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首富,朱棣又双叒叕借钱! > 第三十二章 朱棣:替我和瞻圣说一句谢谢(求鲜花评价!)

第三十二章 朱棣:替我和瞻圣说一句谢谢(求鲜花评价!)(1 / 1)

听见姚广孝的肯定。

朱棣心中有些欣慰。

随后朱棣便先不想那么多。

想要调集粮草前往山东赈灾。

“薛贵,国库里还有多少钱?”

“全部都拿出来给山东百姓。”

薛贵听着朱棣的话,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现在国库里哪里还有钱?

“回禀皇上,现在国库已经空虚了。”

“实在拿不出一点钱财了。”

朱棣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

“太孙办婚礼的钱呢?先拿出来赈灾,实在不行后宫缩减开销,内库的钱也都拿出来。”

薛贵听着朱棣的话,言语间有些吞吞吐吐。

“那个皇上,太孙办婚礼的钱都已经没了,被汉王用来置办军械和修缮顺天了。”

“至于后宫和内库......”

事实上,现在国家上上下下都没有一分钱了。

后宫的开销本来就不是很大。

之所以朱棣能十分悠哉。

一切都是因为有太子妃在管理后宫。

在别人的眼中,太子妃抠抠搜搜的。

但也是因为太子妃的抠搜。

才让后宫的开销在一直都不是很大。

若是在减小开销,就连朱棣本人都要吃上馒头陪咸菜了。

内库里的钱,可以用。

但若是遇见什么大事的时候。

到时候可就真的是孤立无援,国库空虚了。

朱棣此时忽然才意识到。

太子监国到底好在哪里了。

太子太妃一走,国家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

当然朱棣能力不差,但现在的朱棣只不过是一个年过六十的老头子了。

在精力和能力上都有着明显的衰退。

有些时候朱棣也纳闷,朱高炽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钱?

不论是什么事情,朱高炽都没有朝自己要过一分钱。

一分钱都没有朝自己要过。

但国家却依旧安稳的运行着。

“唉,老大不在,不然他一定有办法。”

朱棣略微的叹息道。

现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赈灾吧,钱不够,灾情已经波及了整个山东。

依靠国库里的那些银子根本不够。

加上内库里的银子也有些吃力。

国家的运转也需要钱。

所以不可能拿出所有的钱来赈灾。

朱高炽和朱瞻圣都不在。

不然依靠着朱高炽的脑子和朱瞻圣的财力。

哪里用这么麻烦。

而且就算有了钱。

短时间内,从哪里搞到这么多的粮食。

钱就算有了,但也要经钱变成粮食吧。

想到这里,朱棣心中无奈。

此刻的他心中有些悲凉。

难道就要看着山东的百姓都饿死吗?

“编撰永乐大殿的钱财怎么样?”

“足够赈灾吗?”

薛贵无奈说道:“永乐大殿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停止编撰。”

“编撰永乐大典的钱,都用被汉王拿出来通运河和修缮顺天了。”

这话就像是一根钢管,笔直的插入朱棣的心脏。

现在整个国家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

小鼻涕对着朱棣说道:“皇上,宫外有人求见。”

朱棣摆了摆手。

“不见。”

现在他还在未如何救助山东百姓而发愁。

哪有时间见人。

一般来说,有人求见,小鼻涕是不会上报给朱棣。

但门外此人并不一样。

只见小鼻涕说道:“皇上,宫外的那人说,是手中有能解决山东旱灾的问题。”

朱棣听见这话,便来了兴趣。

“让他进来!”

此时一众大臣也是有些疑惑的看着朱棣。

现在他们朝廷对山东灾情都没有一点办法。

天下还有谁会有办法?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之中。

一个青年男子缓缓走入大殿之内。

朱棣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的青年男子。

身旁是六部尚书和黑衣宰相姚广孝。

青年男子空灵的声音缓缓响起。

“草民,朱山,见过皇帝陛下。”

众人打量着面前的男子。

眼睛微眯,脸庞英气十足。

很有读书人的那种浩然正气。

朱棣也是不想要和朱山过多废话。

直接询问道:“赈灾山东之法,你可真的有?”

“若是没有,你可知你要面对什么?”

朱山微微的笑了笑。

也是不过多废话。

直接说道:“自然知晓,欺君之罪。”

“皇上,我这里有两封书信。”

“一封是太子殿下的,一封是在下主上的。”

