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首富,朱棣又双叒叕借钱! > 第三十一章 山东大灾!朱棣震怒!朝野血流成河!

第三十一章 山东大灾!朱棣震怒!朝野血流成河!(1 / 1)

想到这里,朱棣便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随后便召见了汉王。

将手中文书丢到了汉王的面前。

“山东官府为何一直没有汇报山东灾情的情况?”

朱棣淡淡的对着朱高煦说道。

朱高煦听见朱棣的话,也是有些懵。

山东官员为什么不汇报自己怎么知道?

“说不定是那群官员忘记了呢?”

听见这话的朱棣大声呵斥。

“荒谬!灾情有始有终,这是基本的常识问题。”

“现在距离灾情开始已经有一月了。”

“你可知灾情最为严重的是什么时候!”

朱棣对着朱高煦怒斥道。

这些朱高煦并不懂。

但朱棣却深知。

一般来说,灾情初期。

都不会有特别严重的情况出现。

因为百姓的家中都还有余粮。

尤其是像这种旱灾,最重要的不是灾情初期。

而是灾情发生一个月后。

这个时期灾情已经基本形成。

也不会在扩张到哪里去。

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时刻关注灾情地区的动向。

这个时期百姓手中的存粮应该也基本上已经耗尽。

若是因为灾情的影响,粮食收成不好。

一个家庭可能因此破裂。

“为什么不派人盯着山东!”

朱高煦听见朱棣的话。

说道:“我才刚刚监国,我哪知道这些。”

朱棣心中一惊。

随后朱棣便转身在一堆的奏折之中,开始翻找着。

这一幕,也是让朱高煦有些懵圈。

“爹?”

忽然,一份奏折引起了朱棣的注意。

朱棣缓缓打开奏折的奏报。

只见奏报上赫然写着。

【陕西知府:锡源县,东篱县流民开始急剧扩增,旦陕西境内并无大碍。】

【山西知府:利源县,东源县,丰腴县,三地出现了旱灾,现已平息。】

【河南知府:最近汉源县,北原县的粮食价格可是上涨,现已平复。】

朱棣心中一震,一股不详的感觉油然而生。

朱棣手死死的攥紧三份奏折,朝着朱高煦砸去!

“给我好好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

面对朱棣的怒骂,朱高煦此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随后朱高煦拿起三份奏折阅览了起来。

并未感觉到有什么意外。

“爹,这三个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朱棣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对着朱高煦说道。

“给我睁大你的狗眼睛看看!”

“锡源县,东篱县,利源县,东源县,丰腴县,汉源县,北原县!”

听着朱棣述说着这一个又一个的地名。

朱高煦心中一震。

忽然想到了什么。

这几个县好像都是在山东附近。

小幅度旱灾,粮价上涨,流民增多!

天灾!!!

想到这里,朱高煦满汗淋漓的跪在朱棣的面前。

可是为什么自己一点关于山东的天灾消息都没有?

要知道,山东地区和应天府离得可不远。

但依旧一点消息都没有,那事情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本以为山东只是平常的干旱,却未曾想,旱灾程度已经达到了天灾的程度。

一般情况,只有灾害影响到了一个州。

才会被称之为天灾!

就在朱棣准备发怒的时候。

小鼻涕的声音响起。

“皇上,殿外六部尚书共同求见。”

朱棣听见六部尚书都来了。

心中顿感不妙。

随后便让小鼻涕将众人带了进来。

很快,只见六部尚书全部归到在朱棣的面前。

“皇上,我等死罪!”

朱棣看着面前的六部尚书的认罪。

有些懵圈。

随后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煦。

刚刚心中的不安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说。”朱棣强忍着心中不安询问道。

只见吏部尚书面色有些害怕。

对着朱棣说道。

“皇上,山东大灾!”

这一刻,他们都能感觉到朱棣身上散发的杀气。

滔天的杀气,压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朱棣强压心中怒火,冷冷的说道:“继续说!”

吏部尚书嘴唇有些颤抖的说道。

“我们刚刚得到消息,山东大灾,山东......”

说道这里,吏部尚书已经不敢在继续往下说了。

他们能感觉到朱棣身上的怒火已经压不住了。

“怎么?还要让我一个字一个字的问吗?!”朱棣冷笑一声。

六部尚书都被吓了一跳。

就连朱高煦也被吓了一跳。

吏部尚书身子有些颤抖的说道。

“山东大灾,已经足足有半月!”

“现在整个山东饿殍遍地!”

“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已经...已经...”

听到这里,朱棣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直接将身旁的佩剑拔出。

架在了吏部尚书的脖子上。

吏部尚书看着这一幕,颤颤巍巍的说道。

“已经高达二十万!”

听见这话的朱棣,心中一颤。

不仅是朱棣心中一颤,就连朱高煦都不由得心中一颤。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的询问道。

“你说什么?死,死伤多少人?”

