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位于南国的京师金陵,湿冷难耐。
金乌高悬,却无多少暖意,树叶稀疏,簌簌作响。
晋王朱棡,带着几名得力的护卫,打马出了宫门。
如今,鞑虏刚刚北遁,大明立国不久,神州凋蔽,民生艰难。
但作为京师的金陵城,却是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街道两侧尽是商铺酒肆,各种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路上行人匆匆,却皆带笑颜,俨然已有盛世之相。
朱棡思忖道:“明主在位,天下咸宁,果非虚言!”
“若是没有土木堡之变,大明将会有何等的辉煌?”
“此次随军北征,定要一举覆灭鞑虏,控制草原大漠!”
他正暗下决心之际,护卫提醒道:“晋王殿下,前方不远处,便是魏国公府。”
朱棡闻言,收敛心神,挥动马鞭,向前驰去。
转瞬间,一行数人,来到魏国公的府门前。
只见魏国公府,修建得富丽堂皇、雄伟壮丽。
门前两尊石狮子,威严而狰狞,神鬼莫敢侵。
但是在对门的石壁下方,却又盘踞着许多乞丐。
乞丐集贫穷苦难于一身,往往被视作不祥之人。
普通人尚且对他们避之不及,魏国公府竟不驱赶他们?
朱棡心中大为好奇,将国公府的守卫,传唤至跟前。
“孤且问你,这些乞丐们,缘何猥集于此?”
守卫已经得知朱棡的身份,表现得毕恭毕敬。
“回禀大王,他们都在等着国公府放饭呢!”守卫解释道。
听闻此言,朱棡微微一怔,对徐达愈发的崇敬。
位居国公之尊的徐达,能体谅民间疾苦,当真是殊为难得。
许多饱尝艰辛的人,一朝得势,便骄奢淫逸起来。
他们甚至会转过头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之辈。
能够推己及人,始终心系底层百姓的,终究是凤毛麟角。
想到这些,朱棡不禁赞颂道:“魏国公有颗仁心啊!”
国公府的守卫,眼中闪过少许的尴尬。
他不自然地清咳了下,甚是纠结地补充道:
“殿下,接济这些乞丐们,乃是大小姐吩咐的事情。”
竟然徐妙云吩咐的?朱棡有些难以置信。
徐妙云出生的时候,徐达早已成为军中的将领。
虽然算不得权势滔天,却也是颇为富贵的。
此等家庭长大的徐妙云,自幼便是锦衣玉食。
她恐怕连五谷都分不清,竟能去主动接济乞丐?
若是果真如此的话,她当有一副菩萨心肠。
一位能体察民间疾苦,心系底层百姓的女子。
应当不至于被儒家洗脑,成为迂腐无趣的人吧?
或许自己之前对她的判断,过于片面武断了?
迎娶这样一位女子做王妃,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
朱棡心中感慨一番,命令守卫在前引路,缓步向国公府而去。
就在他转身之际,一抹极为微弱的亮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且稍待片刻!咱们等一会儿再进去!”朱棡吩咐道。
国公府的守卫,以及朱棡的护卫,全都面露不解。
朱棡没有解释,缓缓侧过身去,假装整理衣衫。
他的目光扫过众多乞丐,最终在几名壮汉身上,停顿了下来。
只见这几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却膀大腰圆,肌肉遒劲。
若仅仅是这样的话,还可以将他们视作,坐等白食的懒汉。
但他们腰间鼓囊,且袖口宽大,似乎藏有兵刃。
大明北伐在即,魏国公府前出现此种人物,绝不能等闲视之!
太子朱标还健在,大明尚需对外用兵,不会如此监视武将。
况且,朱元璋还没有建立锦衣卫,他们肯定不是朝廷的人。
经过简单的排除,这些人的身份,昭然若揭。
他们肯定是北元鞑虏,潜伏在京师的密谍!
想到这一点,朱棡心中悚然,随即问道:“魏国公府有多少守卫?”
“国公府的守卫,共有两百余人,分为两队轮流值守!”守卫回应道。
混在乞丐当中的鞑子密谍,也就仅有五六人而已。
百余名精锐的守卫,围捕区区五六人,简直易如反掌。
朱棡当机立断,向国公府的守卫,命令道:
“你去将所有当值的守卫调来,围住这群乞丐!”
国公府的守卫,不明所以然,扫了眼乞丐,摇摆不定。
见他陷入犹疑,朱棡皱起眉头,低喝道:“立即执行!”
魏国公府的守卫,并非徐达的私兵,而是隶属于大都督府。
藩王的权势,在大都督之上,守卫自然不敢抗命。
待其领命离开后,朱棡又对自己的护卫,吩咐道:
“盯紧这群乞丐中的健硕者,谨防他们有什么异动!”
几名护卫们,顿时如临大敌,不敢稍有懈怠。
他们全都目光如炬,在众多乞丐当中,好生巡视。
潜藏在乞丐当中的密谍,见国公府的守卫独自离开,已经心生警惕。
现在又被护卫盯上,便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密谍们互相看眼对方,暗暗抓紧袖中的短刃。
他们缓缓聚集到一处,紧贴到石壁上面。
一人低声问道:“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开溜?”
蹲坐在中间的矮个男,面沉如水,目光狠厉。
他向几人分析道:“怕是不能全身而退了!”
“这位王爷身边的护卫,全部都是个顶个的高手!”
话音刚落,就有人问道:“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大明户籍审查极为严苛,他们好不容易才潜伏进京师。
矮个男不想牺牲任何一人,安抚道:“且再等等,看有没有什么转机!”
然而,余下的几个人,却是不想坐以待毙下去。
他们鼓动道:“趁对方人手不足,还是赶紧开溜吧!”
“咱们能走一个是一个,总好过被他们给一锅端!”
矮个男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环视周围的乞丐。
看着这些贫病交加的乞丐,他心中暗自做好了谋划。
若是自己的计策,能够顺利的实施,或许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