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晋王肖似李世民!
魏国公下达全军战略后,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各自领着部下离开。
偌大的帅帐当中,只剩下中军的数名将领,其中就包括蓝玉。
徐达重新坐回帅位,虎视诸将,而后看向晋王朱棡。
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鞑子想诱敌深入,然后左右夹击。”
“老子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让鞑子尝尝大明的铁拳。”
帐中诸将,全都信心十足,齐声道:“大帅英明!”
“英明的可不知我一个!”徐达洒然一笑。
诸将闻声,下意识地看向晋王朱棡,眼中满是钦佩。
晋王不但能击败,勇冠三军的徐达,还能识破鞑子的谋划,当真是智勇双全。
他们纷纷恭维道:“晋王殿下,超群绝伦,有运筹帷幄之能!”
“大明有晋王殿下这样的藩王,定能长盛久安,江山永固!”
都督佥事蓝玉,本就跟晋王不对付,深深地忌惮他。
现在晋王一言而左右全军战略,更是令蓝玉脊背发凉。
因为擒获间谍,审理胡惟庸之事,晋王在民间颇有声望。
现在他跟随大军北伐鞑虏,又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天赋。
这俨然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的雄主风范。
随着他在军中的威望日深,他的野心必定会膨胀。
或许,将来大明也会爆发一场,玄武门之变。
届时,太子被废,甚至遭遇不幸,自己又当何以自处?
想到这些事情,蓝玉怎能不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为打击晋王的威望,蓝玉连连冷笑,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蓝佥事,你这是何意?”有人厉声质问道。
蓝玉瞥了他一眼,讥讽道:“一群溜须拍马、阿谀谄媚之辈,耻于跟尔等为伍!”
东平侯韩政,怒视蓝玉,驳斥道:“我看你是在嫉妒晋王!”
“虽说你曾败于晋王之手,但你也不能因私废公。”
“晋王殿下的识破鞑子诱敌深入之策,于国于军都是幸事!”
几名跟蓝玉亲近的将军,也拉扯着蓝玉,低声劝道:“蓝佥事,现在并非置气的时候,你当谨言慎行!”
“哼!鞑子究竟是不是想诱敌深入,还犹未可知!”蓝玉辩驳道。
紧接着,他又说道:“即便鞑子当真想诱敌深入,我军十数万猛士,还能陷于鞑子手中?”
“在我看来,晋王今日的表现,也只算是合格的幕僚,又岂能称其有运筹帷幄之能?”
徐达顾及常遇春的情面,对蓝玉的骄横百般容忍。
但现在蓝玉如此罔顾事实地诋毁晋王,他实在是不能忍。
“蓝玉!你休要再妄言,给我滚出去!”徐达怒道。
正大放厥词的蓝玉,听到徐达的怒吼,只得退避三舍。
他狠狠地瞪了朱棡一眼,朝徐达行一军礼,便转身离开帅帐。
……
蓝玉离开后,徐达跟朱棡说道:“蓝玉向来跋扈,但确有奇才,还望晋王容忍一二!”
对于此等言语挑衅,朱棡历来不放在心上,他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对方的脸。
因而,他淡然地说道:“魏国公放心,我不会跟他计较的。”
徐达闻言,甚是满意,正要夸赞晋王大度,却听他进言道:
“但是,让蓝玉担任中军先锋,是否有些草率呢!”
此言一出,诸将哗然,晋王这是要给蓝玉穿小鞋?
徐达也是脸色一变,上下打量起朱棡,挑眉道:“晋王何意?”
朱棡并非因私废公之人,他不是要打压蓝玉。
根据他对蓝玉的了解,蓝玉飞扬跋扈、自视甚高。
他若是担任中军的先锋,肯定会因立功心切,跟中军主力拉开距离。
如此一来的话,先锋军很可能会孤军深入,陷入危局。
朱棡不忍上万先锋军,因蓝玉而置身于陷境当中。
他解释道:“蓝玉视鞑虏如同草芥,一旦跟鞑子遭遇,恐怕会脱离中军太远。”
“你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徐达心中长吁一口气。
看来晋王果真是为了公事,而非气量狭小,公报私仇。
然而,在徐达看来,蓝玉虽飞扬跋扈,却也不敢违抗军令。
自己已经嘱咐过蓝玉,不要跟主力隔得太远,他肯定会注意的。
念及于此,徐达继续说道:“但本帅已经三令五申过,蓝玉不会孤军深入的!”
“大帅,为防万一,还是换一位谨慎的将军,来担任先锋吧!”朱棡劝谏道。
帅帐中的诸将,听到晋王的谏言,不由得看向东平侯韩政。
晋王口中的谨慎之将,难道是指东平侯韩政?
这些日子,韩政一直维护晋王,看来他的付出,没有白费啊!
就在诸将胡思乱想之际,徐达郑重地说道:“晋王,此事休要再提。”
朱棡身为晋王,在朝廷里地位尊崇,但是在军中,却也只是千户。
他区区一名火头军千户,又岂能指挥得动主帅?
“哎!”朱棡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补充道:
“大帅既然不肯撤换蓝玉,还请多派出一些斥候,时常跟先锋保持联系。”
“晋王尽管放心,蓝玉再怎么傲慢,也不至于昏了头。”徐达信誓旦旦道。
说罢,他又对诸将说道:“你们且回去,好生操练士卒,准备打一场硬仗。”
“喏……”诸将躬身领命,而后转身离开帅帐。
因为蓝玉的事情,徐达为防瓜田李下,便没有留下晋王。
晋王走出帅帐,跟诸将作别,正要返回火头军。
突然间,蓝玉领着他的一名副将,出现在朱棡身前。
他一脸自傲道:“晋王,咱此次担任先锋,可是要建立不朽功绩!”
“您就待在火头军里面,好好地生火造饭吧!”
为防事得其反,朱棡也不好劝他谨慎,只得冷冷地说道:“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便径直离开,不理会蓝玉的言语挑衅。
蓝玉一边盯着朱棡的背影,一边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此次北伐,老子定要建立殊勋,也好压过你在将帅中的威望!”
“大明只能有一位太子,想要成为李世民,等下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