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核对完大汉三年账目?
院子中的大小官员全都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是他们听错了,还是陈午疯了?
这里是帝国最高财政机关,在这里夸下海口,瞬间就会传遍整个大汉官场。
陈午如果是吹牛,最好立刻改口!
否则一旦他做不到,他明日就会成为这个大汉朝堂的笑柄!
见众人都不说话,毛谆环视一周后,还是站了出来。
“侯爷,大汉全国三年账册,共计一千二百册,您确定一个时辰核对完?”
陈午看见又是毛谆出来说话,眉头一皱。
这小老头儿有意思!
搬账册是他,出来质疑陈午还是他,但此人明明是个能吏干将。
现在看,这是被人当枪使了!
看来毛谆属于纯纯跟数字打交道的人,智商很高,情商不行。
被人事事怼到前面跟上官作对,他到底有几个脑袋?
“毛均输,本官说过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你不用质疑。”
“还有,在大农令官署,请称呼本官大农令!”
毛谆被噎了一下,随后便道:“既然大农令如此吩咐,那我等就拭目以待。”
“下官也想看看,大农令是不是有神助。”
“反正,若是下官,莫说一个时辰核对完,一个时辰下官还没将账册理出来。”
陈午笑了笑道:“当然,一个时辰靠本官一个人是不行的。”
“去把官署内所有的人给我叫来,还有……”
“在安门大街上,今日上工的所有官署的下官,只有不是今天有火烧屁股的事情,都给本官叫过来!”
听到陈午要驱策整个大汉所有的行政官吏,张茂有些迟疑。
“大农令,驱策百官,只有丞相有此权利……”
陈午看了他一眼,“怎么?大农令位列九卿,三公之下!”
“本官作为中二千石的官员,驱策千石下官,还需要跟他刘舍打招呼?”
张茂闻言,只能喏喏:你也知道你三公之下,还不是三公!
但这怼人的话,张茂却不敢说。
陈午又道:“你只管去传令,若是有人有异议,让他来找本官。”
“还有,驱策下官的责任,本官一力承担。”
“谁若是不满意,大可在朝会参本官一本!”
……
等到安门大街上所有官署的行政下官都被召集到大农令署后,陈午驱策百官的事情,传遍了整个长安!
百姓们从来没见过安门大街如此热闹,还有这些官老爷们着急忙慌的朝着一个地方而去。
所有人都一边兼顾营生,一边议论纷纷。
“今儿是怎么回事?陛下又要举行大朝会了?”
“什么大朝会?大朝会今儿早上已经结束了,这都半晌午了,举行个屁的大朝会!”
“那还真是奇了怪,这么多官员急匆匆地,是往哪里去?”
“啧,你没听说,新上任的大农令,要求各官署千石以下官员都到大农令官署,听他号令?”
“什么?大农令又不是丞相,他能叫得动这么多官?”
“这你就不懂了,咱们这位大农令不是一般人!是……那个!”
“哪个啊?快说说!”
“哎呀,你真是蠢,是外戚,长公主的夫婿!”
“哎哟天啊!这可是尊贵人儿啊,怪不得百官都不敢怠慢。”
“那是!也不看看咱们这位长公主的权势!唉,羡慕啊!我什么时候也能靠着女人这么显摆呢?”
“噗!你得了吧,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什么样子?公主能看得上你?”
安门大街的动静,不仅市井在议论。
暂居于惠民馆的刘陵也听到了风声。
一脸难以置信地询问婢女,“你说什么?堂邑侯敢驱策百官?”
婢女认真道:“是的翁主!长安城今日都传遍了!”
“听说是这位侯爷新登大农令,要一个时辰核对完大汉三年账目。”
“如今驱策百官前往大农令官署,应该是去帮忙的!”
刘陵闻言,放肆大笑起来!
“笑话,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本宫还当他是什么人杰,没想到竟然是个草包?”
“驱策百官之罪暂且不说,但就算全大汉的官员都去给他帮忙,一个时辰也绝对无法将大汉三年账目核对完毕。”
“本宫看,此人定是做长公主馆陶的夫婿久了,被人捧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过这样也好,他摔得越重,本宫拉拢他的机会就越大!”
刘陵做着将陈午纳入裙下之臣的美梦。
而未央宫的窦太后这里,也收到了小报告。
丞相刘舍听到了陈午如此胡闹,根本无法忍受,直接进宫见了窦太后。
岂料刘舍义愤填膺地细数完陈午罪状。
窦太后却一脸淡然地看着他,这让刘舍被气氛冲昏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丞相,你说堂邑侯驱策百官是胡闹?”
“那本宫问你,他说一个时辰核对完大汉账目,是做到了还是没做到?”
刘舍如实道:“如今才刚刚开始,臣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
窦太后打了个哈欠道:“既然结果都没出来,你着急忙慌的做什么?”
“且看看吧,大农令如果做不到,再治他擅专之罪。”
听到窦太后居然如此轻描淡写处理这么严重的事情。
刘舍呆立当场,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