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从第十一天开始,大同军新兵便开始体验魔鬼训练了的内容,这可把大同军新兵们折腾得够呛。
之后几天,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王仆与周峰、张轲、徐航、李毅、陈振等将都会亲自上阵,喊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口
号,对新兵们进行严格训练。
时间一天天过,新兵们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他们的目光变得锐利,身姿变得更加挺拔,反应变得更加迅速,胆子变得也更大了,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王仆丝毫不怀疑这些新兵会勇往直前。
王仆在给新兵们练胆,练警觉,练强者之心的同时,为了重点培养脱颖而出的基层军官,他与周峰、张轲、徐航、李毅、陈振等将还利用空余时间,给这批新兵中选拔出来的军官讲解为将之道。
王仆、周峰、张轲、徐航、李毅、陈振等将经历过了数次生死大战,指挥作战的经验颇为丰富,一番传授过后,这批从新兵中选拔出来的军官受益良多。
十月结束,一切终于上了轨道,军中除了高唱军歌外,再无异声,个个养的剽悍壮实,听令从事。
这时,王仆才让新兵手持兵器训练,一般而言,军中练兵以长枪为主,枪为百兵之王。
虽然难以精通,但却容易上手,普通枪法往往学即能用,立竿见影,适宜士兵所用。
根据历代总结下来的经验,大同军新兵练习枪法时,只练三步,即列阵、抬枪、突刺。
当然,军中虽然以长枪为主,但是骑兵、刀盾兵、弓箭手或火铳手、炮兵也不可忽视,特别是火铳手和炮兵,他们代表未来的战场大势,更要着重培养。
长枪兵练习,除了基本的刺杀动作,剩下的就是锻炼一往无前的勇气。
弓箭手和火铳手,除了练习射击准度外,王仆还安排练习三段、五段射击法,这是让弓箭、火铳化作连绵攻击的不二法宝。
至于炮兵,由于火炮和弹药有限,练习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战演练为辅,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时间如水,匆匆而逝,就在王仆等着卢象升或者朝廷发来调令时,信使却是传来消息,清军在山西劫掠一番后,已从杀虎口(西口)撤离大明,然后经蒙古回到辽东。
因为卢象升的及时支援,太原城算是万无一失了,但山西其它县镇,却很多遭了秧。
说起来,卢象升本打算带着天雄军离开太原城,前往各县镇剿灭四处劫掠的清军,但却被镇守太监以太原城的安危为重强行留住
清军一撤出大明,卢象升便带着天雄军离开了让他极为不爽的太原城,作为宣大总督,卢象升可以在大同镇和宣镇随意选择驻地,而他最终选择的是大同镇。
王仆在大同城下再次见到卢象升,发现他除了身体疲倦外,眉宇间还多了许多忧愁。
王仆虽然没有发问,但也能猜到,卢象升是在为大明的未来担忧,即便面临清军南侵这样的外患,大明内部的倾轧还是不曾停止过。
大明以文制武,在各重镇安排镇守太监,很多时候着实误事,卢象升想要改变现状,但终究有心无力,因而分外忧愁。
这一点,王仆也帮不到卢象升,只是请卢象升喝了一顿酒,两人喝的是酩酊大醉,也算是一醉解千愁了。
十一月五日,卢象升突然对王仆新练的兵马感兴趣,便准备前往练兵大营视察一番。
天刚蒙蒙亮,卢象升就带着一百从骑出了大同城,随行将领是参将田豫。
走着,走着,田豫忍不住说道:“总督大人,王总兵的大同军新兵才训练不到一个月,没啥好看的吧,有这功夫,我们不如多见几个乡绅,或许可以多筹集一些军费。”
卢象升闻言,却是摇了摇头:“田参将,宣大二镇心怀忠义的乡绅早已给出了不小的支持,剩下的乡绅不见棺材不掉泪,非言语能打动,和他们打交道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我听说王总兵练兵很有一套,所以才想去看看,或许他能给我们一些惊喜。”
惊喜?总督大人有些高估王总兵了吧,通常而言,要让一部新兵拥有一战之力,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打磨,这才不到一个月,即便戚武毅(戚继光)再世也难以办到。”
我们去练兵大营来回不过一个多时辰,即便没见到惊喜,也不算太误事。”
“总督大人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走一趟吧,权当出来散散心,毕竟,这段时间清虏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天不怕,地不怕的田参将莫非也怕了清虏?
怕清虏?这绝不可能,属下怕的是朝中那几位以及太原那位,他们办事太不地道了,清虏虽然骁勇善战,但我们也不差,大不了一死,末将怕的是被人背后捅刀子,容易心寒啊!”
田参将慎言,你是武将出身,只要做好打仗的事情就好了,朝中那些人就让我来应付吧。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陛下能说几句公道话,总督大人做事或许就不会那么难了。”
陛下,唉,陛下也有难言之隐啊!”
卢象升与田豫闲聊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已是到了大同军练兵大营的外围。
远远的,卢象升、田豫一行人便清晰地听到军营内传出的喊杀声,这些喊杀声中气十足,又很凌烈,丝毫看不出这是刚征募没多久的新兵。
田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正常,他还是觉得只用不到一个月时间练不出多厉害的兵马来。
卢象升微微有些不同,惊讶之余,他对王仆的练兵成果更加期待。
卢象升、田豫一行人亮明身份后,很快就进入军营,并往练兵校场所在方位赶去。
这时候,练兵校场内,王仆、周峰、张轲、徐航、李毅、陈振等将身披甲胄,腰悬佩刀,正神色肃然地站在点将台上。
经过王仆、周峰、张轲、徐航、李毅、陈振等将的费心调教,大同军的新兵在体能、纪律、胆气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水准。
杀!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