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听到姜子牙讨要这么符箓,陈恪微微点头。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枚符箓竟然真的有这么大的功效。
如果阐教能够重视承诺的话,那他今天大概率可以安然带着他七姐离开了。
姜子牙一脸珍视的接过了玉虚符。
然后,就看到他向着辕门后方一处芦篷走去。
这处芦篷中,暂时居住着阐教的十二金仙,燃灯道人,以及陆压道人。
“竟然会这样。”
“此人拿了什么东西给丞相,让丞相如此珍视???”
旁边一些诸侯,还有杨戬、雷震子他们都是满脸的震惊。
要知道,苏妲己为祸朝歌,从普通凡人的角度,此人是必死的。
又何况,姜子牙还得到了来自娲皇宫的旨意。
按理来说,根本不可能给苏妲己活路才是。
可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拿出一枚符箓出来,先前态度坚决的姜子牙竟然瞬间转变了态度,这是怎么回事???
“那个年轻人手里拿出来的,莫非是玉虚符???”
此刻,天庭之上,昊天和金母脸上都露出震惊之色。
他们正在用昊天镜观看朝歌城外的这一幕。
所以,他们自然也清晰看到了姜子牙前倨后恭的模样。
而造成姜子牙态度转变的根源,则是那枚符箓。
那枚符箓,分明就是阐教圣人的‘玉虚符’啊。
昊天金母这个级别的存在,自然知道‘玉虚符’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的是阐教圣人的一道承诺啊。
世人谁不知道阐教圣人最好面子???
他一旦做出承诺,基本上没有不完成诺言的。
但关键是,阐教圣人从不轻易送出‘玉虚符’。
据说现在整个洪荒大地之上,也不过三枚‘玉虚符’罢了。
那么,这个年轻人手里的玉虚符到底哪里来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年轻人到底什么来历,为何竟然能让圣人欠下人情???
昊天和金母眼睛微眯,他们已经开始飞速思索起来。
五庄观中。
一个道人脸上也露出惊奇之色。
这次封神量劫,席卷天地,哪怕是五庄观这样的修真福地也受到了波及。
所以,镇元子也在密切关注封神量劫的走向。
本来自从万仙阵,几大圣人爆发大战,把洪荒大地打的四分五裂之后,他基本就不怎么关注这场劫难了。
但是苏妲己被诛,差不多到了量劫的尾声阶段了,所以,他就顺便观摩了一下。
而不想,这一观摩,竟然还发现了有意思的事情。
一个拿着阐教圣人‘玉虚符’的年轻人,竟然想要保下苏妲己。
苏妲己是娲皇宫的人。
是女娲娘娘报复朝歌的一枚棋子。
按理来说,这枚棋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应该得到娲皇宫的重用。
但是不想,女娲娘娘不希望自己背负颠覆商王朝的恶名,所以,她把所有罪过都推脱到了苏妲己的身上,并且想借姜子牙的手杀掉苏妲己。
姜子牙身为西岐的军事掌控者,他斩杀苏妲己,那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说什么。
苏妲己一旦死掉了,那么,所有的罪过都会甩到她的身上去。
圣人肯定是不可能有错的。
有错的只能是麾下的小妖。
女娲娘娘虽然想要颠覆商王朝,但是,她想要的是堂堂正正的颠覆,她从来没有指示苏妲己残害忠良,打击异己,贪图享乐。
而这些事情,苏妲己都做了。
苏妲己肯定是因为贪图红尘享乐,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考虑,所以她才做了这些事情。
所以,苏妲己必须要死。
哪怕她想要反驳,也绝对不可能给她反驳的机会。
毕竟,她心里的那点委屈和圣人的面皮比起来,又值什么???
而且,她这个死,必须是魂飞魄散。
封神榜也别想上。
她活着一天,都是对娲皇宫的一种亵渎。
别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身为老牌准圣的镇元子,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历经龙汉初劫,巫妖大战,封神大战,目前洪荒最顶尖的这几个圣人,都是他当初在紫霄宫里的同学。
所以,他们的行事风格,做事手段,镇元子都是门清的。
他自然也知道,苏妲己没有做错什么。
她只是按照娲皇宫的指示颠覆了商王朝而已。
但是,灭掉人间王朝这个锅,只能由苏妲己自己来背,不能粘到娲皇宫的身上去。
所以,苏妲己必须魂飞魄散。
但是让镇元子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苏妲己竟然还有一个弟弟。
有个弟弟也就罢了。
毕竟不过大罗金仙境界罢了。
这个修为在洪荒大地,也算不错。
但是和圣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截教那几个弟子,比如说赵公明,三霄,金灵圣母,龟灵圣母,哪个不是大罗金仙境界的存在,说杀就杀了。
所以,那个叫做陈恪的少年如果执意要阻拦姜子牙打杀苏妲己的话,那么接下来,娲皇宫可能会强势出击,直接把陈恪打杀掉。
甚至都不需要娲皇宫动手,就他所知,燃灯道人和陆压道人就在朝歌城外。
以燃灯道人的滑头,再加上陆压道人和娲皇宫的关系,帮助娲皇宫打杀一个没有根基的大罗金仙,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
但是,事情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惊天偏转。
这个大罗金仙,竟然拿出一枚‘玉虚符’出来了。
镇元子和阐教圣人关系不错,双方不时谈心论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镇元子对阐教圣人的性格非常了解。
知道这位圣人绝对不会轻易把‘玉虚符’给出去的。
这其实从他收徒弟就可以看出来了。
收徒弟尚且如此谨慎,又何况给出‘玉虚符’呢???
但凡阐教圣人送出玉虚符,那一定是对方给了阐教圣人莫大的恩情,所以,阐教圣人才要偿还对方一个诺言。
“这就有意思了。”
“一边是娲皇宫的旨意,一边是阐教圣人的人情。”
“现在,就看燃灯道人和陆压道人怎么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