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首富,朱棣又双叒叕借钱! > 第三十三章 糠粮赈灾被发现,朱瞻圣被唾骂!(求数据!)

第三十三章 糠粮赈灾被发现,朱瞻圣被唾骂!(求数据!)(1 / 1)

仙人墓手下十三将,各有各的特点。

这也是商盟能够压制天下所有商贾。

让天下所有商贾不得不从的最根本。

十三将的每一个都是死忠。

几乎只要说了一句关于朱瞻圣的坏话。

身上就会少掉些什么。

每多说一句,身上就会少掉一个部件。

此时的皇宫之内。

朱棣看了看面前一众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的大臣。

淡淡的说道:“你们还有事吗?”

六部的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足以困扰他们的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一时间他们也有些不敢相信。

“那个皇上,这商盟盟主到底是谁?是否可信?”

朱棣淡淡的看了一眼薛贵。

“这件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你们不是看过太子的信了吗?”

“怎么?连太子的话都不相信了?”

众人听见朱棣这话。

也是不知怎么解释。

他们毕竟是永乐的官,不是太子的官。

面对这种致命问题,他们也不敢随便说话。

“行了,宫里不管饭,滚吧。”

听见朱棣的话,六部尚书也是各回各家。

现在最大的问题山东旱灾被解决了。

他们也能休息一会了。

看着六部尚书离开后。

朱棣看了一眼姚广孝后。

说道:“吃了没?”

“回禀皇上,还没。”

“留下来吃点?”

朱棣面对姚广孝时的态度和面对六部尚书的态度截然不同。

面对姚广孝就是邀请一起吃。

面对六部尚书就是宫里不管饭。

如此双标,六部尚书也没有办法。

本来他们还想着能趁一顿宫里的饭。

结果还是没有蹭到。

“那老衲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朱棣笑了笑:“哈哈哈,老和尚你还是这样不客气。”

说罢,朱棣便带着姚广孝来到了书房。

姚广孝一看地方不是御膳房。

便知道,朱棣这哪里是请自己吃饭。

估计又是让自己出谋划策来了。

姚广孝也没有拒绝了。

“老和尚,你说瞻圣身为商盟盟主,能有多少钱?”

朱棣心里一直好奇。

朱瞻圣到底有多少钱?

根据锦衣卫查的来看,两亿以上。

但究竟是多少,锦衣卫也查不到一个具体的数值。

“皇上,这个你问我我也不知道。”

“对于商贾之事,我一窍不通。”

朱棣也没指望姚广孝真的能够知道朱瞻圣到底有多少钱。

只不过是让姚广孝猜一下。

“老和尚,你果然还是一个闷葫芦。”

朱棣淡淡的笑道。

姚广孝也回应道:“太孙到底有多少钱,等他回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他们父子俩能回来就不错了。”朱棣有些无奈的说道。

“瞻圣这小子,建立起了偌大的基业,屁都没有给我放一个。”

“你觉得他回来会告诉我他有多少钱?”

姚广孝眉头舒缓的笑道:“太子应该知道。”

听见的朱棣也是开始多疑了起来。

“老和尚,你说老大会不会早就知道瞻圣的秘密了?”

“然后不愿意告诉我?”

姚广孝摇了摇头。

“不会。”

“皇上,您还是不要多疑了。”

“太子离开了应天府,依旧为百姓着想,实属不易。”

“您就不要在为难太子了,监国大权也还是给太子比较好。”

听见这话的朱棣就有些不乐意了。

“我为难他?瞻圣威胁我的时候,他怎么屁都不放一个?躲在屋里?”

面对朱棣的吐槽,姚广孝微微的摇了摇脑袋。

真就是心软嘴硬。

“对了,你说瞻圣这小子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这么多的粮食吗?”

事实上,朱棣心中也有些担心朱瞻圣能不能筹集到这么多粮食。

就算朱瞻圣是仙人墓。

但粮食的筹集很简单,但在十天之内,筹集到百万百姓的粮食。

可难如登天。

山东的百姓可是足足有百万之多。

每天的消耗量可不少。

姚广孝听见这个问题,也同样陷入了沉思。

商盟家大业大这个确实没错。

但若是他们没有记错的话。

商盟在偏靠南方的财力和实力会更强一些。

而山东属于北方。

商盟在北方的掌控能力,并没有在南方强。

这就让朱棣有些担心,朱瞻圣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那么多的粮食。

粮食每拖延一天。

边就有大量百姓饿死。

...

