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谆被陈午的新式记账法给震惊的浑身颤抖!
他捧着账本居然流下了眼泪!
这种方法,比大汉之前使用的流水账记账不知道清晰了多少倍!
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方法改革,而是可让大汉朝堂与账目有关的工作,全都提高十几倍的效率。
大汉的官员也是人,他们也会累,也会疲倦想要偷懒。
老式记账方法,虽然记账简单,但年终汇总时,复杂的令人吐血!
再厉害的计算高手,此时看到那厚厚的没有分类的账本,都头皮发麻!
陈午的方法,虽然前期看起来繁复。
似乎做了很多重复工作,有借必有贷,必须一进一出记两笔。
但这样,每笔钱怎么来的怎么用的,还剩多少简直无比清晰!
毛谆通过看账本,第一次对大汉全国财政有了通观全局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颤栗,让他飘飘欲仙!
正在毛谆享受这种感觉的时候,陈午拍了拍他的肩膀。
“怎么样,毛均输,本官的新式记账法,可还入得了眼?”
听到陈午调侃,毛谆立刻道:“下官诚惶诚恐!是下官有眼不识泰山!”
“竟然不知道原来大农令才是胸中有丘壑之人!”
“这新式记账法,简直就是国之利器,大汉之福气!”
陈午爽朗一笑,果然,跟专业的人聊天最舒服。
专业的人才真的知道他有多牛皮!
不像其他官署借调来的官吏,虽然一个个都面露新奇。
但这些人大多不会看账目,所以并不知道陈午的方法有多划时代!
不过陈午想给大汉官场来一击,原也不在这新式记账法上面。
新式记账法只是手段,结果才是他个丞相刘舍的致命一击!
……
一个时辰还未到,各小组已经在高声汇报。
“第一组账目核对完毕……”
“第七组账目和对完毕……”
“第十二组……”
当所有小组的账目都核对清楚后,陈午对这毛谆道:“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毛均输了。”
“刚刚的记账工作是基础,只要认识字的都可以做。”
“下面则需要专业账目处理人员,恐怕只有毛均输手下的能吏可以胜任了。”
听到这话,毛谆手下的官吏,个个挺直了腰板,面露红光!
作为最底层的会计人员,他们从没有哪一刻比今日还要光芒万丈。
此时,几乎大汉所有的千石官吏都在,但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上!
陈午则对着其余官吏道:“诸位,本官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但最终结果还未出来,诸位若是想看,可以留下观摩。”
“若是官署有急事,此时便可以回去。”
陈午说完,院子里却没有一个人动。
开玩笑!
活儿都干完了,怎么可能不把戏看完!
众人还都等着最终结果呢!
陈午究竟能不能在一个时辰内,将三年账务核对完成?
这不是靠嘴说,而是要拿出东西的!
最后的程序,就是在毛均输手下完成。
陈午见众人都不动,呵呵一笑。
对着安逵道:“去,给各位大人看茶,咱们等等结果。”
就这样,百官在大农令官署的院子中就着竹席席地而坐。
喝着茶聊着天,等待着最终结果!
而毛谆那边,有了所有的数据之后,编制大汉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就是一个简单的核对动作。
不过十几分钟,二十多位官吏一起努力,便将三年的报表给整理了出来。
毛谆看着资产负债表上,大汉三年来,清晰的收入和支出。
农田、水利、民生等各项建设用款。
还有商业、农业、工业的各类赋税总和,眼睛都在发光!
“简直是如有神助!如有神助啊!”
“恐怕这真是只有神仙才能想出来的绝妙方法,我毛谆服了!”
毛谆感叹完,便将报表恭敬的递给了陈午。
陈午拿着扫视一眼,点了点头。
大汉三年来的收支数据,与后世对这个时期的估计没太大出入。
粮食大丰收,粮价也不高,大汉的太仓,也就是皇家粮仓堆积的粮食,快要超过了库存最大范围。
看着如此多的粮食,陈午感叹:这就是汉武帝刘彻打匈奴的底气啊!
文景之治积累下来吃不完的粮食,都被他在匈奴之战中挥霍一空。
而后续大汉的粮食却跟不上供应,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日子艰苦。
从家有余粮,变成吃不饱饭!
连年的天灾人祸之下,晚年的汉武帝不得不下了罪己诏,向天下和上天承认自己的罪行!
这对一个帝王来说,是莫大的屈辱。
所以,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这是从太祖那里得来的真理!
看到大汉三年账务,还有汉武帝的前车之鉴。
陈午更加坚定了在大汉普及高产粮食的决心。
而他则举着报表,对着百官道:“结果已经出来了!”
“时间刚好一个时辰,核对结果,毛均输公布一下吧。”
毛谆佝偻的身子,此刻挺直了起来。
站在廊下,对着众人道:“大农令的新式记账法,一个时辰便将大汉三年账目核对清楚。”
“不仅如此,还编制了清晰的报表以供陛下和太后阅览。”
“至于核对的是否准确……”
毛谆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随后才道:“核对结果,与本官根据各官署、郡国递交的账目所做总账……”
“不相符!”
嗡——
毛谆话音刚落,现场便一片哗然!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相符?那岂不是说,堂邑侯夸下的海口没达成?
而陈午却仿若没听到一样,一脸淡然地坐在主位上,悠闲品茶!
……
(求鲜花评价打赏月票,跪谢各位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