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当下的荆州城里找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月英之前晾在阳台上的腊肉林,本来看着很茂密的,现在已经渐渐颓秃。眼见着粮食储备减少,孔明一家依然无法补充。不是没有钱,而是这个荆州城里,已经再没有哪怕一个市场,一个摊档售卖食物。
这么一来,这荆州城里哪怕还有其他人,他们也必须要吃委鬼集团的胃部填充剂。而那种东西,只要吃一块就能顶半年,服用过胃部填充剂的人,很可能就可以躲在家里,半年都不用出门。
一开始,孔明就打算依照这条路线,挨家挨户地去找那些蹲在家里的人,没准这些人和他们一样,只要听说有可以吃的真正的食物,会愿意一起到十三吧去。
但孔明的战略被无情的现实否决了。他和月英,再加上弟弟诸葛均,在十天的时间里,总共敲了差不多两万户家庭,合共四五万次的门——有些地方他们去过不止一次。花了那么大的功夫,却没能找到哪怕一个人愿意和他们一起去十三吧。
有一些房子,里面大概是真的已经没人了。不管你在外面怎么敲,里面都只有空荡荡的回音。那种回音婉转悠扬,在门外都能听得见里面的空寂。不是只有四面墙的空房子,是不会发出这种寂寞的声音的。这样的房子占了差不多一半。孔明想不通,难道荆州城的人变少了?最近这些时日,明明在大街上看到来回奔走的人是多起来的,怎么一半的房子都没有人住呢?
有一些房子,则是大概有人居住,却无论什么时候来都不见有人回应的。这些房子,孔明和月英他们曾经仔细地在每一次探访的时候,去看了一眼装在外面的水表或者电表。虽然只是很微小,但这点微小的读数跳动,就是这套房子里有人在住的铁证。更别说阳台上晾晒的衣服、门角落随手乱扔包好的垃圾袋,都能证明这些房子是有人住的。至于为什么每次来都没有人,连月英也只能这样解释:
“可能他们除了在家里睡觉,就是在外面加班,没有空来应门吧。”
这样的房子,又占了有人住的房子里的一半。
再有一些房子,孔明他们确定里面肯定有人住,而且确定他们拜访的时候里面有人。因为他们分明能听见里面的电视声、人走动声。但不管孔明他们怎么敲门、砸门、甚至是在外面高呼火警,里面的人依旧是没有答应。
弟弟完美地解释了这种现象:“省省吧,换了是我也不会理你们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家就是最坚不可摧的城堡,谁会闲着没事打开门,把洪水猛兽放进安乐窝里啊。”
弟弟是资深的宅。自从孔明结婚,他独自搬了出来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月英说,她虽然每天都送饭过去,但也很难见得着,每次都只是把饭菜放在门口,顺便把弟弟上一顿吃完的脏碗筷收回去。这样的日子一直维持到最近,有一天,月英放在门前的饭菜被不知道谁给偷走了。从那次以后,诸葛均只能亲自开门把饭拿进屋子里头。也正因为此,他才知道了外面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就只剩下少数几家人,在孔明他们敲门之后,有人来开门的。但他们对孔明的热情显得相当冷漠,只听说孔明要带他们去买“真正的食物”,就直摇头,摇得像是要把头跟拧螺丝一样拧下来。
“不不不那不是我们买得起的抱歉你们找别的有钱人家吧。”
还没等孔明解释,门就被重重地关上,再怎么敲,都不再有人回应。
他们大概是以为,孔明要带他们去买那些特供食物。所谓的特供食物,是给某些特定的人供给的食物。现在的荆州城,平民已经没有办法买到普通人吃的食物。但是,江湖上流传,极少部分的人,能得到朝廷的特别许可,每天可以免费获取特供的食物。这些特供食物,不仅是真的,而且还是好的,都是些名贵的山珍海味,鲜活又好吃的。但搞笑的是,能获得食物的极少部分人,基本上是吃不完他们获取的食物的。所以,他们会把这些多余的食物拿出来,放到黑市上卖,来赚更多的钱财。
这种交易,当然是被朝廷律法所禁止的。所以,当孔明他们一提起买食物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敢搭理。
难道荆州城里已经没有正常人了吗?孔明和月英回到家里,继续探讨在荆州城里找到人的可能性。孔明把头埋在自己的双臂中,趴在空空如也的饭桌上。仔细回想一下,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其实都是自从委鬼集团进入荆州城之后才发生的。而委鬼集团进入荆州城之后,发生在孔明身边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士元被悬浮清洁球抓走,带到荆州城北垃圾收容站。
对,就是那里。那里有悬浮球飞来飞去,给里面被当作“垃圾”抛弃的人送酒、送肉。这么大的盲点,孔明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来呢?或许这就是荆州城当前困局的一种反映,已经不需要吃东西,不再有人性的“人”,不知疲倦地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反倒是还保留着一丁点人性的人,被当作垃圾,堆在垃圾堆里没人能想起来。
当孔明和月英再次提起这个地名的时候,月英也突然感觉到这个地方有再次探索的价值。在一个晴天的上午,他和月英再次来到荆州城北垃圾收容站。
这一次,收容所里是一个人都没有了。空荡荡的,只剩下杯盘狼藉和歪倒的桌子椅子。空气中还弥漫着浓烈的酒酸和呕吐物被晒干之后的酸味,任凭谁也不会乐意走进这种地方。孔明紧紧地拖着月英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唯恐突然发生什么意外。
虽然孔明的担心不是多余,但今天的收容站确实是平和得难以置信。一马平川的收容站里,根本没有任何能容下人躲藏的地方。没有人就是没有人,一眼就能看完的,任由孔明怎么探寻,都找不到除了他和月英之外的第三个人。
孔明一直找,找到那天捡到那张被火烧过的纸条的地方附近,依旧没有找到人。垃圾收容站一个人也没有,也没有垃圾,就连下水道的井盖,也不知道在哪里。
“奇怪,老公,井盖都去哪儿了?”
