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
“不如让我来试试吧。”
都已经强忍着悲痛,放弃希望。
打算杀了这满堂无用庸医泄愤的朱元璋,忽然愣在了原地。
就连趴在地上,满脸惊惧,却又偏偏不敢逃的御医们。
也纷纷扭过头,看向站立在一旁的朱允焕。
全都像是没听清一般。
脸上既有茫然,又有不解,还带着丝难以置信。
“焕儿,你刚刚说什么?”
朱元璋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剑。
浑厚的眉目间,满是困惑地询问道。
“孙儿说。”
朱允焕知道,自己一介从未学过医术的皇子,此时说这些话定然难以获得信任。
但还是有些无奈地拱了拱手,躬身道:“既然御医们都没办法,那不如让儿臣来试试吧。”
“爹前些日子病重时,孩儿便心中忧虑不堪,四处寻医问过此病,但满城郎中皆说此病除非轻时自愈,否则一旦重成寒毒便无药可医。”
“那时孩儿便忧心忡忡,知道父亲的病恐怕难以治愈了。”
“于是孩儿就想着,此事恐怕只能剑走偏方。”
“便寻来了满城患有寒毒的病人。”
“让他们一一去试古籍中,记录的偏方。”
“而这一试,有一方。”
“竟确实有用……”
从系统那边拿到药方后。
朱允焕确实满城寻病人试过。
所以他所说的话,就算朱元璋去查,也不会有什么破绽。
朱允焕做的这些事情,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药方看起来合理而已。
但听到他话的众人,可不这么想。
朱元璋的眼睛直勾勾地盯了他好半天,都没有扭过头。
最后竟是将剑再次给丢在了地上。
心中极重地念了声。
好皇孙!
身为皇子,以身作则,清正廉洁也就算了。
竟然还如此注重孝道!
父亲病重,便满城求医。
不惧染病,去寻得一城病人来试药。
无论此药是否真的有用,单是这份孝心,朱元璋心中的皇太孙之位便稳了!
“偏…偏方?”
然而与朱元璋不同。
刚从死里逃生的御医们。
却是纷纷低头对视了一眼,不敢说话。
太子之事,事关他们的性命,他们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
几乎所有古籍药书,还有能用的民间偏方,他们都用过了。
可事实就是没用!
此事朱允焕却说又有一偏方。
在他们眼中。
这几乎就是白折腾罢了。
不过他们自然也不会蠢得此时去反驳朱允焕,那不是蠢,是找死!
所以一种御医只是低着头。
一边轻微摇头,一边尽量不做言语。
只去看皇太孙为了孝心,而浪费时间,空空让陛下又多出一份期望与绝望。
“人参、细辛、麻黄、干姜……”
在朱元璋的默许下,朱允焕也没犹豫。
快速地找来了一张纸,然后将一个又一个药物的名称与计量,还有熬制方法给记录了下来。
然后递给御医道:“按照药方将药抓来,我亲自煎煮。”
御医低头接过药方。
不由自主地扫了一眼。
但这一扫,便微微怔住了,抬头看了看朱元璋又看向朱允焕,最终还是咬牙道:
“这些药物。”
“确实都是驱寒用的。”
“但都只是些普通药物,而且臣也都给太子煎服试过了,并无明显作用。”
“而且这些日子以来,类似的药方臣也试了不知多少种了,确实是实在无力回天,才导致太子病至今日的。”
“殿下给城内病患试药时,可能是误打误撞…所以……”
御医知道,自己现在最好什么都不说。
就按照朱允焕所说的去做就行。
反正都到这种情况了。
死马当作活马医。
纵使医治不好,那也是尽力了。
但想起自己身为太医的本分,还有之前被陛下骂庸医的事,还是忍不住地将这些给说了出来。
最起码证明。
在救治太子这件事上。
他们真的不必皇孙用的心少!
“我知道,你去抓药即可。”
朱允焕自然知道御医的心思。
既没有反驳也没用训斥,仅是淡然地自信开口道。
不同的药,使用不同的剂量,还有不同的服用方式下,是完全不一样的。
御医别说用的是类似的方子了。
就算是用的一个方子。
最后弄出的药。
也不见得能与自己的一样!
“听皇太孙的。”
“去抓药!”
朱元璋见此,也是冷声训斥道。
别说此时朱标病重,就算是最后一跟稻草,他也得抓住了。
就算仅仅只是为了朱允焕的这番孝心,他也得试一试这副药究竟是否有用。
只是他没注意到的是。
自己都已经直接以皇太孙来称呼朱允焕了。
普通的皇孙,就只是皇孙,就像皇子就是皇子一般。
只有储君,才能称为太子。
也只有储君,才能称为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