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朝廷派和大人跟大明签订了《津门条约》,要把津门县割让给大明,还要赔偿大明两千万两白银呢!”
“大明?明朝不是早就被朝廷灭了吗?”
“你傻呀,津门的义军就是大明皇室后裔啊!”
“听津门来的商人说,《津门条约》规定,朝廷不仅要承认大明对津门的统治,还不能在津门驻军,还得在京城划一块区域给大明呢!”
“对!对!我也听说了,好像就是东交民巷,那一片都划给大明。鞑子都不能住,大明可以在里面驻军,朝廷都不能管那里面的事儿!”
“我的天,这不是国中之国了吗?”
“可是不是嘛!”
“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怎么能签啊?”
“呵呵,怎么想到?还不是因为大明的军队厉害,朝廷打不过。要不然,朝廷怎么可能签这种条约?”
“说的也是。”
“大明这么厉害,那你们说这以后……”
“嗨,管那么多干嘛,那是上面那些大人的事情,跟咱们平头老百姓有啥关系?多赚些钱娶个老婆吧!”
京城内,对朝廷和大明签订《津门条约》的事情,那是议论纷纷。
这自然不是商队传过来的消息。
虽说《津门条约》的内容,已经在津门城内公开了,但商队的速度可没有那么快。
这是津门的锦衣卫总部,直接发电报,让潜伏在京城的锦衣卫,把消息给散播出去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打击蛮清朝廷的声望。
舆论战嘛,那些个特工熟悉呀。
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将这件事情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话聊一聊。
《津门条约》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或者说,就算有影响,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倒是一些商人,比较在意这《津门条约》的内容。
自从这津门被义军占领之后,很多商人都不敢前往津门了。
就怕自己的货物,直接被义军给没收了。
但现在不一样,朝廷都承认了大明的存在,甚至都不再攻打津门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货物可以继续走水路,经过津门了?
虽说这津门要对他们收税,但这税收,只要不会比陆运消耗大,他们都愿意承受。
反正,他们可以把成本转嫁给买家身上去嘛。
还有一部分商人则在想,东交民巷要成为大明的国中国了,那么,那附近的商铺是会涨还是会跌?
是要提前买下呢?还是要提前把那附近的资产出手呢?
然后,也有一些,之前从津门逃走的商人,在想着要不要回到津门。
毕竟,他们的祖产还在津门呢。
反贼现在已经不是反贼了,而是大明,想来应该不会强占他们的祖产吧?
这要是让朱核平知道那些人的想法,肯定会呵呵一笑。
还想让他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想屁吃呢?
想当年,朱元璋可比自己还要狠多了。
沈万三有钱吧?那是说抄家就抄家,说杀就杀了。
那些当初逃离津门的商人,如果真敢回来向他索要家产什么的,那他就会让他们见识见识,老朱家的传统。
谁让那些人当初逃了呢?
逃了,就意味着他们心虚,他们不相信朱核平。
站错了队,总是要受到惩罚的。
罚没家产,就是对他们那些人的惩罚。
要是还不知好歹的来找他要钱?这种没脑子的人也没必要留着浪费粮食了。
朱核平对老实经商的商人没什么成见。
当初攻下津门的时候,也有相当多的商人留了下来,他们可能是没来得及跑,也可能是不舍的放弃家财。
但朱核平至少都没有为难他们,就算强行收购粮食,也没让他们亏本。
现在甚至还跟他们合作。
这就是选对了路。
京城内城。
住在东交民巷的人慌了。
能住在内城的人,基本都是鞑子,又或者是朝廷的官员。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没办法违抗皇上的指令。
现在朝廷跟反贼签订了什么《津门条约》,要将东交民巷划给反贼。
那他们这些原本住在这里的人怎么办?
难道要把他们全都赶走??
他们的祖上,可都为皇上流过血!
有的人,想着赶紧把家产给卖掉,要不然,朝廷真的来赶人的话,那可就糟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谁会买这里的房产呢?
几乎没有!
就算有一些心思的商人,也暂时选择观望。等那大明的人搬进来再说。
现在买那儿的商铺,那不是拿银子打水漂了吗?
有的人则不相信,朝廷会赶他们走。
依然该吃吃,该喝喝。
他们祖上为皇上流过血,皇上怎么可能赶他们走?
此时的皇上,依旧还住在颐合园里面。
议和没有尘埃落定,他根本不敢回皇宫。
下午,从津门回来的八百里加急,终于将谈判结果,以及《津门条约》的副本,带回了京城。
第一时间便将结果告知乾隆。
得知谈判已经结束,反贼也承诺不再袭击京城,乾隆这才松了口气。
终于不用担心睡觉的时候,被炸弹炸死了。
乾隆根本就不知道,在他离开皇宫,前往颐合园的时间,他的行踪就已经被新一团知道了。
没有派‘轰炸机’来轰炸,是因为杀了乾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且晚上也不适合动力三角翼飞行。
第二天一早,蛮清的使者就到了津门,自然也就不会再轰炸了。
乾隆松了口气之后,又感觉十分憋屈。
自从蛮清入关一来,有哪一位皇帝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根本没有!
想自己堂堂十全老人,竟然被一帮反贼逼的如此狼狈。
乾隆又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皇上!!太医!快传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