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首富,朱棣又双叒叕借钱! > 第三十八章 吵架,朱棣的感叹!

第三十八章 吵架,朱棣的感叹!(1 / 1)

“一个月前,寻北城大旱想要求一点拨款。”

“你居然让户部自己去筹钱?”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说的出口的?”

“怎么?户部不归你管吗?”

朱高煦虽然自知理亏。

但面对朱棣的责骂。

却也依旧有些不满,小声的嘀咕道。

“户部没钱,我能有什么办法。”

听见朱高煦的这话,朱棣也是被气的不成样子了。

“户部没钱就让百姓饿死?”

“户部没钱就让百姓病死?”

“黄河两岸,山东地区,已经异子而食。”

“你怎么不去饿死?”

“你告诉我,你到底想安的什么心!”

“你是存心想要把国搅乱是吧!”

“这次山东旱灾,要不是有瞻圣在,不知道要枉死多少百姓!”

朱棣一边骂着朱高煦。

来回踱步。

说到这里,朱高煦本就有些烈的性子开始耐不住了。

对着朱棣回怼的:“国家一年就一千两百万的收入。”

“光是编撰永乐大典就将近一百万,加上修顺天,通运河,给皇太孙置办婚礼。”

“这账我实在算不过来!”

编撰永乐大殿用的钱并不算少

朱棣愤怒的排了一下桌子说道:“算不过来你监什么国!”

“把永乐大典停了,你让我去地底下怎么见祖宗!怎么见你爷爷!”

“你不是狂妄的说,把江山给你,你会做的更好吗?!”

“河南山东为什么不下雨!不就是因为你监国失职!”

“你看看你那点比得了你大哥?你大哥监国十几年,什么时候伸过手!”

“你大哥手下人才济济,杨士奇、杨荣、杨溥哪一个不是经世之才!”

“你看看你自己!手下都是一些蠢货!舞刀弄枪的。”

“从你掌握监国大权之后,整个应天府被你搅得鸡犬不宁!”

“上面的奏折下不去,下面的奏折上不来。”

“什么事情都要我来过目。”

“我要是有这个精力,我要你干什么!”

“你好好看看你那个样子,好好撒泡尿照照自己!”

“尖嘴猴腮的,哪有一点帝王之相?”

“刚刚接过监国大任就是风里雨里的,给自己置办这一身蟒袍。”

“干脆,我找一支建文后人,把这江山还回去,接着回顺天打猎。”

说道这里,朱高煦内心憋着的怒火彻底绷不住了。

对着朱棣大吼道:“少他娘的给我来这套!”

“河南山东不下雨,我怎么知道!”

“我是汉王,我不是龙王!”

“干脆封我为龙王好了!”

一边说着,还一边脱着自己的蟒袍。

将蟒袍愤怒的摔在地上。

继续对着朱棣吼道:

“就算你把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史官也不会记载你是顺位继承!”

“我们全家造的反!下去就能见列祖列宗了?就能见太祖了?”

“我尖嘴猴腮,我没有帝王之相,我样样不如我大哥了。”

“你这个位置,一做到底!千万不要让给我!”

说罢,朱高煦愤怒的朝着门外走去。

此时朱棣的贴身太监,连忙抱住朱高煦的脚。

“汉王殿下,您不能走啊!”

太监也知道,这都是朱高煦和朱棣的气话。

就在两人推搡的时候,屋内传来一阵声音。

“让他滚!”

随后,便传来了朱棣仰天苦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棣已经被朱高煦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了。

朱高煦也没有任何的停留,摔袖离去。

此时的朱棣内心五味杂陈。

如同一个孤寡老人一般,蜷缩在龙椅前的台阶上。

太子被自己逼走了,赵王现在在江南找太子,汉王也一身的反骨。

这一刻,朱棣心中有些悲悯。

自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了。

就这样朱棣做了一整天。

依旧没有是呆坐龙椅的旁边。

此时朱瞻基和姚广孝得知了朱棣和朱高煦大吵一架。

朱高煦聊下袍子就走了。

朱棣已经在龙椅的台阶上坐了一天了。

不论小鼻涕怎么说,朱棣就是不说话。

仿佛就像是一个木头一样。

小鼻涕只好来到鸡鸣寺寻找姚广孝和朱瞻基。

“姚先生,太孙,皇上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

“还请姚先生和太孙去看看吧!”

姚广孝和朱瞻基听见这话也是有些诧异。

朱瞻基听见这个消息,连忙穿上衣服就朝着宫里走去。

姚广孝本不想要进宫。

但也因为担心朱棣的精神状态。

也是连忙跟了上去。

一进到朱棣的书房,就能看见一个身穿粗制麻衣的朱棣蜷缩在龙椅旁。

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一副老虎下山图。

图上一只凶猛的老虎身边伴随着三只小老虎。

朱棣就这样看着这图,看了一整天。

朱瞻基看着这一幕,也是连忙上前。

小声的询问道:“爷爷,您没事吧。”

朱棣斜着眼看了一眼朱瞻基。

眼神无助的望着朱瞻基:“瞻基,我想你爹了。”

听见这话的时候,朱瞻基和身后的姚广孝都有些惊讶。

一时间朱瞻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若是平常,朱瞻基肯定是直接回家把朱高炽喊过来。

但现在朱高炽并不在应天了。

还未等朱瞻基有任何的反应。

朱棣有些感慨的说道:“你爹孝顺,宁愿忙碌到凌晨,也不愿让我多累一下。”

“并且始终以治理百姓,国泰民安理念,为开创盛世在努力。”

“你也孝顺,我说什么你就干什么,从没惹我生气过。”

“论政治你不如你爹,论才华和能力,你比你二弟要差一点。”

“但你是我最喜欢的孙子,也从没有让我担心过。”

“你弟弟孝顺,敢为了你爹,当面威胁我这个当爷爷的。”

“和你大爷爷很像(朱标),一个全才。”

“脾气好的时候,说他什么都是笑脸相迎,脾气不好的时候,我都有些害怕他。”

“你二叔也孝顺,战场上不知道为我当了多少刀。”

“他骁勇善战,是最像我的儿子。”

“你三叔贪玩,也孝顺,心细如发,是一个侦察情报的好手,战场上很多时候也多亏了他。”

“我们才能第一时间知道敌人的动向,从而打胜仗。”

“你们都是好样的,但我为什么就是感觉好冷呢?”

