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祭天官是大定的习俗,大定的官府十分看重这个节日,除了一般庆祝外,还会在太平道附近几条大街设立道场,以求天官赐福。
对于百姓来说,上元节日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上元灯会了。大定四时大节中,就只有上元和中秋有灯会。上元和中秋灯会不同之处在于,去赏上元灯会的,几乎全是年轻男女,多半是尚未成亲的。
这算是赏花宴的前演了,每年的上元灯会,都会传出几段相悦佳话,都会促成几段匹配良缘,这令京兆百姓津津乐道。远的尚且不说,近的就有长邑郡主和陆居安,听说就在上元灯会上一见钟情。
这样一看,便知京兆百姓对上元灯会十分宽容,有些通明的人家,还会让已定亲的年轻男女相聚见面。饮食、男女乃人间最寻常的事,况且只是街上赏花灯而已,没有那么森严的男女大防。
是以,顾琰出现在太平道的时候,身边跟着风嬷嬷、傅妈妈、梨嬷嬷是三个人,还有水绿、月白等丫鬟,并几个孔武有力的护院,阵容其实很庞大。
因上一次中秋灯会被掳走,顾重安和傅氏都不放心,便让这些护院跟着,以保护这些姑娘们。
顾琰这一行,就只有她和顾珮、顾珺两位姑娘,顾玮和顾瑜等二房的姑娘,并未与她们同行,这是有原因的。在太平道附近停下马车后,顾玮冷哼一声,便带着果嬷嬷往另一个方向行去,顾瑜是二房的人,当然跟了过去。
见到顾玮等人离去,顾珺绷着的脸色才缓和起来,仍是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因为当初迩言院的事情,顾珺对连氏、顾玮没有丝毫好感,就连这上元灯会都不愿意与顾玮待在一起。
顾珮仍是那副怯怯的样子,连话都不太敢说,只是间或露出一个笑容,算是少有的兴奋。
越是靠近太平道,人就越多了,眼所见就越繁华,恰恰是“一轮宝月明如昼,万斛金莲开满城”之境,顾家几位姑娘都兴奋地看着这些花灯。
趁着还有说话的空隙,顾琰便交代道:“太平道人多,傅妈妈和梨嬷嬷要看顾好两位姑娘,若是待会儿走散了,亥时一刻在天福坊马车旁等,到时候一起返回顾家。”
天福坊是顾家马车停放的地方,离太平道尚有一段长距离。顾家将马车停在那里,是为了能够方便离开。不然,越是驶得近,到时候越难离开。每年灯会的热闹堵塞,顾家车夫们都有体会。
听顾琰这么说,所有人都点了点头,贴身跟随的丫鬟们尤是如此,下意识地离开她们的姑娘更近一步。太平道人太多,被冲散是太正常的事了。
果然,在她们进入太平道不久,在熙熙攘攘人群的挤拥下,顾家几位姑娘很快就被分开了,顾琰的身边,就只剩下风嬷嬷了。
这样的的情况,一半是人群所致,一半是刻意为之——顾琰与沈度约好了在重华坊见面,自不能带着顾珮和顾珺一起,就连月白和水绿,都被顾琰留下来,以备应对。——顾琰身边,有风嬷嬷就足够了。
“嬷嬷,难为你了,我们走吧。”顾琰这样说着,抬步往重华坊走去,她与沈度约好的地方,就在重华坊中间,那里有好几条巷子,同样挂着花灯,却安静很多。
出乎顾琰的预料,重华坊这里人也少,想必大家都怕了太平道的拥挤,都挑相对人少的地方来了。
这一路行去,各式花灯交相辉映,在皎皎明月的照耀下,更显得繁盛至极,彷如行走天宫之上,令人目迷心叹。便是在这样的繁华璀璨中,顾琰见到立于花灯下的沈度。
他身形修长笔直,原本只是静静看着顾琰的方向,一见到顾琰初夏,他就不自觉扬起了笑意,双眼随即灼灼如火,一瞬不动地盯着顾琰,等待她一步步靠近。
每朝沈度走近一步,顾琰便觉得自己心跳又一次加快,双颊的嫣红也逐渐加深,然而脚步却没有停顿,按着轻柔却坚决的频率,然后立在沈度跟前。
“我来了。”顾琰眉目含笑,如此说了一句。她羞红了脸,双眸却如一汪清水,柔柔地看着沈度。
“你来了,我真是高兴。”沈度忍不住伸出手,想抚一抚顾琰润泽的脸,以示意他的欢喜,却又不太好意思,便垂了下来。
他们身旁的风嬷嬷见到这场景,不由得眯起了眼,为此感到很高兴。在她看来,这两个人在一起最适合不过了,他们除了彼此,找不到更匹配的人。
这两个人在一起,乃如鱼得水,沈少爷有那样的过往,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姑娘;而姑娘性子独特才华非凡,只有沈少爷才能理解包容并敬重。
风嬷嬷想到这些,想到这一对有情人,怎么会不不高兴?
另一边,如年则拿出了一个面具,递给了沈度,却对着顾琰说道:“姑娘请戴上吧,这是主子早就准备好的。重华坊这里人不少,这样安全一些。”
顾琰一看,这个面具是白面簪花美人的样式,这是上元灯元上最常见的面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太平道一带很多姑娘都带着这样的面具,一是为了好玩,二是为了遮掩,是上元灯会乐趣之一。
“我帮你戴上吧。这样……安全一些。”沈度接过了如年的面具,这样说道,他很想亲自为顾琰戴上这面具,虽则将她的美好暂时遮盖住了,却是一种保护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