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乌衣巷(1 / 1)

他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坚城,看着城门口穿那个儒服的士子们意气风发,商贩们挑着货物喜笑颜开,哪怕是惊鸿一现的少女们,也别有一番风味,他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魅力。

但是又想到北地的凋零,心中叹了一口气,说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谁知道他刚感慨完,就想拉马进城。后面一个人说道:“兄台,请留步。”

金大中回头看见一个士子打扮的人,身穿儒服,脚踩高齿屐,后面跟着两个书童。

他拱手说道:“冒昧的打扰,刚才听兄台引这两句很有新意,不知这首诗的全诗叫什么?

还没请教兄台高姓大名,郡望何处?”

金大中双手抱拳说道:“在下,姓金朋友都叫我金子,

我可不是什么门阀高第,只是平民百姓罢了,至于诗词不说也罢,不过我想向兄台打听一下,乌衣巷怎么走?”

这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公子说道:“我就住在乌衣巷,咱们可以一同前往,但是还请兄台,帮这首诗做完整。”

金大中看他彬彬有礼的样子,也不好拒绝,于是就问道:“我告诉你,我叫金子了,你是不是告诉我,阁下大名啊?”

这个士子说道:“在下琅琊王氏,王羲之。”

金大中一听就说:“哦,原来是王家子弟,听说你的毛笔字写的不错,改天好好的跟你学习一下。”

王羲之,看着金大中虽然有种彪悍的感觉,不论是战马上的弓箭,还是他手里的方天画戟,都能感觉出这个人应该武功不错。

本来他对武夫也没什么反感,于是就高兴的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相互的切磋,敢问兄台那首诗完整的,能不能告诉我?”

金大中说:“可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的大气磅礴,情景的描写,包含的内容,王羲之沉默不语。

于是说道:“受教了,敢问兄台这首诗是谁做的?”

金大中脸皮厚的说:“不才,正是区区在下。”

王羲之眼睛一亮,说道:“没想到金兄能够文武双全,以后我们可要多亲多近。”

金大中说:“好说,好说。”

王羲之说:“请兄台和我一起进城。”

金大中就拉着战马和王羲之向城门口走去,守门的士兵看见王羲之都拱手行礼,但是看见金大钟立马用长枪就拦住了,说道:“你的路引呢?”

王羲之回头说道:“这是和我一起的。”

这些守城的人,立马就把长枪抬起来,说道:“公子,请。”

金大中笑了笑,没说话,跟着王羲之进了城内。

金大中说:“今天还要多谢兄台,要不然我还真进不来。”

王羲之问道:“难道你没有路引?”

金大中说:“没有,北面又没有什么政府,我们那里被鲜卑人占据了,难道新兵人开路引管用?”

王羲之摇摇头,说道:“肯定不管用,但是你绝对进不来,还没请教,你去谢家有事?”

金大中说:“啊,我去找谢老头,准备和他学三年的学问。”

王羲之吃惊的看着他说道:“你说是谢太傅,他会教你吗?”

金大中说:“这老头又升官了,他不是一开始是使臣吗?他原来出使被追杀,后来被我们山寨给救了,然后就让我十五岁来这里聆听他的教诲。”

王羲之一拍手里的扇子,说道:“我想起来了,谢老大人确实在北地出过事情,被山寨上的土匪救了,而且好像还把她的孙女许配给了那个小土匪。难道你就是?”

金大中说:“我就是那个小土匪,怎么王兄?如果你身份来看人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王羲之连忙说道:“不是不是,我没那个意思,我就是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值得谢老大人把他的宝贝女孙女舍得送出去。

看见金兄文武双全,我也是佩服不得了!”

金大中说:“我知道你们这些门阀氏族的人都是向下看的。

但是别忘了:结交择德义,岂论富与贫。

如果太过计较,哪连一个朋友都不会有?

我也不在乎什么门阀子弟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肉虫而已,有本事杀几个胡人给我看看。”

王羲之讪讪的笑了笑,说道:“金兄的观点还真奇怪,不过好像很有道理。”

金大中说:“我觉得你对脾气,我才跟你聊两句,平常的人,我也不想理他们。

你想想呀,男子汉大丈夫,功名靠马上取,或者是造福一方也行,现在不说开疆拓土了,能收复失地,那你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英雄。

老是抱着,哎呀,我爹是谁?我爷爷是谁?有意思吗?

