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闻言,面色焦急高声道:“陛下,万万不可,监察官员是都察院之责,不可再立机构监察文武百官啊!”
吕夷简闻言连忙走出班列,他知道自己也不能继续明哲保身了。
皇上这是要拿整个士大夫阶层开刀啊!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微臣认为应该仔细商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大臣纷纷效仿。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祯俯视着满朝文武,威严的目光一一扫过重臣,最后定睛落在晏殊身上。
“晏卿,这次睿王伙同王岭、赵仓行谋逆弑君之举,都察院可有发现?”
紧接着。
他冰冷的目光扫向殿中的几个都察院大臣。
“还是说,都察院知情不报,或是其中也有参与者?”
几个都察院大臣闻言,吓得魂飞魄散,跪拜在地。
刚有睿王、王岭、赵仓满门抄斩,就算被判失职,他们也不敢和谋反之事有一点牵扯。
“陛下,臣等绝不知情,望陛下明鉴啊!”
赵祯转头盯着晏殊,冷冷的道:“造反谋逆这么大的事,都察院竟然毫不知情,你觉得其发挥作用了吗?”
“还是你觉得朕的安危并不重要啊?”
晏殊闻言一震,“臣不敢!可是......”
赵祯一甩袖子,打断了晏殊的话。
“朕意已决,勿需多言!”
晏殊见赵祯这么坚决,加之此次谋逆之事确实非比寻常,只能无奈叹气,退回朝班。
其他大臣见状,只能偃旗息鼓,默不作声。
自此,锦衣卫开始正式登上大宋的舞台。
其赫赫凶名,令贪官、奸臣闻风丧胆。
赵祯微眯着眼,看着下面静立的文武大臣,他要趁这次机会革除朝堂中的腐朽不作为的大臣,慢慢的换成忠君能臣之士。
换一批不够,还要再杀一批,就看哪个不长眼的伸脖子出来挨宰了。
“刚才枢密使张耆请罪,朕觉得此次事件非他一人之过,现对朝中大臣的职务进行一些调整。”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太监。
“宣读诏书!”
“遵旨!”
满朝文武闻言俱都一震,竖着耳朵。
他们早就意识到皇帝亲政后会对朝堂进行换血,只是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调整。
而且,陛下在这个时机进行人事变动,想必就算变化再大也没人敢有异议了。
毕竟发生王爷和朝中大臣勾结谋反之事,没人会在当下出声反对陛下了。
太监拿出一份诏书,尖锐的声音高声宣读道。
“......参知政事陈尧佐外放知永兴军,参知政事晏殊外放知亳州,枢密使张耆外放知陈州,枢密副使夏竦外放知颍州,枢密副使范雍知陕州,枢密副使赵稹知河中府,......”
宋朝实行的是州、县二级制。
府、军、监是与州平级的。
府虽与州平级,但政治地位高一点。
比如京都汴京为开封府。
军为军事重镇,监一般设在物质丰富的地区。
而知州(府、军、监)就是地方的行政长官。
随着太监的高声宣读,一位位重臣的名字出现在诏书中。
被念到名字的大臣俱都面色颓然。
吕夷简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名单中的名字基本和他拟制的是一模一样的。
正当他以为没事之时,太监念到了最后一个名字。
“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吕夷简,改知澶州。”
平章事就是宰相的正式官职。
听到自己的名字也在外放的名单中,吕夷简目瞪口呆。
他是做梦也没想到,不久前还和陛下商议名单,转眼间,自己郝然却在名单之中。
他百思不得其解,诧异的抬头看向赵祯。
赵祯脸色平静,没有任何表情。
吕夷简暗自纳闷,只能低头苦笑。
宣读诏书的太监顿了顿,继续宣读提拔接替人员。
“封张士逊为平章事!”
“封李迪为平章事!”
“封王随为参知政事、枢密使!”
“封李谘为枢密副使!”
“封蔡齐为三司使!”
.......
三司使是掌管国家财政的官员,主要负责盐铁、户部、度支三个部门,地位仅次于副宰相参知政事。
让蔡齐当三司使既是对他的奖励,也是对他的信任!
随着太监的宣读,念到名字的人,均是面露喜色,激动万分。
特别是接替吕夷简的张士逊和李迪。
两个人都被册封为宰相。
两人听到诏书惊喜莫名,激动的无以复加,能当宰相,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过的,虽然两个人都是宰相,权力会有制衡,但也是文武百官之首啊!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赵祯只是把他们作为过渡,要不是历史名臣资历尚浅,哪有他们上位的份。
到最后。
太监的宣读名单中出现了几个突兀的任命。
“召陈州通判范仲淹为谏院,右司谏!”
“召监左藏库韩琦为开封府推官!”
“召包拯回京为开封府判官!”
“召河阳签判富弼为谏院,右正言!”
“赦封秦默为锦衣卫指挥使!”
“赦封南宫雪为锦衣卫副指挥使!”
“赦封陈哲为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
开封府在府尹之下,设有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等职。
谏院就是对朝堂的决议提意见的地方,设有司谏、正言。
赵祯已经开始为大宋的名臣名将开始铺路了。
满朝文武都想不通陛下为什么专门擢升这几个人,但是都不是什么重臣,也就没人在意。
随着太监宣读完毕,文武大臣躬身行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PS:【疯狂爆更求鲜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