“二...二十万人。”

话落,只见朱棣一脚便揣在了朱高煦的身上。

“二十万!足足二十万的山东百姓!”

“告诉我,为什么山东大灾!朝廷现在才知道!”

朱棣一脚又一脚揣在了朱高煦的身上。

宣泄着自己的怒气。

足足二十万的百姓!

面对朱棣的拳打脚踢,朱高煦心中也是毫无怨言。

在自己监国期间。

山东大灾,不到一月的时间,死伤二十万之众。

换做是谁来都是一个死罪。

因为这二十万,只是官府统计的二十万。

一般来说,官府都会少报活着漏报。

若是这一次事情不处理好,很可能因此动摇大明的根基。

大明百姓本就是因为朱棣的时常北伐。

生活就够苦了。

怒气涌上心头的朱棣,拿起佩剑就要朝着朱高煦砍去。

就在此时,朱棣的动作被小鼻涕和一众大臣阻拦了下来。

“皇上!息怒啊!皇上!”

或许平常的时候,最多也就骂朱高煦两句。

然后惩戒一下。

但是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山东二十万百姓的性命!

因为朱高煦的监国失误,导致山东二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导致山东二十万百姓因此饿死当场。

“皇上,这是并不是汉王的错啊!”

朱棣一把推开所有人。

对着朱高煦怒骂道:“山东大灾,朝廷丝毫不知!”

“这难道不是这逆子的责任吗!”

朱高煦听见朱棣的话,心中也很冤枉。

他对于这些事情根本就是丝毫不知情。

此时户部尚书说道:“皇上,其实山东的折子已经连续向朝廷送了三十六封书信!”

“但汉王和我等都并未接到其中任何的一封信!”

朱棣听见这话,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山东的折子都被人截下了。”

“才导致汉王对于山东的情况并不知情。”

一道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吵闹。

只见姚广孝身穿一席黑衣。

静静的站在门外。

朱棣看着门口的姚广孝,有些诧异。

老和尚自从自己成功登基之后。

便一直没有在管朝廷的事情了。

“你早就知道了山东的事情,为什么不告诉我。”

朱棣对着姚广孝斥责道。

姚广孝略微的摇了摇头。

“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皇上现在当务之急是处理山东大灾的事情。”

“就算您把汉王打死,山东死去的百姓也不会活过来。”

朱棣冷冷的看了一眼朱高煦。

随后便回到了自己的龙椅上。

尽力平复自己的心情。

只有让自己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

在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

朱棣对着姚广孝询问道。

“你说有人截下了山东的折子,你可知道是谁?”

姚广孝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

“山东知府谭观上书三十六封求援信,全部被山东巡抚沃名关截下。”

“导致山东大灾,朝廷却依旧不知。”

听见姚广孝的话,朱棣大怒。

“沃名关呢?!”

姚广孝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

“已经逃了。”

朱棣对着一旁的朱高煦说道。

“老二,我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参与这次事件的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个山东巡抚。”

“给我查,我要把它们全部揪出来,然后全部杀掉!”

朱高煦听见这话,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这已经不是一个巡抚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是整个朝廷都出现问题了。

一个巡抚的权利可不足以隐瞒朝廷这么久。

朱高煦也想要宣泄心中怒火,敢在自己监国期间搞事情,该死!

更何况导致了山东导致几十万百姓死伤。

虽然口上说着是二十万,但所有人都清楚。

无数饿死路边荒野深山的百姓都没有记录。

这二十万只不过是县城的记录。

乡村百姓里都未记录。

“爹,你放心!要是我不杀了这个沃名关的九族!”

“我把我自己的脑袋砍下来给你!”

说罢,面露凶色,朝着外面走去。

准备前往山东,捉拿山东巡抚沃名关。

看着朱高煦的离去,朱棣并未阻拦。

而是继续询问着山东的细节。

山东临泽县,全县百姓饿死一半,剩下的一半在逃荒的路上饿死了。

大明修建的官道成为了乌鸦的自助餐厅。

甚至能看见百姓在和人抢夺尸体。

只为能够活下去。

山东很多的县城已经成为了死城。

听着这一件有一件的事情。

朱棣心中的怒火越来越大。

“看来是我的刀太久没有杀人了!”

“他们都想要尝试一下我刀锋了!”

此时朱棣忽然想到。

为什么山东的折子都已经被截下。

他们还能知晓这些?

于是朱棣便对着姚广孝等人询问道。

“你们为何会知晓山东大旱?”

姚广孝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

“皇上不用想都应该这天底下还有谁有这个能力吧。”

听见姚广孝的话,朱棣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孙子。

商盟盟主,仙人墓,朱瞻圣!

“你的意思是说,是这小子得知了山东大旱。”

“然后派人告诉你的?”

姚广孝能从朱棣的语气之中看出来。

朱棣应该已经知晓朱瞻圣应该就是仙人墓了。

“微臣心中是这么想的。”

PS: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