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了这一次的教训,郑成功再次前往倭国的船队,也低调了很多。
味精在倭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倭国贵族们将味精视若珍宝,争前恐后的进行购买。
因为价格高昂,目前只在倭国的贵族中流传。
对于现在的倭国贵族而言,如果宴请宾客的时候,菜肴里添加了味精,那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因为这是普通人和小贵族,根本消费不起的东西。
相对而言,混合火药反而在倭国的销量比较一般。
虽然混合火药的威力颇为惊人,但毕竟没有达到质变,无法炸开城墙。
加上价格又高,战争中火药的消耗量又大,一些倭国贵族在购买混合火药后,发现无法研制出来,纷纷放弃了购买。
郑成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减少了混合火药的运输,加大了味精的出售量。
这段时间,通过海贸疯狂的获利,朱慈烺的黄金储备大涨,开始疯狂爆兵。
从原本的八千人,扩展到了一万六千人,增加了足足一倍。
同时朱慈烺还派兵,占领了宣岛,义洲县,总算将自己的地盘连成了一线,控制了鸭路江部分区域。
整个过程摧枯拉朽,李朝当地的叫花子军队,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要不是朱慈烺手下识字者不多,缺乏管理型人才,他甚至都想尝试占领昌城一带了。
不过即便如此,朱慈烺治下人口也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五十万。
大量的士兵进入识字班,掌握的文字数量在飞速提升。
时间一天天过去。
很快便来到了1644年八月初。
一支足有四千人的清兵,坐上运输船,顺着大小长山岛,到达坪壤附近,清兵们开始登陆。
对于达到此地的清军,李倧大喜,连忙派出六千名李朝正规军,加上一万民夫,充当辎重,连同清军一同北上,前去讨伐铁山附近的逆贼。
一路上,清军又故态萌发,再次抢掠当地的百姓,让同行的李朝军颇为不满。
一天后,铁山附近的农田旁。
几名当地农户看到清军的踪迹,吓得转身就跑。
几名清军哨骑嗷嗷乱叫的冲了上去,挥刀将数名百姓斩杀。
最后一名百姓吓得当场崩溃,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一名清军举起大刀,作势就要斩下,那名百姓顿时吓得涕泪横流。
清军举起大刀,那名百姓又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而后那名清军,似乎是觉得好玩,反复举起大刀,欣赏着眼前百姓反复变化的神情。
唰。
终于他像是玩腻了,猛地一挥刀,将眼前的百姓砍死。
如此一幕,自然看得李朝领兵的将领,李时亨极为不满。
他找到鳌拜理论,对方却轻蔑的表示,反正这些人都是从贼之人,本就该杀。
不仅如此,清军在杀死所遇农户之后,还往农田投放毒药,破坏粮食。
如此一幕,无疑让李时亨军中李朝人更加不满。
毒药沉淀到土壤里,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
这可是他们的土地。
一路行军,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铁山县之外。
看着眼前足有四米多高的城墙,宽达三米,深两米的护城河,以及城墙外密密麻麻的箭塔,鳌拜差点没把眼睛给瞪出来。
比这更宏伟的城池,他也不是没有见过。
但数年前,他攻打皮岛毛家军的时候曾经来过这里,当时可没有城墙啊。
而且这箭塔是怎么回事?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修建箭塔?
疯了吧。
箭塔固然易守难攻,但防守的士兵因为势单力薄,一旦遇到军队包围,箭塔上的士兵为了活命,基本都会投降。
所以眼前的箭塔,在鳌拜看来,根本没有修建的意义。
他心不在焉的挥了挥手,几十名八旗兵立即带着一名精通李朝和汉语的人前去招降。
然而回应招降的只有数发激射而至的箭矢。
那名招降的李朝人当场就被射死,八旗兵也伤了好几个。
“自找死路。”
望着箭塔上的明军,鳌拜眼中闪过一丝冷色,“让那支八旗兵听令,将那座箭塔上的人统统杀了。”
他身后令旗摆动,那支八旗兵收到命令,立即开始不顾死伤的攻打起来。
箭塔上的明军抵抗也极为激烈,哪怕身中数箭,往往也还在坚持战斗。
但箭塔上的人,终究还是太少了。
在付出二十多名八旗兵的伤亡下,他们架着云梯冲了上去,斩杀了这座箭塔里的三名士兵。
做完这一切,鳌拜故技重施,又让一支八旗兵前去劝降。
结果那座箭塔又是箭如雨下,让鳌拜大怒,下令让八旗兵舍命攻打。
如此又付出了二十多人的伤亡。
伤亡比达到了惊人的十比一。
到了第三座箭塔,依然如此。
此时鳌拜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了。
这帮明军难道不怕死?
鳌拜很想否决这种想法。
也许这个世界上有不怕死的人,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不怕死的军队。
可是眼前事实,让他又不得不相信这种想法。
这种军队,真的不怕死。
这立即让他无比恐惧了起来。
不怕死的军队有恐怖?
那意味着,哪怕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情况,也能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而且满清根本打不起消耗战。
只因他们满族的旗人一共也才几十万人啊。
而汉人有多少啊,足有万万之多。
他们满人根本拼不过。
一旦满族旗人被打光了,清国基本上也就完蛋了。
摇了摇头,鳌拜不再去想这件事情,转而看向了一旁的李时亨。
“下一座箭塔,你们去攻打。”
“是。”
尽管心里很不情愿,但李时亨也只能咬着牙答应道。
李朝军队的实力,远不如八旗兵,攻打箭塔之后,伤亡非常大。
每一座箭塔想要攻下来,至少都要付出将近七八十人的伤亡。
李时亨看得目眦欲裂。
眼前这些箭塔,根本就是刮骨刀啊。
要生生从李朝的大军上剔骨挖肉,一点一点磨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