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后台一间会议室内。
有五位顶级教授正对着节目评估考量。
他们正是《全球科研水准排行榜》组委会成员。
他们分别来自灯塔、北极熊、爱尔兰、高卢、龍国。
灯塔教授:“相比于前两天,今天高中组这位霓虹选手很是沉稳,想必不会出现前两天他们国选手犯下的低级错误了。”
他口中的低级错误,是指选手疏忽大意、沉不住气。
在完成课题验算后,不细心检查就急躁提交。
而对于这一点,在前两天硕博组和大学组中,相继在各国选手中均有出现。
北极熊教授:“科研之道,需要沉得住气、稳得住性子,否则就算天赋再高也难堪大用。”
爱尔兰教授:“的确,现在人们太过于浮躁了,这种风气盛行,对于我们各国科研后继人才培养实在太有影响了。”
高卢教授打趣道:“也不知道今天能够夺冠的是哪国选手,罗得里克教授,要是被霓虹选手夺冠,你们爱尔兰排名搞不好就要被追回来了。”
参赛国家共有三十多个。
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参与三组竞赛。
而是任由选两个组参加。
高卢就选了硕博和大学组,高中组就没参加。
四人在小声交流着。
只有一旁龍国教授没有说话。
反而看着屏幕眉宇间透着沉思十分专注,且时不时拿笔在记录着什么。
...............................
仔细观察的话。
可以发现他正盯着江帆手中敲打着的算盘。
脸色还浮现出越来越浓的兴趣。
教授叫高伯龙。
曾是国内585所,就是位于川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所长。
除此关键外。
他还懂得算盘。
曾在六七十年代,参与过那批前辈用算盘敲出原子弹的伟大事迹,不过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看着算盘。
高伯龙不由触景生情。
想起那段往事,记忆浮上心头。
在一间古朴略显破旧教室内。
一位中年学者正在讲台上布置任务。
他指着黑板上的公式,对大家说道:“从这到这,灯塔用了六年时间,爱尔兰用了五年时间,北极熊用了八年,我们没有八年时间,两年都没有...”
“一直要算到末尾,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
“计算机只有一台在科研院,别的部门也急着用,我们没有其它窍门,就是用算盘打,也要把它打出来。”
至此,齐聚大荒北的一众教授学者便开始噼里啪啦算盘敲打验算。
一直到那颗东方红冉冉升起。
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撑了起来!
高伯龙长叹口气。
这可是全世界唯一用算盘敲打出来的原子弹啊!
可那段艰辛的辉煌岁月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呢!
又有多少人记得这段丰功伟绩!
好像,随着时间慢慢流逝...
还记得的人,会越来越少了吧...
突然想起什么。
高伯龙连忙看向刚刚看江帆敲打算盘记录下来的数据。
十分出乎他预料。
这段开头数据,跟他之前在所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不过高伯龙不相信江帆能验算并攻克出可控核聚变这个课题。
只当他是拿来当作噱头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高伯龙明白了,江帆或许是在用此举来向前辈致敬。
这样解释就通了。
但,这段数据是谁透露给他的呢?
高伯龙既而又心生疑惑。
要知道这些数据可都是涉密的。
他还是不相信江帆一个高中落榜生能计算出这样的开头数据。
这个问题有点严重,细思极恐。
于是高伯龙打了个招呼,找了个无人房间,拨通一则电话。
过了一会,随着这通电话打完。
高伯龙又回到房间,继续盯着屏幕中那不断被敲击着的算盘,同时做着记录。
...............................
而紧接着。
位于川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内,一个紧急会议被召开。
待一众技术专家就位后。
邵阳泽马上打开液晶显示屏。
上面显示着正是江帆敲击算盘的画面。
正当众人不明所以之际。
邵阳泽一边让助理把一份文件给大家发下去,一边飞快说道:“事态紧急,我就直说了,这位高中生用算盘敲打出来的可控核聚变理论方程式课题开头数据跟我们所里研究的一模一样!”
话音落下,不用多说。
众人瞬间听出了言外之意。
有人把所里的数据泄露给他。
否则,这位高中生是绝然不可能自己计算出来,除非他是天纵奇才。
待众人情绪略微缓和。
邵阳泽继续道:“也不一定是我们所,对于可控核聚变这个课题研究,同步进行还有其余六家单位。”
“他们想必现在跟我们一样,都在深挖细查..”话声一顿,邵阳泽神色凝重扫视众人,“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在我们所里,否则后果不用我多说...”
“等下就有相关部门人员过来,还请大家积极配合,接受调查!”
这一刻,不仅邵阳泽忧心忡忡中。
全国各地核聚变领域研究所,都如临大敌!
与此同时。
龍科院一位沉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研究数十年的院士,等来了五位精通珠算的人才。
“把他的验算数据给我实时同步记录下来,我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