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有事启奏(1 / 1)

次日清晨。

章台宫外,等候着进殿议事的文武百官。

本来对于他们而言,只是稀疏平常的例行之事,可今天众人的心中却瞠目结舌。

因为今天,多年来不曾上朝的大将军王翦,居然来了!

……

“王翦将军,多日不见。”

“近来身体可好啊?”

左丞相李斯,上前询问道。

王翦将军多年来不曾上朝,今日突然来此,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可为何身为丞相的他,却没有听到过一点风吹草动!

这是让他想不通的。

那他可得提起打探清楚了,为了想好应对之策。

“多谢丞相关心。”

“老夫身体还算硬朗。”

王翦笑着回道。

他和丞相李斯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能随时问好的地步。

“不知王翦将军,今天前来,所谓何事?”

丞相李斯开门见山的说道。

大将军王翦久经沙场,对于人心,看得是无比的透彻。

况且其又不是愚笨之人。

他贸然上前关心,对方定然能猜到他的真实目的。

不如直接明说,也免多费了口舌。

“哈哈,多日不见秦始皇殿下。”

“老夫甚是想念。”

“所以今天为此,特意前来。”

王翦笑着说道。

昨日他收到边境传来的竹简之后,一夜未睡。

与六国的战争打响之后,他就整日游离在战场与朝堂之上。

竟然逐渐遗忘了在边境生活的秦朝九公子。

也忘了秦始皇陛下曾经说过,待战争结束之后,接九公子回咸阳之事。

这可是严重的失职啊。

竟然让一国公子,在外流离数年,不能回家。

而且这次,九公子居然不经过朝廷,就直接将一名县令斩头。

如果让大臣们启奏到了始皇帝陛下的耳边。

而他又没有及时说出真相,告诉始皇帝陛下,闹事之人,是他的公子。

那么不明实情的始皇帝陛下,一定会派人,将九公子处决的!

那么到时,他可是他万死难辞其咎啊!

所以他思来想去,决定上朝,查看情况。

如果此事已经传入到了其他大臣耳中,那么他必须得在朝堂之上阻止。

如果没有,那他就得在退朝之后,私底下面见秦始皇陛下,说出此事了……

“哦,原来如此。”

丞相李斯点头回道。

他断然不会相信王翦的这套说辞。

可对方不愿说出实情。

那他实在也没有什么办法。

毕竟虽然王翦将军多年来不曾上朝,可其伟大功绩,无人能出其右了……

身为丞相的他,也不能冒犯。

…………

“百官进殿!”

一名宦官走出章台殿,发出尖锐的声音。

殿门外的文武百官听闻,立即停止了议论,陆续的走进了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分成两列,依次排开,等候着始皇帝陛下的来临。

虽然王翦将军后,多年来都不曾上朝,可这武官排头的位子,非他莫属。

没人敢有怨言。

“陛下驾到!”

一声尖锐宣号声忽然在大殿上方响起,是中车府令赵高所喊。

众人连忙毕恭毕敬的跪坐在应有的位置,等待皇帝陛下的降临。

大殿上方,身穿黑色炫鸟,头戴九珠琉璃冠的始皇帝陛下,缓缓的走出了屏风。

他左手扶着腰间的天子之剑,步履轻缓走向中间的九五之位后,缓缓的坐下。

瞬间,一股如同泰山压顶般的巨大气势袭向堂下的文武百官。

“吾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众爱卿起身吧!”

“诺!”

嬴政定睛一看,心中大喜:武官的首列,不是战功卓越的老将军王翦吗?

当初王翦将军帮助他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

居然直接移交兵权,准备告老还乡。

并说文有李斯和冯去疾等人。

武有王贲、蒙恬、章邯等年轻将领。

并不需要他一把老骨头参合政事了。

他当然不允。

如此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将领。

他怎么会舍得掩埋其才能。

大战结束之后,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此等人才之时。

同意了其请求,那不是整个大秦的一大损失。

可王翦却一直告病在家,不上朝廷议事。

虽然他明知这是王翦将军的推脱之策。

可却转念一想,王翦老将军为秦朝征战多年。

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如今年事以高,是该好好休息了。

于是就不在强求了。

可是为何今天,王翦将军居然突然来上朝了?

什么事,居然能惊动这位老将军前来?

等下退朝之后,他可得好生询问一番。

“今日,可有事启奏?”

虽然心中有万般疑惑,但秦始皇嬴政,还是惯例性的询问了下方一句。

“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一名谏议大夫起身说道。

最新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女帝:让你守城池,转手就卖国? 大帝传奇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我竟然回到了大明? 瞎眼五年,大明工业革命都结束了 一人镇守孤城,大唐江山永在! 知乎变异,皇帝们邀请我回答 唐末:以幻想封神 当朝巨奸,开局打皇鞭伺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