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孙儿以为,大明储君当如皇爷爷,以拳头大唯尊。”
“储君,没有强拳何以服众?”
朱高炽本就没准备好这种立储的问题,索性以朱元璋为标准。
说白了,就是择优录取,立贤不立嫡。
当朱高炽醒来的第一时间,发现三个皇储候选人,他就猜到,朱元璋在立储上,可能会剑走偏锋。
朱棣、朱允炆、朱允熥已落选了!
堂堂穿越客,不争?
可能嘛!
所以,他滤过朱元璋阴险的往事,用汤和的话来说,就是专捡勾起朱元璋回忆、爱听的来说。
且这全是以朱元璋发家史为蓝本,群臣就算不服,也莫可奈何。
反他,就是反朱元璋。
朱高炽结语一出,一群文臣脸色皆拧巴着,仿佛都在便秘。
老朱开创大明,立国之初就以“孝治天下”为基本国策。
朱棣一群皇子、皇孙更不敢冒头。
驳斥朱高炽,就是驳斥君父、祖父,是为大不孝。
“哼,什么立拳不立嫡?咱看这竖子是大放厥词!”
龙椅上的老朱满脸怒色,开口就骂。
竖子,用于蔑视。
很严重了!
大殿内诸多文臣似乎是打了鸡血一般复活。
特别是刘三吾,面色明显激动起来,不便秘了。
唯独朱元璋的老伙计汤和半眯着眼摇头。
心里暗想。
唉,咱这位皇帝明明很喜欢这胖墩,却偏要想方设法的把这胖墩架在群臣火上烤。
让十来岁的娃娃,怼上群臣好嘛?
重八这是何苦来着?
“陛下圣明!”
刘三吾举着笏板跳出来了,先对朱元璋拱手一礼,转身对着朱高炽哼道:“圣人礼法,岂容世子亵渎,立嫡立长乃千古之礼,什么立拳不立嫡,歪理邪说至极。”
“陛下圣明!”
“字行先生所言有理。”
黄子澄举着笏板随后出列,道:“泱泱中华数千年,历朝代无数,皆遵立嫡立长的圣人礼法。”
“立嫡立长,可绝诸王异心,可安天下,更可定国本,此乃天道也!”
“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赵勉出列,躬身拱手之后,道:“立嫡立长,乃国之本也,妄动国本,国之乱也,望吾皇三思。”
“……”
接下来,一群文臣上前纷纷出列,驳斥朱高炽的言论。
更有甚者,御史也跳出来,直接弹劾朱高炽早朝当殿睡觉,是为大不敬。
再弹劾朱高炽“立拳不立嫡”的歪理邪说。
若非武将们不会文绉绉的喷嘴炮,非得上演一场百官群起痛打落水狗燕王世子的千古佳话。
见群臣群起而攻,朱棣面皮抽动。
这胖子再坑爹,也是他燕王的血脉,燕王府的嫡长子。
虽然离多聚少、亲情淡如水,但血脉相承。
这一切,都是朱元璋一句话造成的。
这群文臣就是一群疯狗,主人不发话,就连狂吠都不敢。
可恶!
罢了,只有娃坑爹,没有爹坑娃的!
谁让咱是爹,爹不护着孩儿,谁护?
朱棣咬牙,举起手中笏板,正准备出列,却听到一声威严的声音。
“燕王世子,你可有话说?”
朱元璋玩味的看着,平静承受群臣唾沫星子的朱高炽。
娃儿冷静得过分,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朱高炽拱手,平静道:“回皇爷爷,孙儿只当他们是皇爷爷养得犬。”
“犬吠,人,何故理之?”
话音一落。
奉天殿内先是安静了一秒,而后集体炸锅了。
“竖子,无理之极!”
“目无尊长,目无尊长,陛下,当治其目无尊长之罪!”
“黄口小儿,竟骂我等精研儒学大儒为犬?”
“陛下,燕王世子口吐污秽,辱没先圣礼法,污我等清流,是何居心?”
“……”
文臣已经控制不住情绪了。
群起叫骂。
就会这些?
朱高炽稳如泰山,平静享受着群臣的唾沫。
武将们全傻了!
燕王世子牛啊!
骂文臣为犬,居然还能不动如山,还很享受。
咱还是不要出列为好,否则难保不被燕王世子口吐芬芳,骂成鸡!
朱允炆目瞪口呆。
朱允熥满面赤红,一脸佩服。
朱棣呆住了,愣没想到朱高炽敢将与文臣对抗的态势升级。
他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儿子一般,沙雕了。
朱元璋好整以暇的看着朱高炽。
老朱实在弄不明白朱高炽为什么让矛盾升级,他要干嘛?
就连稳如老狗的汤和,也漏出了狐疑的神色。
就在此刻。
“泱泱中华有史以来,三皇五帝为先皆为贤能者居之,何来立嫡立长的圣人礼法?”
“皇爷爷堂堂洪武大帝,当为万世开太平,就不能效仿尧舜禹汤名留青史?”
朱高炽不待有人反驳,继续道:“所谓立嫡立长的圣人礼法,无外乎,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需要你们这些大儒,或者不需要你们这些大儒,都是皇帝一句话的关系。
皇储立谁不立谁,也是皇帝一句话的关系。
一群吊毛大儒,站在圣人、礼法的制高点,以为自己能左右皇帝的意志,进而控制一个国家。
洪武大帝是谁?
别看龙椅上的老朱对他吹胡子瞪眼的,此刻心里不知道多爽!
“黄口小儿,黄口小儿!”
“竖子,怎知立嫡立长为国之本!”
“……”
还是没营养的叫骂。
唾沫横飞。
朱高炽一脸平静,冲着龙椅上的朱元璋拱手。
“皇爷爷,大国之运转,岂是犬吠能及?”
龙椅上的朱元璋哼道:“妄言!”
“诸位大臣,分理六部,国资运转,岂是你个小儿能臆断?”
话音一落。
大殿里文臣差点没抱住老朱的大腿,痛哭涕零。
感动,皇帝太帮咱了!
“皇爷爷,非是孙儿臆断妄言,而是他们真不行!”
话音一落。
朱高炽肉乎乎的手,深入怀中,掏出一物。
……
PS:求收藏,求评价,求鲜花,求打赏,求一切,谢谢各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