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 第七章 何为门生故吏?(求鲜花)

第七章 何为门生故吏?(求鲜花)(1 / 1)

同时。

也就从那时候起,汉朝就成了“皇室与世家共治天下的状态!”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形态,完全变了味道。

刘秀本想借鉴王莽的摊丁入亩,改革一番,因为他也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不过他才刚开始操作,便胎死腹中。

从此摆烂。

做了世家口中的圣天子。

这一潜规则,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毕竟举荐的人多多少少还有些本事,也算是给足了刘秀的面子。

到后来。

世家膨胀到了让皇室,难以控制的地步。

毕竟人心嘛!

难以满足,是肯定的。

举主举荐的人又称“门生”什么是门生?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是东汉晚期的童谣,意思就是被举荐的官员,竟然字都不认识,被举荐的官员连亲生父母都不赡养。

而他们。

一生只为他们的举主服务。

这就是门生!

这时期最出名的,莫过于袁氏。

一句“门生故吏遍天下”也不是一句玩笑话。

之所以袁氏这么厉害,主要是他们有族学“孟氏易”。

汉独尊孔孟学说,孟氏易脱颖而出。

四世三公,说的不简单是,四代人有三位晋位三公。

而是四代人久居高位,身边凝聚的门生故吏,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

每一位三公都有着开府之权,所以袁氏有着无数的门生故吏。

可以说。

现在东汉的官员,有近半都和袁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这么霸道。

而朝庭官员,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些人就有安排人进来当官的能力。

就这样。

官员被有经学的世家垄断。

举个栗子。

颍川郭氏,不算顶级世家,只能算二流。

但是他们家族族学为“小杜律”,主学的都是关于律法方面知识。

世代为东汉的律法做贡献,同时也掌控着东汉一朝律法方面的官位。

前面一个郭氏大佬退休,下一位郭氏大佬顶上就位。

哪怕是现在,很多人以为郭嘉是寒门,那其实也只是不了解罢了。

人家该有的,当官的门路一样不少,有地方学知识,有钱逛勾栏有钱喝酒成瘾,能落魄到哪里去?

虽是分支,但同样有大把机会为官。

这个时代,家族就是一切。

只是郭嘉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和士族格格不入,才会让人觉得是什么寒门。

其实。

人家是根正苗红的衣冠世族,世家中人。

这一点。

从这一代郭氏,郭鸿为刘宏的司隶校尉(位同刺史,却比刺史还要高贵),职权大的吓人。

郭图加入袁绍阵营,是袁绍倚重的左膀右臂。

郭嘉加入曹操阵营,直接成为军方一把手,曹操特意用军师祭酒来拉拢,确认郭嘉为第一军师来荣宠。

这其中。

郭嘉的才能自是无法否认,但何尝不是一种本身的优越?

比起世家,曹操和郭嘉比起来,差的不知道到哪里去。

官位被各大世家牢牢把持,桓帝时期皇帝下场参与买卖官员。

这算是动了世家的蛋糕,但人家是皇帝,也成了当时的一种潜规则。

可到了现在刘宏这一代,皇帝直接把买卖官员放在了门面上!

反正在他看来,世家是卖官,他也是卖官,为什么不自己卖?

现在世家本就尾大不掉!

刘宏也曾想过做一名中兴之主,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从他铸中兴四剑,立鸿都门学,积极备战匈奴这些事上看得出来。

只不过对外战争,他多少有些倒霉,刚好撞上鲜卑雄才伟略的檀石槐。(tanshihuai)

再加上朝堂衮衮诸公拖后腿,自己被淦得头晕眼花,于是才有了后期的刘宏摆烂。

他也接受了残酷的现实。

……

大世将至。

去年凉州也出了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廷会一度失去凉州的控制权,乱成一锅粥。

中平四年幽州也会出问题,这些都是大事,小事更多。

对林渊来说举孝廉太难,而且没有门路,他肯定等不了!

所以。

他很感谢刘宏,这是林渊内心的想法,因为刘宏认可买官,只要有钱又有名望就行。

单纯的有钱,还是不够的。

还得要有一定的名望,也就是说名气。

嗯!

当然,好听一点叫捐官!

这是一条通天之路的捷径。

这是对于林渊个人来说。

毕竟。

现在谁会知道刘宏快死了?

谁又知道刘宏死后,天下会乱成一锅粥?

现在买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讲,都是亏本的!

远不说世家子,那是完全看不上买官的人。

一代名仕还是大学士,崔烈。

花钱买到了太尉,被士族瞧不起。

说他满身铜臭就算了,连他儿子都瞧不起他。

铜臭一词,也因他而得名,可以说遗臭万年了!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