两封信件,便可解大明现在之忧患。

朱棣也并未过多询问。

朱高炽和朱瞻圣在哪里,先放一放。

从主上这个词,朱棣就能猜测。

这应该是朱瞻圣的信件。

随后朱棣便示意小鼻涕将朱山手中的两份信件拿上来。

小鼻涕也明白朱棣的意思。

朱棣看着手中的两封信件。

率先打开朱高炽给自己写的信件。

【爹,您先不用急,山东大灾的事情儿臣已经知晓,儿臣已经筹集了大量的粮食送往山东赈灾,不出十日这些粮食就能到达山东。】

【救济灾民,只不过这些粮食都是儿臣代替朝廷借的,日后朝廷是要还的。】

【署:朱高炽亲启】

朱棣看着信件之中的内容。

从字迹来看,这确实是朱高炽亲笔写的。

这天底下很少人的书法能够比上朱高炽。

朱高炽的字迹也很容易就能认出来。

看到这里,朱棣也就放心了许多。

最起码山东的百姓有救了。

至于这粮食是从哪里借的,朱棣想都不用想。

肯定是从朱瞻圣手里借的。

随后朱棣看了看另外一封信件。

【在下商盟盟主仙人墓再次见过皇帝了,曾听闻山东大灾,山东百姓死伤无数】

【商盟不愿看见百姓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以土为食,亦或异子而食。】

【所以商盟愿暂借粮给太子,让太子代替皇帝打下借条。】

【希望皇帝不要食言,这些粮食是需要还的,无息偿还便可。】

【署:商盟仙人墓】

朱棣看着朱瞻圣写的这封信。

嘴角淡淡的笑了笑。

这小子还知道换一种风格文字和方式。

很明显能从字迹看出来。

这并不是朱瞻圣自己亲笔写的。

应该是朱瞻圣让人代写的。

随后朱棣收起两封信件。

对着下面的朱山说道:“你应该就是圣儿手下的十三将之一吧。”

十三将就是十三个副盟主另一种称号。

十三将也是仙人墓手下得力的能人。

朱山听见朱棣的话。

微微的愣了愣。

不过随后笑了笑:“看来皇上已经知晓了。”

朱棣也并未明说和责怪什么。

而是对着提起自己手中常伴自己的佩剑。

朝着朱山走去。

姚广孝和六部尚书还以为是书信之中的内容惹怒了朱棣。

于是想要连忙上前阻拦。

害怕朱棣一刀把朱山给砍了。

朱棣来到朱山的面前。

看着面前的朱山。

淡然的说道:“替我和圣儿说一声,谢谢。”

“就说,爷爷替山东的百姓谢谢他。”

说罢,便将手中佩剑放到朱山的面前。

此时姚广孝和六部尚书都有些惊讶。

这恐怕是朱棣第一次说这种话吧。

朱山看着朱棣手中的佩剑。

双手接过。

“我会传达到位的。”

见此,朱棣便转身回到的龙椅上。

“对了你叫朱山?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管理江南地区的吧。”

朱山收起朱棣赐予的佩剑。

回应道:“皇上猜的没错。”

朱棣想要询问朱高炽和朱瞻圣到底在哪。

可有语言又止。

估计自己询问,朱山应该也不会说。

从赵信就可以看得见。

朱瞻圣这小子选人第一看的不是能力。

而是忠诚,其次才是能力。

这样对朱瞻圣忠诚的人居然还有十二个。

真是有些羡慕。

“好了,你下去吧。”

听见这话,朱山缓缓朝着朱棣鞠了一躬。

随后便带着朱棣的话和赐予的佩剑。

离开了皇宫。

然后来到了赵府。

赵信看见朱山的到来,也是有些惊讶。

“朱先生,您怎么来了?”

江南地区,是所有商盟地区之中。

经济繁荣仅次于应天府。

朱山的能力,在他们十四个副盟主之中。

也能排进前三的存在。

十三将,是除去赵信外的。

所有副盟主。

而这些副盟主并不是别人。

都是朱瞻圣的亲信,而且都被朱瞻圣赐姓朱。

简单来说,一众商盟的高层之中。

也就只有赵信这一个人是外人。

也是因为如此。

十三将的财富也都是属于朱瞻圣的财富。

所以朱棣查询的富商排行上。

并未记录十三将的信息。

朱山看着面前的赵信,眼睛微眯,温婉的说道:“赵盟主不必客气。”

“不过我这次来,是想要告诉您一声。”

“这应天府之中只有您一人知晓主上的身份。”

“现在主上身份泄露,不知您该作何解释?”

忽然,赵信感觉到身后一股寒戾。

连忙对着朱山鞠躬道:“朱先生,属下真的没有背叛主上!”

“不信您可以询问我府上的所有人,包括那些锦衣卫。”

“我从未透露过主上半字啊!”

“我对主上可是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心啊!”

朱山淡淡的看着赵信。

打量了一会后,朱山便冷不丁的笑道。

“赵盟主不比紧张,我也就是一问。”

“以前主上需要这个身份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商盟壮大,也至于身份暴露,主上也并不在意。”

“但我还是要劝告你一句。”

“主上念旧不愿动你,但我朱山可不是什么好人。”

这一句话,也是让赵信身后冷汗直流。

连忙附和道:“明白,明白。”

说完,朱山眼神微眯,嘴角扬起不知道真假的笑容。

“那在下便先行告辞了,有缘再会。”

说罢,朱山便离开了赵信的府上。

望着朱山离开的背影。

赵信心中有些感觉到后怕。

若是当初自己真的说了关于主上的一个字。

恐怕现在自己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样了。

这个朱山在十三将之中。

是最为文静,也是最像是读书人的一个。

但他的狠辣程度,却是十三将之中,第一的存在。

朱山也时常被其他人戏称笑面虎。

这个称号果真不假啊!

PS:求鲜花评价!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