听着朱棣述说着他们这一家子人。

朱瞻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和安慰。

老年多感慨。

就在朱瞻基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的时候。

身后的姚广孝开口说道:“皇上,问题从来都不在他们的身上。”

“而是在您自己的身上。”

听见姚广孝的声音,朱棣才注意到这个老和尚也来了。

见此朱棣连忙起身。

“你怎么来了?”

姚广孝淡淡的笑了笑:“我听说皇上身体不顺,我就来了。”

“皇上从未想过,你们一家人其实都没有问题。”

“而真正出了问题是您吗?”

朱瞻基听见这话,都有些害怕。

现在朱棣的精神状况本来就不怎么好。

姚广孝还说着这些话刺激朱棣。

他真的有些害怕朱棣回一怒之下,杀了姚广孝。

不过这次,朱棣却是平静的说道:“老和尚,有什么想要嘲笑我的。”

“就趁现在赶紧说,不然以后没机会了。”

姚广孝听见这话,也是露出一丝的笑容。

随后说道:“终究一点原因,还是皇上太过敏感了。”

“您自己都知道,不论是太子,还是汉王,或者是赵王甚至太孙朱瞻圣。”

“其实他们从未想要造反。”

听见姚广孝的话,朱棣略微的摇了摇头。

“谁说汉王和朱瞻圣不会造反的?”

姚广孝听见这话的时候。

其实就已经明白,现在的朱棣还是太过敏感了。

害怕自己的后代会学自己造反篡位。

造成兄弟相残。

“那我想要问一下皇上,若是汉王想要造反,您有什么证据呢?”

朱棣苦笑一声。

“几个月前的刺杀,就是汉王做的,只不过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罢了。”

姚广孝听见朱棣的话,淡淡的笑了笑。

“要是微臣没有说错的话,汉王组织的那场刺杀貌似只不过逢场作戏罢了。”

“目的是为了嫁祸给太子吧。”

朱棣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也是深知。

但多疑的性格让朱棣不得不多留了一个心眼。

“汉王殿下为何会嫁祸给太子?”

“其实从始至终,只不过是汉王想要得到您的一声认可罢了。”

自从朱棣有了朱高煦这个儿子。

就从朱高煦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正是因为这样,朱棣对于朱高煦的教育也就十分严格。

朱棣自己本身的政治能力不是很出色。

就想要让朱高煦多多学习朱高炽。

希望朱高煦能够成为一个全才的人。

既有朱高炽的政治才能,又有自己的带兵天赋。

然后弥补自己的遗憾。

但也是因为这样,导致从小溺爱的朱高煦对朱高炽越来越不喜欢。

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

却时常在朱高煦的面前夸赞朱高炽。

导致了朱高煦也十分想要得到朱棣的认可。

于是朱高煦便开始剑走偏锋。

认为只要超过老大就能得到朱棣的认可。

从始至终,不乱是朱高煦看不起朱高炽,嘲讽朱高炽也好。

还是设计陷害朱高炽亦或者是想要将朱高炽搞下台也好。

朱高煦其实就想要得到朱棣的一句。

“你很不错,你是我的骄傲!”

但是却并没有。

这就导致了朱高煦对于朱高炽的感情越来越差。

朱棣好面子,加上朱高煦也并没有做到自己预想的期望。

这句话一直没有说出口。

朱棣听着姚广孝的话,沉默不语。

随后姚广孝继续说道:“再说太孙朱瞻圣。”

“太孙朱瞻圣现在是商盟的盟主。”

“在商贾一行,他说一没有人敢说二。”

“他掌控了我们大明的经济命脉,想要造反,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是一句话的事情。

姚广孝并未明说。

朱瞻圣的爹是太子朱高炽,太子朱高炽后面是所有文官世家的支持。

朱瞻圣的背后是大量经济的支持。

朱瞻圣的背后牵扯的可并不只是一个商盟这么简单。

身后的世家,贵族,官员等等势力。

在朱瞻圣和朱棣之间,一个是利益,一个是名利。

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和贵族会选择什么,都不用想。

利益和金钱是唯一能驱使世家和贵族的唯一条件。

他们可不会在意谁是皇帝。

想要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军队,和控制整个大明。

轻而易举。

况且从朱瞻圣能隐瞒仙人墓身份五年。

就能看出来,朱瞻圣的身后还有比锦衣卫更为强大的势力。

只不过没有展露出来罢了。

加上朱棣皇位的来历有些不正。

朱瞻圣想要造反,只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但朱瞻圣并未有这样做,他一直保持低调,就是为了让你放心。”

“并且披上了仙人墓的皮,不仅给大明带来了四百万的商税。”

“同时也在默默的造福大明百姓。”

“这一次暴露身份,难道不是因为您对太子太过苛刻了吗?”

“我听太医说过了,太子若是在不修养,真的可能会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

“太孙对于太子的感情你又不是不知道。”

“从未忤逆过太子,想必这次山东大灾,商盟肯借钱,也有太子的一份功劳。”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