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十分。
江帆长呼一口气,终于,完成了!
将笔记本盖上。
一扭头,他便看到了苏静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只是她微微皱着的眉头让江帆有一丝心疼。
小鱼娘有什么烦恼吗?
江帆凑过去,在她额头轻轻吻了下。
谁知,小鱼娘唰一下睁开眼,“笨猪,你干嘛?”
“我在吻醒我的公主啊!”江帆浅笑道。
“这话我爱听,奖励你个亲亲。”苏静在他嘴唇上蜻蜓点水了下,然后惊呼道:“啊,这么快就七点了啊!”
“对啊!”江帆一边收拾笔记本一边继续说道:“要去讲课了,你要不要一起?”
苏静见他打算直接出门,于是拿来一个口罩,“你就打算这样出去啊?小心被包围出都出不来!”
“不是啊,唐哥在楼下等我呢,我坐车过去。”江帆诧色道。
苏静一愣,这才想起男友的待遇不同以往了,“我才反应过来,现在你可是江博士、江教授,嘻嘻!”
“你不去啊?”
“虽然你在上面讲课的样子很帅,但我属实很无聊,还是在家好了,你去吧,我等你回来。”
“来,亲一个再走。”
吧唧!
待江帆走后,苏静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刚映入眼帘,耳边便响起了江帆的名字。
一位气质端庄女主持人正带着喜悦语气说着,“在今天上午举办的《世界科研大赛》节目中,我国参赛选手江帆携带算盘参加,不仅公布了控核技术这等重大研究成果,还用算盘向六十年代的科研前辈致敬...”
“目前,江帆被龍科大破例授予博士学位和教授职务,现正着手研发控核聚变项目工程...”
苏静惊呼一声,紧接十足欣喜。
江帆竟然上官方新闻频道了!
荧幕上,伴随着主持人的报道。
穿插着今天竞赛现场一些画面,最后一张是在龍科大校门口。
只有三十分钟时限,对于这件事竟整整给出了十五分钟时间来报道。
此举,自然意义非凡!
表明了上面对他的信任度拉满。
...............................
龍科大A3教学楼阶梯教室内。
一众专家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在吃过晚饭后就来这里等着了,一同还有下午出现过的军方和科工局的人。
一想到等下就能亲眼看到并彻底学习控核技术,所有人都有些激动。
而在得知江帆上了七点新闻频道,自然又是一番热议。
不过人们却不怎么意外,以控核技术重要性,理所应当。
热闹嘈杂声,直到江帆走进教室,瞬间为之一静。
所有人包括布朗博士在内,全都面色严肃,态度端正看着讲台上正调制电脑和投影的江博士。
没等多久。
“可控核聚变技术成果将是我们文明通往太空的第一张门票。”
开场白说完,江帆继续说道:“下面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可控核聚变的完整性理论成果。”
而当他点下鼠标。
PPT第一页显示在众人眼中,刹那间引起了一片哗然。
布朗博士瞪大了眼睛,眼神充斥着震撼。
蔡院士目光一滞,一副难以置信。
其余的几百号人就更不用多说,目光有些呆傻。
会场后方。
旁听凑热闹的唐国强见到这样子,好奇问向身旁的龚院士,“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龚院士多少懂一些,回过神来后目不转睛的说道:“你知道控核聚变有几种实现路径?”
唐国强想了想,迟疑道:“磁性约束和惯性约束!”
这点他还是听闻过的。
龚院士却说道:“然而,还有第三种方式,磁性与惯性相结合。”
“什么?两者还能结合实现出第三种路径?”唐国强很是惊讶。
龚院士点点头,“没错,相比于前两者,第三种方式的运行时间、稳定性以及能量增益更长更好更高。”
“不过,现在各国一个方向都没研究明白,就更别说研究摸索将磁性与惯性相结合了。”
唐国强这下明白众人为什么震惊了。
PPT上显示的,除了前两者。
还有第三种方式的讲解:‘三、磁性与惯性相结合聚变堆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也就是说,江博士不仅把控核科技点出来,还点出了更高难度的。
这人和人的脑子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吗?
唐国强和龚院士不禁有些怀疑人生。
..........
随着江帆声音继续响起,教室内的讨论声顿时消失殆尽。
“首先是关于超导磁体...”
江帆点了下鼠标,一组数据显示在众人眼中。
“导热系数6113W/m·K,磁场强度62t...”
当看清楚这组数据后,所有人都懵逼了,陷入了深度震撼之中。
蔡院士想起现如今的超导磁体中。
龍科院高能所研究在零下270摄氏度产生磁场为11t,达到超导线材临界性能的82%以上。
布朗博士想起灯塔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超导磁体研究数据,磁场强度为20t。
且一般磁性约束所用超导材料的磁场强度为7-9t左右。
结果现在江帆告诉他们。
超导磁体强度达到了62t。
简直颠覆了众人的想象。
那么。
稳定性如何?
成本怎么样?
众人带着好奇继续听下去。
“经过这组方程公式计算,理论稳定性可永久持续下去。”
“成本在150万1米左右。”
话音落下,众人脸色齐齐一变。
..........
“接下来是关于Maxwe11基本方程的讲解。”
一句话,让布朗博士的注意力再次拉满。
麦克斯伟方程是制约等离子体的关键,也是他心中最想知道的。
这个研究难点已经卡了他整整三个月。
一时间。
所有人都进入了‘高度专注’状态,眨眼的频率都降低了。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比他们当年高考、考研考博的时候都要认真十倍。
..........
“这一套是点火装置的设计图!”
...
“惯性约束的激光器数量最佳为512颗!”
...
随着理论成果讲解进行。
伴随着震撼与轰动不断。
蔡院士和布朗博士这种水平高些的。
不用说,可以牢牢跟上江帆的思路。
但不少高级工程师和专家就渐渐的,心中疑惑越来越多。
不过到没有人举手提问,而是暂且记下,回头再打算找江博士好好请教。
只是,在课间休息时,蔡院士为了让江帆好好休息。
于是主动担当起了‘学习委员’这一身份。
至于懂英文的,则去请教布朗博士。
这一刻,整个教室的学术氛围高涨到了顶点。
..........
而在课间当有工程师谦虚询问能否拷贝一份PPT带回去,晚上琢磨补课。
江帆欣然答应。
倒也不怕泄密,毕竟现在大家都受到了严格的监控。
可当这名工程师初略浏览了一片,看到末尾那张工程实施方案,瞬间瞪大了眼睛。
紧接着,在全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震撼。
在场几百号人本以为只有理论成果。
然而没想到江帆连工程实施方案竟然都作出来了。
当众人仔细打量工程实施方案。
不禁恍惚觉得。
好像就应该这么做。
好像江帆搭建过一样的错觉。
“不愧是江博士,这个完整性真是太完整了,部分惊世骇俗的设计,我特么的想都不敢想。”
“谁说不是呢,听了一个上午,我对以往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真是天纵奇才,太妖孽了!”
人们纷纷惊叹不已。
而对于蔡、李院士和布朗博士三人来说,就更加激动了。
江帆能够越快完成这项控核工程。
那么他们就能越快见到大一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