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洪大人到了!”
王承恩道。
“快宣进来!”
崇祯皇帝放下笔道。
就见一个中等身材,国字脸,但却竟是抖擞的的中年人快步进来。
“臣陕西督粮参政,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洪承畴是在崇祯皇帝登基半个多月后接到了进京面圣的圣旨的,然后他就火急火燎的从陕西赶了回来。
根据崇祯皇帝前世的记忆,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
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
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
同时,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
也曾针对顺治皇帝迎达赖喇嘛提出意见。
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逝世,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
可以说这位在历史上就是华夏沉沦的第三罪魁祸首了!
第一罪魁祸首是小冰川冷酷的严寒,第二罪魁祸首是通古斯野猪皮,按照崇祯皇帝的性子,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泄他心中的愤怒。
不过这一世,这家伙肯定没有机会做汉奸了,而且至少他现在对大明,对崇祯皇帝还很忠诚的,毕竟这位才34就做到了从四品陕西督粮参政,而且自打23岁中举以来,官运一直很顺,所以此时他对大明皇室还是很忠心的。
“谢陛下”
“洪卿说说陕西的局势吧,朕听闻整个西北流民四起,说说你的办法吧”。
“陛下,西北之局最要紧的还是粮食和土地,”洪承畴斟酌了一下,于是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其次就是朝中政令不一,忽左忽右;地方官员不作为甚至任由事态发展”。
“最后就是不能长久的放权给三边总督”。
崇祯皇帝则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打量着这位历史上的大汉奸,还不住的点头。
“爱卿所言正和朕意,所以朕打算命你做三边总督,并赐尚方宝剑全权处理西北军政要务,如果哪个地方官敢阳奉阴违,可先斩后奏”。
“朕还要你对没有地契的隐田隐户进行彻底的清查,朝中由朕全力支持你,你尽管放心去做吧,敢不敢?”。
“臣敢!”
这位年仅34岁的洪承畴已经被这位只有16岁的小皇帝给折服了,这气魄,大概也只有太祖成祖可以有了吧,于是泪声俱下的说道。
34岁的三边总督啊,地方一品大员啊,只要他洪承畴做好了,将来就是内阁首辅也不是没可能啊。
“另外朕现在不缺银子,不缺粮食,山西还有百万亩良田,朕给你20万银子,20万石粮食,”。
“另外还有两种高产作物,一是土豆,这种作物就是一亩千斤的收成也是有的,但是对地力的破坏很大,适合在山地种植,到时候你可以组织流民开垦山地种植土豆”。
“二是玉米,朕这里只有8000斤,朕只留下1000斤,其余都给你带走”。
崇祯皇帝说的这些当然是在这次抄家中抄到的好东西,明末虽然土豆玉米没有推广,但是那些万恶的地主们,官僚们都知道这两个东西是好东西,都自己种了,只是看着流民宁愿饿死也不给他们吃,这次便宜了崇祯皇帝。
另外这东西其实早在万历皇帝末期就进入九州了,到了现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洪承畴当然知道。
他其实也知道这些东西好,过去他也想在陕西种植推广,可是地方掣肘,朝廷也不许,所以就没有了下文。
但是现在陛下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又是尚方宝剑又是放权。
这下西北局势可以大大缓解了。
也许只要2年,他洪承畴就可以让西北局势稳定下来,毕竟流民是没有土地粮食快饿死了才去做流民的,以后有吃的起码饿不死了,谁还做流民?
谁还跟着野心家造反?
“臣谢陛下,这次臣一定在3年内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若是做不好,臣提头来见”,洪承畴当下坚定地道。
“大刀阔斧去做吧,朕在这里支持你”崇祯皇帝继续鼓励道。
“想必爱卿已经知道朕这几日抄了那些逆贼的家,你怎么看”。
崇祯皇帝这么问当然是试试洪承畴的看法,毕竟这位也是传统文官,只是有点实干精神,不过出乎崇祯皇帝的以外的是这位并没有多少意见,大概是刚刚从崇祯皇帝这里得到了高官好处,所以道:
“陛下圣明”。
仅仅是这句话,那意思就是对崇祯皇帝这次的行为不反对也不支持。
“山西晋商的那223万亩良田,朕已经入了皇庄,你可以到时候就授予我大明三边的精锐之兵吧,到时候你也有兵可用,就效仿唐朝的府兵制,这地只能做职田,将来亦不可分割继承,”。
崇祯皇帝在这里留了一手,那就是这些田地是以皇庄的形式,授予士兵的,那么到时候士兵忠诚的还是崇祯皇帝,而不是洪承畴,这也算是制衡吧。
“臣一定谨记!”
洪承畴已经对崇祯皇帝的手段感到极为震惊,这短短的几步,几乎就将西北之局差不多解决了,顺带着还收了军心,真是传说中的太祖在世?
“朕要交代的已经交代完了,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崇祯皇帝哈哈大笑道。
“臣想知道,对于将来抓住的流匪头子怎么处置”。
“杀,杀全家”。
崇祯皇帝怒气十足的地道,还吓了洪承畴一跳。
“臣遵旨”。
“嗯,没什么事就退下去吧”。
“是陛下!”
说着洪承畴就恭身而退。
崇祯皇帝面带着阴笑满意地看着退出去的洪承畴,心里不住的冷哼。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