确实,垃圾收容站里,仅有的几个下水道口,都没有了井盖。也不知道是谁偷走了井盖,孔明暗暗慨叹,为什么偏偏是这种偷鸡摸狗的事,现实世界和这个奇怪的三国世界会如此同步?
“要么,我们找点别的什么东西盖上吧,或者把它围起来别让人靠近都好。总之不能放任不管,现在大白天还好,要是到了晚上,乌漆墨黑有人路过很容易会掉下去的。”孔明担心地来回走动,最后还是只能把那些桌椅抬起来,搬到下水口附近,准备把它围起来。
“可是这里已经没有人了啊。老公,现在应该不会有人再掉下去了吧?现在……嗯,不对,老公,你想想,如果这些井盖在收容站还有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那么……”
孔明听了月英的话,也猛地拍自己的脑袋。“下水道里可能会有人,那时候掉下去的人!”
荆州城北垃圾收容站里,一直堆放着一群喝得烂醉,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的“垃圾”。在这种地方,有一个甚至好几个人喝醉了,掉进下水道里,好多天过去了,都没有人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下水道里有人,这个希望是存在的。哪怕概率并不高,也很值得孔明他们一试。毕竟在地面上,在太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已经没有任何新鲜事。
孔明想让月英在地面等待,但月英早已经比他还兴奋地,趴在井口仔细地勘察起来。“老公你快看,这里果然很奇怪!明明是下水道口,但你看这些扶手梯,多干净啊!”
听见月英的呼喊,孔明迅速靠近过来。这个下水道口确实很反常。顺着井口往下看,是一条窄得只能容一个人穿过的深井隧道。隧道的边上,是一串金属的横杠,可供人当作梯子一般使用,爬上或者爬下。
在隧道的尽头,传来淙淙的流水声。按理说,下面的即便不是污水,也是在地面流淌过不太干净的雨水。但这种水声让孔明觉得,隧道那边并不是肮脏不堪的下水道,而是清清小溪的世外桃源。孔明摇摇头,打消了脑子里那奇怪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右脚小心地踩在一根横铁上,准备下去。
“你在上面等我。”
“不,我要在你头顶上一起下去!”
“听话好么,下面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怎么能让你下去冒险?”