你不过投胎投的好而已,真的把你扔在北面胡人遍地的地方,连活都不一定活下来。”

王羲之点了点头,说道:“受教了。”

走了几里路,到了一条河的旁边,王羲之就说:“这条巷子就叫乌衣巷。”

金大中看上河边的小桥,又看见夕阳笼罩着乌衣巷,他不禁脱口而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羲之听见他又作了一首诗,品味了一下,感觉描写的就是眼前的场景,但是总觉得哪地方不对味儿。

于是他就问道:“金兄前两句,我还能理解,但是后两句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呢?”

金大中心里想,这是几百年后,描写你们破落的景象,但是心里想嘴上不能说。

于是他就胡侃:“只不过是一个比喻吧,乌衣巷里面,我就知道你们王家和谢家,再说你今年你家的燕子飞过来,但是明年它不一定到你家了,还可到别的平常百姓家不是很正常吗?

行了,别多说了,你到你的地头了,你帮我介绍一下哪个是谢府?”

王羲之说:“好的,就在前面,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对劲。”

金大中觉得这个书呆子有点意思,但是没跟他多说,就讲:“可能是我这个首诗写的不好,不能入王兄的法眼,你再改改?”

王羲之说:“你的诗我有什么权利改,今天我算听了两首好诗。”

金大中说:“别光听啊,你要写下来,然后把这两首诗表好给我送过来,我可是听说你的字体飘逸,我想学习一下呢。”

王羲之一听他夸奖自己的字体,立马说:“没问题,改天我写好后,命人给你送过来。”

走到巷子里面,王羲之指着一个大门,门口有两个小厮在看着门,还有两个大狮子蹲在门口,就说:“这个就是谢太傅的谢府,上面有字。”

金大中抬眼看上面黑底金字写着谢府,就点点头说道:“那就多谢你了。”

然后牵着战马就走了过去,那两个小厮连忙拱手说道:“请问公子来拜访哪位啊?”

金大中说:“我找谢老头,对了就是那个谢太傅。”

门口这两个人一听,脸色就变了,说道:“公子名贴呢,想找我们老太爷的人太多了,没有名帖我们可不敢通报。”

金大中说:“你就说北地来的金子,他就知道了,如果他忘了,你就问他五年前是谁救的他。”

这两个人一听也知道谢太傅曾经被人救过,就连忙进去一个人进去通报。

另外一个说道:“公子请到门房里喝茶。”

金大中说:“你把我的战马牵过去喂喂。”

这个人说:“诺。”

金大中拱手对王羲之说:“多谢王兄了,有时间过来找我。”

王羲之说:“那好,我先回去,我把字写好以后,亲自送过来。”

金大中心想:这两幅字写好以后,我可以当成传家宝,过个二三十代人拿出来,那可是值老钱了,换个别墅都没问题。

谢太傅今天没有在家中,还在宫殿里没回来,他的二儿子正在家中,和他大哥再说话,一听门房说北地来个叫金子的前来拜访。

于是他就问:“名帖呢?”

门房说:“他没有名帖,但是他说是老太爷的救命恩人。”

谢家老二说道:“没有名帖,理他做什么?”

但是他的大哥说道:“难道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子?”

门房说道:“人不大,个子挺高,也挺壮实,看着挺斯文,但是说话不客气。”

谢家老二说道:“怎么不客气法?”

“他说谢老头在不在?又说就是那个谢太傅,还说他叫金子,如果忘记了,就问他记不记得几年前谁救过他的命?”

谢老二气的说道:“这个无礼的小子,没有一点教养,把他赶出去。”

谢老大,说道:“行了,请他进来吧!我知道是谁了。”

最新小说: 楚汉相争之现代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大明:逼徐妙云婢,气死朱元璋! 大明:我的前女友是个太后 三国:我的屠龙技被金榜曝光了! 大明:开局朱元璋下跪求我 大明:开局拒封藩王,老朱杀上门 大明:开局捡个朱元璋当爹 大明:开局火铳改大狙 大魏 三十六计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