河南商盟楼。

朱川看着来自朱瞻圣的命令。

神色略动。

随后收起朱瞻圣的命令。

开始准备和筹集大量的糠粮。

糠粮的主要来源就是谷物的外壳。

一般是用来喂养家畜的。

在价格和数量上,也要比一般的粮食要便宜和多。

现在商盟大张旗鼓的收购糠粮。

也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在短短的三天内。

朱川便筹集了百万旦的糠粮。

此时一些下属有些不明白朱川的操作。

朱川面对众人的疑惑并未多说什么。

而是直接将筹集到的百万旦的粮食。

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山东。

不只是河南。

山东周围的各个地方的商盟都开始筹备糠粮。

陕西副盟主,从陕西商盟调集了两百万糠粮运往山东。

山西副盟主,从山西商盟调集了四百万糠粮运往山东。

......

糠粮这种东西,对于家畜能吃。

对于百姓来说也能吃。

此时的山东商盟楼内。

谭观脸色铁青的望着朱云。

“为什么是糠粮!”

朱云淡淡的拿去身旁的茶杯。

浅浅的抿了一口。

“为什么不能是糠粮?”

谭观有些愤怒的说道:“你当我山东百姓是什么了!?”

朱云淡淡的看了一眼谭观。

愤怒只会让人失去聪明的头脑。

而现在的谭观就是这般模样。

“谭知府,我现在劝告你一句。”

“说话的语气最好平静一点,现在山东百万百姓的性命,可都在你的手上了。”

朱云明白此时谭观心中在想些什么。

糠粮在任何人的眼中。

都是牲畜才会去吃的东西。

人根本不会去尝试。

面对这些糠粮的时候,他们会心存芥蒂。

但要知道的是,糠粮和大米的区别就在于。

糠粮和大米小麦相比。

人的胃对糠粮不好消化。

但现在整个山东的百姓都已经开始吃土,啃树皮了。

并且糠粮并不说里面全部都是糠。

意思是糠粮之中,糠的比例占据较大。

大米小麦的比例占据较小。

百分之三十是粮食,百分之七十是糠。

“现在的山东百姓,已经饿殍遍地了。”

“他们还会在意自己吃的是什么?”

谭观听见朱云的话。

直接拒绝道:“我绝对不会让百姓吃这些畜生才吃的东西。”

朱云冷笑一声。

“谭知府,好好争着眼睛看看吧。”

“整个山东,敢问那座县城的官道上没有饿殍?”

“百姓现在只想要活命,你凭什么代替他们做决定?”

听见朱云这话,谭观心中一沉。

现在谭观面临着抉择。

要么让百姓活命,吃下这糠粮。

要么让百姓性命为代价,守住做为人的底线。

在灾荒的时候,人从来就不能算是人了。

有的人为了活命,吃下观音土。

有的人为了活命,把自己的子女卖掉,换取一线生机。

更有甚者,异子而食,分尸而食。

和乌鸦抢夺尸体。

这个时候的人,真的不能算作是人了。

朱云也不想要和谭观过多解释。

最后说了一句。

“不要忘了,灾荒的时候,命如草芥,这是事实。”

“商盟的粮食已经送到,至于你要不要,我就不管了。”

说罢,朱云便离开了商盟楼。

只留下谭观一人在微风中凌乱。

谭观看着面前大量的糠粮。

又看了看百姓那如同枯枝一般的身体。

皮肤的下面,已经没有了一丝的肉。

只剩下一些骨头和皮囊了。

谭观双眼有些呆滞。

性命和底线,到底该选择什么?

或许这个选择不应该让自己来抉择。

谭观看着面前的糠粮。

心中已经有了抉择。

赈灾官道上。

百姓们因为饥饿已经没有力气站着了。

谭观心中有些怆然。

“百姓们,粮食到了!”

一句话却让本以没有任何力气的百姓。

顿时有了些动力。

一瞬间围了上来。

“我很抱歉!我没有给你们争取到粮食!”

“而我身后的这些,都只是糠粮!”

本以为百姓会有很大的反应。

但此时的百姓已经没有任何的反应了。

只是呆呆的看着谭观。

他们心中已经不想要知道这是什么粮了。

他们只想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肚子能够被填饱。

饥饿离的越远,死亡就离得越远。

随后当谭观开仓放粮的时候。

没有一个百姓会在意这是什么粮食。

能吃就行!

看着这一幕,谭观的心中也已经有了决策。

不久,山东的灾情被满满平负。

在度过了初期的灾情之后。

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些了。

但朱瞻圣用糠粮赈灾的事情也被天下人发现。

PS:求数据!最近数据真的有点低迷,还请各位读者大大投一投数据吧!不管是什么都可以,评论都行!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