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们听说了嘛,那个鳌拜被明军抓了。”
“哈哈,抓的好,最好把这混蛋千刀万剐了。”
“嘘,小声点,别让那些旗人听到了。”
“听到又怎样,本来活得也猪狗不如,还不如死了算了。”
“唉,好死不如赖活着。”
“各位,我之前听那些旗人谈话的时候,知道了一个不得了的消息。”
“那伙生擒鳌拜的明军,他们的首领似乎是大明国的太子殿下。”
“之前不是说太子殿下被李自成抓了嘛,他没死?”
“当然没死,而且流落到了旅顺,建立军队,收复了不少失地呢。”
“厉害,这份文治武功,倒是比他爹强多了。”
“而且我还听说朱慈烺殿下收复的那些区域,包衣被废除了,人人可以分地,百姓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饭呢。”
“白米饭……”
一群包衣聚在一起,说到白米饭的时候,口水流了出来都不自知。
满清的朝堂之上。
王爷大臣们,一个个脸色阴沉的都快要滴出水来。
之前那伙明军占据了旅顺,还可以说是侥幸。
但现在一口气击败了鳌拜的军队,又收复了复州,金州,这就绝对不能用运气形容了。
虽然朱慈烺的政权还比较弱小,但无疑已经有了威胁到他们满清的实力了。
啪。
一名满清王爷狠狠的拍了桌子,站了起来,“不能再拖了。”
“李朝这一战,我们满清失去了整整四千多八旗兵啊。”
“咋们满洲一共才多少满族人?”
“如果再让他们站稳脚跟,恐怕还不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现在攻打大顺的军队,就算不全调回去,至少也要抽掉一部分,回去灭了这伙明军。”
“不可。”
洪承畴站了起来,据理力争,“大顺现在刚刚被我们打残,但核心实力其实并未损失多少。”
“而且李自成也没死,很有可能会东山再起。”
“一片石之战,顺军几乎压着吴三桂的大军打。”
“后来和我们清军汇合,这才侥幸打赢了顺军。”
“但即便如此,这一战我们清军也折损众多,赢得并不轻松。”
“各位要知道,从李自成再度出山,到打入京师,一共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根基尚且不稳,军队的战斗力都能如此强悍。”
“若是我大清此时抽掉大军,给了顺军吞并南明,整合南方的机会,顺军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大提升。”
“微臣认为,我大清想要定鼎天下,李自成非死不可。”
“呵呵,你是汉臣,老家又不在辽东,当然无所谓。”一名满清王爷讥讽道。
“微臣所言,忠心可表。”洪成涛严肃道。
“忠心,那还做我大清臣子,你不该和崇祯一起……”那满清王爷满脸讥讽,正要挖苦几句。
“够了。”
多尔衮凌厉的眼神扫去,带着警告。
那满清王爷只能讪讪闭嘴。
多尔衮此时也很头疼。
他知道洪承畴说得句句不假。
别看他们清军现在压着顺军打,但其实一路上也有折损。
在他看来,顺军的实力确实要比明军强很多。
而且很难招降。
自己送出的橄榄枝,李自成不但没接受,居然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斩了。
他的那些部下也很难策反,内部颇为团结。
这股政治力量,要比明国那些腐烂到根子里面的朝廷强得多。
一旦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无疑会酿成大祸。
然而朱慈烺的势力深入他们满清腹地,若不解决,一旦后方有失,只怕影响更大。
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多尔衮很头疼,要是朱慈烺崛起的时间再晚个几年,让自己能先消灭大顺就好了。
“摄政王大人,属下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吴三桂突然站了出来道。
“说。”
“朱慈烺的父亲被李自成逼死,双方的仇怨不可谓不小。”
“或许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告诉朱慈烺,我们正在替他父亲复仇,要全力消灭李自成。”
“如此一来,朱慈烺大概率会接受我们的好意,停止出兵入侵我大清。”
“万一他非要执意出兵攻打我大清,我们也可以抽掉一支军队回去,再想办法灭了他。”
多尔衮思索片刻,发现自己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法,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方法办。”
“不过,不管朱慈烺同不同意此事,我都要抽出一支大军回去,毕竟我不能相信他的一面之词。”
“至于辽东后方将领……就让代善来当吧。”
多尔衮犹豫了一下道。
代善,皇太极的哥哥,正红旗的旗主。
一生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能征善战,要不是当初和努尔哈赤的福晋,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说不定大汗位置就变成代善来坐了。
此人作战经验极为丰富,而且政治手腕也不弱,又很有威望,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对代善极为防备,将其调回了老家,让他养老去了。
其实多尔衮也不想任用此人,但从大局观思考,也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了。
更何况对方也是八旗高层,在守卫故土方面,肯定会全心全意。
满清王爷听说让代善领兵对付朱慈烺,一个个也没有异议。
毕竟更能打的将领,如今全调过来了,辽东那边除了代善,还真没有更好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