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你怎么了?”
长孙无垢见到杨广站在原地发呆,立即关切地问道。
“哦,朕是在忧虑天下的百姓!”
杨广立即悲天悯人地说道。
“陛下真是爱民如子的明君!”
长孙无垢闻言,立即夸道。
想了想,她娇羞地说道:“陛下,后宫佳丽三千,您不能独宠臣妾一人!”
“哈哈哈!爱妃真是通情达理,其他妃嫔还求之不得呢!”
杨广将长孙无垢揽在怀里,哈哈大笑道。
随后,两人一同回到寝宫。
长孙无垢自己休息去了,而杨广则是打开系统。
杨广立即问道:“锦衣卫在哪里?”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查看。
“在系统仓库,宿主可以按照自己需求召唤!”
“先召唤三个出来看看!”
杨广说道。
唰!
在御书房瞬间出现了三名锦衣卫!
他们体貌雄伟,孔武有力,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英气逼人!
“陛下!”
这三名锦衣卫被召唤出来,立即恭敬地向杨广行礼。
“你们叫什么名字?”
杨广问道。
“回陛下,我们都没有名字,请陛下赐名!”
三名锦衣卫说道。
“没有名字?既然这样,你就叫杨大,杨二,杨三吧!”
杨广想了想,直接说道。
因为有三千个,一个个取名,太麻烦,还是这样直接以数字命名省事!
“是!”
三名锦衣卫恭敬地说道。
“朕给你们下一道命令,搜集骁果军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的罪证!”
杨广下令道。
历史上,就是司马德戡煽动骁果军兵变,并夜半闯入宫内造反。
“是!”
杨大立即应道。
杨广找了一个地方,将剩余的锦衣卫召唤出来了一千人,安排他们秘密探查朝中大臣们的动向。
安排好锦衣卫没有多久,虞世南进宫禀报:“陛下,马邑郡丞李靖求见!”
“李靖来了?朕亲自去迎接!”
杨广闻言,顿时大喜。
虞世南闻言,顿时大惊,他不明白,杨广为何对这个李靖如此看重。
很快,杨广见到了李靖。
现在他已经四十三岁,相貌魁伟,留有长须,面如重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顾盼生威。
“陛下!”
见到杨广亲自迎出来,李靖立即激动地抱拳行礼。
他也在打量杨广,见到杨广如此年轻,也是大吃一惊。
因为,杨广比他还年长两岁!
“李爱卿,朕多次听说你善于用兵,长于谋略,有王佐之才,今日终于见到了!”
杨广笑道。
“陛下谬赞了!”
李靖立即谦虚地说道。
杨广问道:“李爱卿,你对李渊怎么看?”
李靖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陛下,李渊四处招兵买马,恐有反意!”
“不错!这正是朕往日安排李爱卿担任马邑郡丞的原因,目的便是节制李渊,可惜,李渊不识好歹!”
杨广点点头。
说着,他将一封密信递给李靖:“李爱卿,你看看这封密信!”
李靖接过一看,上面正是记载了李渊勾结突厥的铁证。
他看完,勃然大怒:“李渊这个叛贼,竟然勾结突厥!”
“李爱卿,若是朕命你领军征讨李渊,可有信心?”
杨广期待地问道。
李世民的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强大,安排一般的武将,只能是白给,他寄希望于李靖。
李靖闻言,立即说道:“陛下,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嗯!真是太好了!朕命你为大将军,执掌骁果军!”
杨广大喜,笑着说道。
“什么?”
李靖以为自己听错了。
骁果军,是大隋当前战力第一的精锐部队。
一般的军队,都是府兵,通俗地讲就是全民皆兵,兵源的属性是义务兵,和平时期参加农业生产,业余时间参加军事训练,战时集中起来上战场,武器装备和行军马匹全部自己准备。
朝廷看起来很省心,但是这里面有两个弊端,一个是士兵的单兵素质良莠不齐,经常会有老弱病残惨杂其中;
另一个就是军事训练的时间受农时影响很大,这两个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也是导致隋军在高句丽失利的主要原因。
而骁果军则是不同,采用的募兵制,特意从关中地区挑选那些青壮年、身强力壮的农民入伍,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兵员素质的整体性,战斗力也大大加强了。
“骁果军”作为皇家的禁军卫队,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该部队的士兵都统一在左臂上纹上一只血鹰图形,骑的脚力都是汗血宝马,穿银质铠甲,戴纯金打造的豹头盔,配备长枪和短刀,这样的装备在当时的军队里面可谓是鹤立鸡群,令人刮目相看。
第二次征高句丽,骁果军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令敌人闻风丧胆!
而骁果军,有十万之众!
也就是说,杨广直接将李靖从马邑郡丞升为统领十万兵马的大将军!
“臣谢陛下大恩!”
李靖反应过来,立即拜谢道。
“李爱卿,你到任后,立即对骁果军进行整顿,以备征讨高句丽!”
杨广对李靖说道。
“臣遵旨!”
李靖信心十足地说道。
掌握这样一支劲旅,他有信心与天下任何一支军队争锋!
“李爱卿,你还没有吃午饭吧?”
杨广下完命令,笑着问道。
“臣还没有!”
李靖如实说道。
“今日留在宫中,陪朕一起!”
杨广笑着邀请。
李靖闻言,更加得感动了。
杨广留他在宫中一同用膳,这代表对他的看重。
席间,长孙无垢一起陪同。
她了解到杨广的心意,也频频夸赞李靖领军有方。
一顿饭下来,李靖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浑身充满了干劲。
“呼!”
将李靖这个军神拉拢住了,杨广心中松了一口气。
即将离去时,李靖主动请缨:“陛下,三征高句丽,李靖愿为先锋,陛下不必再聚集百万之众,区区高句丽,何须大隋出动百万大军?”
“好!朕这便下旨,让民夫皆返回原地,给予抚恤,令他们恢复生产!”
杨广大喜。
如此一来,这就会大大减轻朝廷的压力。
(新书求收藏和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