“你又怎么知道上面没有危险,你又敢让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了?”月英迫不及待地已经把一条腿伸了进来,逼着孔明原本搭在横铁上的手只能往下挪。
隧道并不很深,这让孔明的信心又涨一点。这就意味着,如果真的有倒霉蛋从京口上掉下来,那他没有摔死的概率也会变得更大。
很快,夫妻二人就下到井底。地底下的世界再一次出乎孔明的预料。所谓的下水道,一点也不像孔明想像那样肮脏。整个地底隧道修得有两三层楼那么高,拱顶的柱子甚至是萝码式的。如果不是刚刚才从一个井口里钻下来,孔明怎么都不会相信这里是下水道。
脚下的水渠中,流淌的水虽然不至于清澈见底,但最少也是小桥流水人家里的流水那种级别。一两片浮萍,飘在水面上,随着流水在这个大宫殿里飘荡。孔明牵着月英,既要小心脚下,又要放眼前方,走得一点儿也不快。
不远的前方,可能是拐弯之后的前路,传来一些可疑的声音。明明是在地下水道里,却有一声声小物体被洒落在水里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如果在地面上,大概是不可能被人听见的。但是在这里,任何很小的声音都会在回环的廊道中被放大,形成连绵不绝的回音。
孔明和月英屏住呼吸,悄悄地靠近那个拐角。他们趴在墙根,鬼祟地把头伸过去。墙角另一边有的东西,其实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事。但是,在今天的荆州城,在这个下水道里,足以让孔明和月英都张大嘴巴,塞下一个电灯泡。
那里有个人,坐在小板凳上,拿着鱼竿。在他脚边,有一个挂在岸边,浸入水里的鱼笼,里面分明有水花弹起,鱼鳞闪耀着波光。
附:孔明这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数则。
(1)危机解除,尚书台即将恢复议事
日前,曾因文若自刎事件而一度停摆的尚书台会议在经过多方多次安全检查,确保各方面都安全的情况下,即日起将可以重开。
尚书台的重开,意味着朝廷可以重新回归正常的议事流程,国家恢复正常的运作。据可靠人士透露,尚书台重启后的第一件审核提议,将仍然关于委鬼集团首脑孟德先生家族的继承姓氏问题。
由于孟德先生继承旧姓的议题已经由于文若先生的自弑而被迫终结。更由于作为首席尚书令的文若先生已经不幸去世,所以孟德先生继承旧姓的这个议题将无法再次由当时的首席尚书令重新启动。
有鉴于此,有尚书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就是效仿朝廷对文若先生的恩赐,由孟德先生的公子子桓先生继承其在沛国谯县的旧姓曹氏。这条新法案由尚书提出,直接进入尚书台审核议程。相信在经历了多番波折之后,这一次的提议将会很快得到通过。
(2)辽东屯田区成功栽培新品种,粮食危机将有望得到舒缓
据本台驻辽东地区记者发来的最新消息,典农中郎将峻达第一次确认,屯田区新引入的多种外国新品种均成功地培植,收成了果实。
消息称,本次引入的外国新品种,全部都是高品质品种。不管是肉类还是菜类食品,从味道、口感、卖相、色泽等多方面比较,都将比以前的出品更加优良。虽然培植这些进口食物将会比以前更花时间,但它们的价值将会比以前更高,折合算下来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更大的。所以,典农中郎将也很高兴地对我们说,这次的引进实验非常成功。屯田区将会在未来加大种植、培植引进品种的面积和规模,务求在三年之内成为大汉帝国与世界沟通的中央厨房,让各国人民到访大汉帝国的时候也能吃到他们家乡的食材,让大汉帝国更国际化。
(3)虎贲中郎将表示,虎贲军将抓紧打击黑市食物流通的现象
虎贲军新闻部发布消息,虎贲中郎将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强打击黑市流通特供食物的现象。
特供食物,是指朝廷每年在年初制定的特殊贡献人员名单,然后根据这份名单匹配供给指定的食物。这项规定是从委鬼集团在辽东开辟屯田区,获得稳定足量的粮食供应之后开始施行的。
由于此前的幽州突骑事件和后续需要防止生物入侵,辽东屯田区目前正处于管制状态,粮食供应减少。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短暂性粮食供应不足。虽然委鬼集团和朝廷已经及时地推出了胃部填充剂和味道饭盒,完美地解决了粮食危机。但少数不法分子炒作所谓的“真粮食”和“假粮食”的错误概念,诱导市民错误地以为胃部填充剂不是真正的粮食,并以为填充剂对人体有害。朝廷现在严正声明,胃部填充剂是大汉帝国乃至于人类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发明。它完美并且永久地解决了粮食问题,为人类世界走向和平共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任何想要抹黑胃部填充剂的流言、谎言,都将会被历史证明其是错误的。
针对坊间流传,部分拥有特供食物的人员,私自将特供食物拿到黑市上贩卖获利的传言,虎贲中郎将表示,虎贲军此前并没有获得任何此类案件的情报,但既然有这样的传言,虎贲军将加强巡逻和彻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势必给广大市民一个清晰的交代。
(4)营养丸也能很好吃,妙用味道饭盒做调剂!
不少市民反映,每天吃营养丸的日子实在是太枯燥太单调了,很想弄一些新鲜奇特的玩法出来。今天,我们《1414死鱼眼》就教大家一个新玩法,让大家就算吃营养丸都能有新鲜感!
把味道饭盒(自调型)打开,按照以下配方调配:
硬度15
脆度7
甜度78
碳酸2
调制出这个口感后,你再吃营养丸的时候,就能得到远古时代的零食,跳跳糖一样的口感!你会觉得营养丸在口中跳跃,爆炸!据闻这种口感已经失传很久,我们的记者花了很大功夫,找到了最后的跳跳糖厂家里,最后一个仍然在生的工人师傅,一起经过足足三个月的调试,才终于还原这一份口感,喜欢各位观众喜欢!
在这里再次强调一次户曹呼吁,希望广大市民,不要盲目轻信坊间流言,正确合理地食用胃部填充剂,佐以委鬼集团配给的营养药丸,适应新时代的饮食习惯。
欢迎您明天同一时间收看《1414死鱼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