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蛋白培养液的全球热卖,让银河生物科技获得了庞大的资金支持。
这个时候,也正是林轩开展生物飞行器研究与培育的大好时期。
毫无疑问,生物飞行器要成为新的交通工具并上市。
比之叶绿蛋白培养液的难度要大得多。
这也是林轩为什么没有先推生物飞行器。
而是用叶绿蛋白技术赚取第一桶金的原因。
林轩将四个好哥们叫到了一起。
开始改进现有的生物飞行器技术。
哈士奇特特无疑是成功的生物飞行器产品,这点已经让林依依验证过了。
但是,林轩后续推出的生物飞行器不能只坐一个人。
而是要像小汽车那样坐四到六人,甚至更多。
并且体型不能太大要便于携带。
林轩的目标可是改变目前人类的出行方式。
其实这一点已经在哈士奇特特身上得到了解决。
那便是利用伞蜥蜴(褶皱蜥蜴)自身的特性。
使生物飞行器的骨架拥有无数个折叠形态。
让生物飞行器能随时缩小和扩大数倍。
这样的话,便让生物飞行器闲置状态的时候,体型变得极小。
而处于飞行状态时,体型扩大数倍,即能载人又能拉货。
翼龙骨质程度非常高,抗弯、抗拉、抗扭等能力是寻常物种的30到50倍。
融入翼龙基因后,这为生物飞行器提供了良好的载重基础。
在对多生物基因进行修改、融合时发现的生物螺旋桨。
则给生物飞行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飞行速度。
再加上得到加强的生物雷达,超出寻常生物的智慧,比钢铁还要坚硬好几倍的整流罩等,便构成了一只完美的飞行新物种。
当然,能承载多人的生物飞行器,林轩并不打算再以哈士奇为主体。
一来,哈士奇体能、爆发力与持久度上稍显薄弱。
二来,哈士奇有点太二,显得不太高端。
毕竟生物飞行器的售价绝对不会便宜。
买得起生物飞行器的大部分是成功人士。
天天一只二哈跟着自己,多少拉低了他们的身份。
当然,哈士奇生物飞行器依然会推出市场。
将单人座改为双人座的同时,兼具宠物功能。
多人座生物飞行器,林轩决定以汗血宝马为主体。
决定了这些,林轩又开始给刘佳等四人深刻讲解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
是以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
将不同的基因按预先设计好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
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很多人一听到基因技术都会产生恐慌,听起来像是造物主一般。
多物种基因组合创造出来的新物种,说不定搞出来的是智慧生物。
说不定就把人类给替代了,所以一般人的内心恐慌也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基因的重组也不是随意组合就可以的。
多种完全不相关的物种基因,强行组合会使得基因崩溃。
没看到仅仅是克隆动物都活不长吗?那便是基因崩溃造成的。
而且,除了基因崩溃,异体排斥,DNA混乱等大难题外。
即便成功重组了一种植物或动物。
也需要长时间观察,实验。
才能知道搞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
到底有哪些特性和作用。
所以这一切都是可控的。
而林轩拥有生物基因编辑系统。
能够对各种生物基因进行基因解码。
解释出每一个DNA所携带的基因信息。
大大降低生物研究的时间,防止出现崩溃的可能。
除此之外,生物基因编辑系统还能进行基因重组演化。
将重组后的基因导入生物基因编辑系统,就可以演化出这个基因的各种情况。
无论是叶绿蛋白技术的发明,还是生物飞行器的研发,对林轩来说都不是难事。
所以,在林轩主导,刘佳四人带队研发下,生物飞行器的研发与生产进展非常快。
当双人座哈士奇生物飞行器,和多人座汗血宝马生物飞行器成功蕴育出来的时候。
刘佳四人以及团队成员,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邓杰开始向林轩汇报两种生物飞行器的基本测试数据。
“两种生物飞行器在普通飞行模式下能达到280KM/H。”
“在生物螺旋桨飞行模式下能达到650KM/H。”
“在地面的奔跑速度也能达到90KM/H。”
“它们绝对是人类最完美的飞行坐骑。”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奋斗后。
五人站在银河生物科技总部大楼顶楼。
看着蔚蓝的天空和遥远的远方,皆是跃跃欲试。
林轩五人站在两只生物飞行器身边,扶摸着它们的脑袋,表示满意和亲昵。
而两只小家伙也表现得非常兴奋,用脑袋在他们身上来回蹭着。
如果不知道它们是褶皱生物体,谁也不会想到。
小小的身体在完全展开后会成为空中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