的事说了出来。
南皮。
袁军大营。
大帐之中,袁绍端坐于上,俯视着手中那道最新的情况,喜怒不形于色,看不出他心中的情绪。
帐下,那些文臣武将们却议论纷纷。
支持大公子袁谭一派的郭图等汝颍士人们,自然是都在责怪袁尚轻敌,兵败被俘,破坏了大局,有辱袁家门风。
而支持袁尚的河北士人,则在极力的替袁尚开脱,甚至不惜把袁尚兵败被擒,归咎于张郃背叛,勾结敌军。
两派人争执不下,甚至是吵得面红耳赤,袁绍却一言不发,任由他们争吵。
似乎,他在有意纵容两派的敌对。
吵了半晌,袁绍将手中帛书,往案几上一扔,轻咳了一声。
大堂中,众幕僚立刻闭嘴,顿时雅雀无声。
袁绍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显甫竟败于一个无名小卒手中,还兵败被擒,实在是有辱我袁家威名,活该他受此一难。”
袁绍话中,责备之意已是明显。
郭图等汝颍士人们,无不暗自得意,多是一副看笑话的样子。
“不过,他再怎么犯错,也是我袁绍的儿子,我不能不管。”
“50万斛粮草和一个女人,给他便是......”
袁绍忽然话锋一转,“不过,等此间事了,我定要亲率大军,踏平并州!”
突然,一人站了出来,拱手道:“不劳父帅亲征,儿臣有一计定能击败韩易。”
此人正是袁绍的二子袁熙。
此时的长子袁谭,被袁绍派去了青州,二子袁熙则跟随自己出征公孙瓒。
本来对于自己三弟的死活,袁熙是没在关心的。
他的死活,与自己和干。
但听到,若是想救他,需要将自己的未婚妻献出去,立马就恼了。
你兵败被擒辱我袁家门风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要献出自己的未婚妻来赎你?
开什么玩笑。
特别是当袁绍同意后,袁熙立马站出来反对。
“哦?”
“显奕你有什么计策?”
袁绍好奇道。
“父帅,三弟两度兵败必然是的大意所知,现在面对强敌公孙瓒虽然不能派遣援军,但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河内,邀请张扬一同出兵,晾他也不敢拒绝。”
“父帅只要拨给儿臣三千铁骑,在联合张扬两路出击,必能救出三弟。”
“张扬?”袁绍思索片刻,挥手道:“那为父便拨给你三千铁骑,前去救援你三弟。”
“儿臣领命!”
走出大帐后,袁熙立马点齐三千骑兵,直奔邺城而去。
生怕自己晚了,未婚妻被人带走。
同时,也派遣使臣前往河内。
邀请张扬一起出兵,剿灭韩易,更是许诺事成之后封张扬为安国将军。假节、开府,封晋阳侯。
张扬显然也乐意抱住袁绍的粗腿,当即同意。
第二天便点兵两万,一路向北直奔上党。
而袁熙回到邺城后,丝毫没有征集粮草赎回自己三弟的打算。
而是收拢残兵败将,再加上自己的三千铁骑,重新聚集两万三千人马,浩浩荡荡的直奔晋阳。
当天中午,韩易便收到了斥候送来的情报。
“这个袁熙,竟敢坏我好事,玛德!”
气不过的韩易,直奔大牢,上去对着袁尚就是两耳刮子。
袁尚刚想发怒,韩易又是一耳刮子扇去,打的袁尚是眼冒金星。
“袁家真的没一个好东西,出尔反尔果然是四世三公啊,看看你二哥干的好事。”
说罢,将写着袁熙出兵的密信,扔在袁尚的脸上,旁边还有一封审配的回信。
袁尚看过之后,原本茫然的表情,陡然间变得怒色满脸。
胸中的怒火在燃烧,脸上涌动着委屈,袁尚咬牙骂道:“混账,该死的,他居然将粮草和甄宓扣下了!”
在审配的信中,无奈的表示,自己已经集齐了粮草,准备带上甄宓一起送到晋阳。
但无奈袁熙归来后,直接将粮草扣押下来,更是狂言自己会率军击败韩易,救出三弟。
审配对此也无可奈何。
......
读者老爷们,发现一个大问题,昨晚看自己的小说,发现错别字一大堆,这东西实在是无可避免,特别是袁尚和袁绍这两个名字,经常打错。
小弟保证,后面的章节都是仔细检查一遍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