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卿,这张纸上,就记载了制作泡面的精要,你招揽一些工匠,按照这纸上的流程,就能将这泡面做出来!”
杨广将一张纸递给和珅。
和珅立即双手接过,如同接一道升官的圣旨一样。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看去。
制作泡面的第一步,和面准备:用于和面的水里按比例加上盐和碱水(主要含碳酸钠和碳酸钾)搅拌均匀,加碱可以中和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使风味不发生变化,并且让面条更筋道。
看到这里,和珅立即问道:“陛下,这碳酸钠和碳酸钾为何物?”
“咳!这是一种专用术语,防止被人偷窃而去,导致泄密!和爱卿,等会儿朕给你写一些配方,让你去搜集!”
杨广一时忘了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化学名字,顿时有些尴尬地说道。
和珅却没有发现,而是赞道:“陛下英明!”
他也知道,一个产品的配方,是绝密中的绝密。
否则,任何人买一份泡面,就能够仿制成功。
那么,这赚的钱,也非常的有限!
随后,和珅继续往后面看。
和面搅拌,碾压生面,切面挤压,蒸面环节,面上涂油,转刀切份,单份盛接,油炸环节,沥油环节,降温环节,放置料包……
都是非常的简单,清楚易懂!
和珅这个时候,才相信,这个泡面,真的是造价低廉!
片刻后,他想起一点,问道:“陛下,臣从泡面里面,吃出了辣椒,这种调味品,现在还没有,不知道陛下从何处得来?”
“和爱卿,你放心!朕已经命人秘密栽种辣椒,很快就有大量的辣椒了!”
杨广笑道。
辣椒成熟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半年左右。
“陛下英明!只要垄断了这辣椒的生产,就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和珅脸上露出笑容。
他可是知道,垄断,才是最赚钱的!
杨广想起一点,问道:“和爱卿,朕上次让你赈灾,进行得怎么样了?”
从他让和珅赈灾,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时间了。
“陛下,微臣一定会让各个赈灾的官员立即汇报赈灾情况!”
和珅立即保证道。
“嗯!”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
赈灾系统是不会给奖励,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大量挥霍了府库中的资源,应该是会得到系统的奖励。
并且,这次开仓放粮,消耗的可是不少,应该星级评定不低!
“陛下,奴才告退!”
和珅攥紧手里的泡面配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找人试验。
杨广看得摇头不已。
虽然是系统召唤的和珅,但是,他贪婪的秉性,那是一点儿没有改变!
不过,杨广放心得很!
因为,和珅赚的钱,全部都是他杨广的。
换言之,和珅成立的商铺,就相当于是国企。
为杨广创造营收!
“好!你去忙吧!”
杨广挥挥手!
和珅如蒙大赦,立即屁颠儿,屁颠儿地走了。
和珅离开没有多久,刘伯温求见。
杨广立即宣他进来。
显然,刘伯温是得知此刻杨广没有在后宫,立即就来禀报政务了。
毕竟,他是尚书令,朝中大部分政务,都是刘伯温处理。
遇到一些决策性的,他才会上报给杨广。
很快,刘伯温走进御书房。
“陛下!”
首先,刘伯温向杨广行了一个礼。
“平身!”
杨广虚抬。
刘伯温立即站直身子。
杨广好奇地问道:“爱卿,你有何事奏?”
“陛下,这些是需要陛下审理的奏章!”
刘伯温立即将一些重要奏折递给杨广。
杨广拿起一看,最上面的,居然是大将张须陀的。
他在奏折中申请对齐郡的卢明月进行征讨。
“准奏!”
杨广看了一下,直接批复。
如今,卢明月的势力,比起之前王薄的势力还要大,要是将其剿灭,至少也是一个四星级宝箱!
杨广想了想,然后说道:“下令,让齐郡太守,以及周围诸郡太守全力配合张将军!”
“是!”
刘伯温立即应道。
随后,杨广又看了下面的一些奏折,这些,全部都是一些弹劾奏折。
刘伯温立即说道:“陛下,这些奏折,都是弹劾和大人在赈灾期间贪赃枉法的,全部都是从地方上来的!”
杨广见了,笑道:“和珅不被弹劾,朕还不习惯!”
他问刘伯温:“伯温,你觉得和珅赈灾处理得怎么样?”
刘伯温闻言,眉头不由皱了起来:“陛下,和珅此人,太过贪婪!微臣查看了一下各地官员上报的情况,和大人在这次赈灾中贪墨了大量的物资。
首先,他下令在全国各地的赈灾中,粮食普遍掺杂了砂子!
并且,还以工代赈,让灾民去修建官道才能领粮食,相当于是公器私用!前前后后总结起来,和大人这次贪污之重,难以想象!”
杨广摆摆手,说道:“伯温,朕问的不是和珅贪墨了多少,而是赈灾效果怎么样?”
“效果不尽人意!这本是陛下挽回民心的一项举动,结果,却惹得一部分地区,民怨沸腾,在各大地方官员的案头,对于和大人的举报,累积如山!”
刘伯温叹道。
杨广点点头,然后又笑道:“那朕问问伯温,经过和珅的赈灾后,各地可曾因为灾害饿死了百姓?”
“呃,这倒是没有!”
刘伯温想了想,然后摇摇头。
“哈哈哈!”
杨广笑道。
“如此说来,和大人也是有大功一件,那就功过相抵吧!”
“这……”
刘伯温有些疑惑,像和珅这样的巨贪,为何杨广不处理呢?
“放心吧!伯温,朕心里有数!”
杨广笑道。
刘伯温看到杨广铁了心不会处理和珅,只好作罢。
于是,他说道:“陛下,微臣有一重宝,要献给陛下!”
(新书求收藏和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