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
一改往日的节俭。
通明的灯火照亮了整个大殿。
一箱又一箱的金银,被随意地摆放在台阶上下。
甚至有两箱因为太过沉重,被搬运的太监给不小心摔露了出来,朱元璋都没有生气,反而就让他们那样放着。
而在那些金银地契一旁的。
则是目瞪口呆的常遇春、宋濂和蓝玉三人。
他们三不停地掀开一个又一个满当当的箱子,确认着里面全都是金银后,恨不得将自己也给装进去。
过了好久才回过头来。
看向皇椅旁。
轻笑注视着他们的皇家爷父孙三人。
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禀告陛下。”
“此次拍卖会一共卖出商品三十二件。”
“加上那三尊琉璃器具的话,一共卖出银三百七十二万两!”
一旁正在清点财务的宦官,大致清算了一下后,便走到皇椅下微微躬身道。
使得本就没回过神来的三人。
更是猛地咽了口口水,这下是彻底变成了哑巴,根本连想说什么都不知道了。
而皇椅上的朱元璋得到这串数字。
哪怕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也是微微怔了一怔。
看向一旁的朱标。
两人眼中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可这还不够。
念完了拍卖会收入的太监。
又重新拿出了另外一副更隐秘的名单,继续念了起来。
“韩国公李善长出了拍卖会后,听闻还有琉璃尊,就又借钱买了一尊,花了七十一万两。”
“高阳门阀花了六十八万两,也买了一尊。”
“沈万三同样,用地契与商铺抵押,又买了一尊。”
“离河江氏花了五十二万两和一些地契,买了一尊。”
“清河陈氏……”
随着太监慢慢念下来。
总共地全部算进去的话。
就算出去拍卖场上的三尊,与市场上号称的五尊,竟然额外地都卖出了七八尊。
而且这还是到现在为止的。
还有不知多少家门阀,依旧在跟商人谈价格。
等到明天天亮,估计又能再卖出几尊!
“嘶……”
这下子。
就连朱元璋和朱标两人。
都无法再保持之前的淡然姿态了。
与大殿下的三名臣子一样,扭过头看向一旁的朱允焕。
今天一天下来。
如果把售出的所有东西加起来。
最终总共卖出的钱,恐怕都快要超过大明朝两年的税收,甚至于直逼三年税收了!
这怎能不让他们震惊!
往日里恨不得把一分钱扳成两半花的老朱家。
竟然也能有富裕到,半夜点烛火赏金银的一天!
而这所有的一切。
都来自于老朱家的好皇孙!
“焕儿。”
“今天所卖出的一切物件。”
“从琉璃器,到香皂、白糖、白酒。”
“全都是你一人造出的。”
“就连拍卖会,以及后面假装上市五尊琉璃器,实际上无限制高价售卖,都是你出的注意。”
“按道理来说,今天所赚的钱,最少大部分都应该是你的。”
“你真的要把所有钱财,全都捐给灾民与大明朝各地的州县,乃至于国库吗?”
在冷静了好半天后,朱元璋还是忍不住扭过头,看向自己的孙儿问道。
自古以来。
国库与皇家宝库,便是分开的。
一旦真的捐入了国库的话,那再想使用,就得经过群臣商议或者奏折批准了。
当然。
有些皇帝也会直接调用。
但免不了地,就会留下滥用民脂民膏的名声。
所以说。
朱允焕这些钱一旦捐出来了,哪怕是捐给自己这老朱家的大明天下,那也就属于大明朝的了,而非属于他自己。
当然。
某种理论上说。
大明朝却又属于老朱家。
可以说是又绕回来了罢了。
只是给历代皇帝,加了一个最好不要滥用国库钱财的枷锁罢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
不论是蓝玉还是宋濂亦或者常遇春。
眼中顿时都再次充满了,比见到这些金银还要惊然的震惊之色。
这些东西。
不是全部属于朝廷。
而是大部分属于皇孙殿下?
而且皇孙殿下,正准备把这些钱,全都给捐了???
虽然已经知道,皇孙殿下捐出过百万石红薯了。
但红薯是红薯。
银子可是银子啊!
白花花的银子!
装满整个皇家宝库,摆得大殿上到处都是的银子!
谁能拥有这么多银子。
那可就真的能谓之为富可敌国了!
这么多的银子啊!!!
一点不留。
全捐了?
在他们满脸震惊的目光中。
朱允焕却仍是满脸淡然,似是根本没看见周围,那如同小山一般的银子道:
“本来就是为了灾民百姓而赚的钱,自然是全都捐给他们。”
“身为皇家子弟,岂能贪图这点金银!”
“总有一天,我要整个大明。”
“每年税收都比这高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