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应天的弘光朝廷,也得知了旅顺的消息,顿时哗然一片。
“老臣恳请陛下派兵,速速将太子殿下接来,退位禅让。”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七八名老臣同样站了出来,大多都是东林党一派,神色激动道。
其余大臣大多冷眼旁观,心中暗暗嗤笑。
真是读书读傻了。
虽然朱慈烺占据大义,但刚刚登上帝位不久的朱由崧,绝对不可能同意此事。
皇座上的朱由崧,脸一阵红,一阵白,又是惊恐,又是愤怒。
他当然不可能去禅让帝位。
原先自己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郡王,一辈子都不能离开封地。
当地官员大多也是表面恭敬,背地里根本不把自己当回事。
毕竟明朝宗室子弟,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实在太多了,根本不稀奇。
直到如今登基为帝,他才感觉到了真正的不同。
江北四镇虽然不太听话,但在对于普通官员来说,自己还是杀生予夺,一言九鼎。
要是稍微面露怒容,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官员,更是吓得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自己一句话,更是能让地方官员,送上大量的美女,任由自己挑选。
每日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在享受过这样的权力之后,他又怎么可能甘心禅让,再做一个郡王。
别说是朱慈烺,便是崇祯来了,他也是不愿意的。
“臣倒是觉得,此事有太多疑点。”
“据我所知,太子殿下朱慈烺逃出吴三桂军营的时候,身边最多只有十几名护卫,哪来的军队攻下旅顺?”
“微臣绝对,这必然是有人假借太子的名号,招摇撞骗。”
“诸位大人,情况都没弄清楚,就让陛下禅位,怕是居心不良啊。”
马世英瞥了这些老臣一眼,上前一步道。
此话一出,江北四镇也纷纷帮腔,认为朱慈烺必然是个冒牌货。
他们这些人和朱由崧高度绑定,自然不愿意皇帝换人。
“你,你们血口喷人。”
一名东林党大臣,手指颤抖,气得不行。
“呵呵,你们之前的那些话,可不是我说的。”
马世英冷笑一声,不为所动。
朱由崧当即反应过来,立马下令将那些东林党大臣逮捕下狱。
实际上他早就恨透了这帮东林党人。
当初要不是他们想拥立潞王继位,自己又何必去求江北四镇,弄得这些军头势大难制。
至于史可法,因为地位太高,他暂时倒是还不敢动,但心里已经记恨上了。
“一群虫豸。”
朝堂上,站在郑芝龙旁边的郑森,冷眼旁观,心中非常失望。
郑森,也就是后来的郑成功,此时还尚未改名。
在他看来,不管旅顺的太子是真是假,现在南明最大的敌人,仍然是清国。
目前有大顺在前面挡枪,南明应该趁机发展民生,训练军队,想办法进行北伐才对。
朱由崧更是应该兢兢业业,勤于朝政。
南方富裕,民间并未受到灾情的太多影响,而且商业发达,人口众多。
南明的纸面实力,并不弱于大清。
要是南明朝廷真能做到这些事情,至少也能稳固半壁江山,甚至趁机北伐也很有可能。
然而朝堂之上,这些大臣们只顾互相争斗,党争不断,根本就是一团散沙。
更可气的还是朱由崧。
身为南明帝王,不但没有丝毫励精图治的心思,反而每日只顾饮酒作乐,醉生梦死。
前段时间,更是让民间挑选美女送入宫中,闹得不少百姓家破人亡。
根本没有一点中兴之主的模样。
这南明在他看来,根本就是烂透了。
朝会结束之后,郑芝龙将郑森拉到了一边。
“今天带你上朝堂,有什么感想?”郑芝龙问道。
“一团散沙。”
“要我看,南明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郑森脸上有些失望道。
郑芝龙点点头,也不做评价,继续道:“那我让你把自己的势力,带到旅顺,你可愿意?”
郑森当即就瞪大了眼睛。
自己手中的力量可不弱啊。
六百五十吨战船一艘,三百吨战船十五艘,普通渔船,运输船更是足有上百之多。
其中更有海兵上千人,还有很多诸如红薯之类的杂粮和货物。
得益于郑芝龙对于郑森的看重,虽然他如今不过二十岁,但已经掌握了郑家将近十分之一的力量。
“爹不会是让我进攻旅顺吧?”
郑森有些犹豫道。
“朱由崧登上帝位,又和我无关。”
“换了谁来当皇帝,我都是那个福健总兵,自然犯不着去讨好那家伙。”
“之所以让你去旅顺,还是想让你去投靠太子。”
听到这些话,郑森顿时兴奋起来,南明朝廷让他失望之极,能有机会离开,自然是非常愿意。
像是想到了什么,郑森有些犹豫道:“那如果旅顺那个太子,真是假太子呢?”
“万一真是假太子,你就离开那里。”
“或者说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尝试一下,打下旅顺。”
“如果以后清兵真得了天下,交出旅顺,我们郑家还能保一个富贵。”
“交给清兵?”
郑森差点跳了起来,眼中有些愤怒,“父亲大人没开玩笑吧。”
“谁有空和你开玩笑。”
郑芝龙同样有些恼火,“你当我想剪那种难看的辫子,跪在地上当奴才嘛?”
“但南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你觉得是清兵的对手嘛?”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我觉得,未来多半还是这帮蛮夷定鼎天下。”
“为了保全郑家,我也只能多方下注了。”
听完父亲的话语,郑森沉默了。
他知道这是事实,但一想到要屈服于蛮夷之下,对他来说,当真是比死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