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桑雾语--日升篇 > 第十八章 日向州海滨部落

第十八章 日向州海滨部落(1 / 1)

加罗城的港湾,两艘公孙氏的盖海楼船已经整装待发,那些雇佣来运货的普通弁韩海舟上,船老大们也在等着启航的信号。

“仲僖,一路上多加小心!这批货不能有任何闪失。”卑阳再一次叮嘱负责船队归航的公孙定。

“伯誉叔,放心吧。你和阿映、叔梁也前程一帆风顺!”公孙定的心里其实有些不明白,来加罗的生意完成了,为何家主还要差卑阳带着卑映和小叔公孙临泛舟绕到日向州东边的沿海地方去。

两艘汉式楼船与六艘韩地海舟组成的船队向西渐行渐远,卑阳调转身来,下令乘坐的飞云快船也启航向东。

面向太阳升起方向的海岸上,近两百人的部落战士手执杂乱的武器,肃然守卫在高岩峭壁上,下面是一处比较宽阔的海滩地。

北方远处的山谷里,乌烟弥漫,火光依稀,那里发生的惨剧让这些部落战士们人人悲愤无比。

这里是日向州居柒山部的领地,从属于金官氏的一个海滨弁韩部落。

三韩之族和倭人一样,拥有浓厚的崇日情结!

这一古老习俗,全拜神州的东夷阳部所赐。

遥远的上古,东国九夷中,有一个阳夷之族,生息于青徐二州的海隅地区。虽然在九夷中的排名靠后,影响力却覆盖东夷的南北两大支系。

夏后仲康时期,阳夷的大首领羲和氏玩忽职守,以至天日失色无光。民愤沸腾之下,夏王派胤侯兴师问罪,然后“火炎昆冈,玉石皆焚!”

阳夷在老家待不下去了,部分人沿着海岸南下入越,部分沿着海岸辗转北上,流落海东地域。

周人灭商,箕侯思来想去,还是选择带了五千族人远徙东北。那个时候,海东的拜日习俗已经根深蒂固,于是圣人箕子将自己新建的殷遗国度命名为“朝鲜”,借助当地的流行宗教方便以夷制夷!

箕氏朝鲜被燕国来的卫满武士集团给整瓦塌了,代之以“卫氏朝鲜”,圣人的第N代孙箕准泛舟又进入马韩之地,做了三韩之主--“辰王”,还是以崇拜太阳为国教。箕氏仿照中土之制划定海东半岛的各州,最靠东边的地方便被命名为“日向州”,因为那里面对着太阳神巡行天下时升起的大海方向。

舳舻相连,一连串的异族轻舟出现在北方遥远的近岸海面上,带着一股无形的煞气直扑居柒山部的滨海邑落而来。

“海寇来了,大家别慌!听我指挥。”站在峭壁上神色刚毅的青年部落战士沉声道。

“紫绶,我们大家都听你的,没有人怕死。”说话的弁韩少年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

“弟兄们,谁要是怕死后退,别怪我捏毋摩先扎了他。”一个光着膀子的莽汉晃动着手中的猎叉随后高喝道。

这些居柒山丁壮的首领是朴紫绶,身着皮甲,手执一把半米长短的青铜剑,年龄不过二十三四。

朴紫绶是居柒山部酋朴栗满咄的第三子,两个哥哥都死在了出云海寇的刀下,弟弟们还小。他在七岁那年,不幸被海寇掳到他们在瀛洲的巢穴出云城,成人后才好不容易逃回家园。

只有朴紫绶才深切知道,一旦落入那些禽兽不如的海寇手里,做蛮族的奴隶是何等的悲惨不堪!

勾邪侯从加罗派来了一支百余人的援军。可是,尽管这队加罗武士的兵械精良,朴紫绶却更信任自己身边的这些族人兄弟。

这些来自普通农夫、渔夫和猎户家庭的朴实子弟,虽然缺乏肉搏厮杀的训练,虽然只有青铜刀剑、斧头、猎叉和长矛弓箭,甚至有的人手里拿着的不过是削尖了的木棍,但只有他们,才肯为了父老姐妹不为人奴役而舍生赴死!

所以,他告诉父亲朴栗满咄,让加罗援军掩护邑落的乡亲们撤往深山密林去,自己带着所有能上战场的族中丁壮到海岸组织抵抗。就是全部拼死,也要拖住凶残的海寇,为族人们逃过劫难争取时间。

最新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女帝:让你守城池,转手就卖国? 大帝传奇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我竟然回到了大明? 瞎眼五年,大明工业革命都结束了 一人镇守孤城,大唐江山永在! 知乎变异,皇帝们邀请我回答 唐末:以幻想封神 当朝巨奸,开局打皇鞭伺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