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曾听说,建文时期,太子和太孙为了给你打仗筹集粮草。”
“一直居住在距离北平十几公里的田地里。”
“只为能够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成熟粮食。”
“也是那一天夜里,太孙突然高烧。”
“当时你们都在外征战沙场。”
“无一人在太孙的身边。”
“是太子发现了太孙高烧。”
“太子从十几公里的田里,背着太孙一步一步走到北平,寻找郎中。”
“也是太子照顾了太孙一夜,没有睡着。”
“知道太孙情况好些的时候,众人才发现。”
“太子双脚被磨烂,身上有着无数摔跤的痕迹,虚弱无比,但却依旧守在太孙的身边。”
“太子也因此这样,落下了伴随终生的脚疾。”
听见这话,朱棣略微眉眼稍低。
这件事他也知道。
当时是半夜三更,所有人都在忙碌。
朱高炽看见朱瞻圣高烧之后,也并不想要麻烦别人。
朱高炽性格就是如此。
那几天粮食成熟,也是朱棣起义的刚刚开始。
所以朱高炽和朱瞻圣才会住到田里去。
保证粮食的顺利丰收。
朱瞻圣当时也想要帮助朱高炽,便跟去了。
没有想到没过几天,就突然高烧。
然后就是朱高炽唯一一次,用尽全身离去去奔跑的一次。
也幸亏距离并不是很远。
加上朱高炽不要命的跑,才让朱瞻圣安然无恙。
“太孙和太子之间父子情深。”
“难道太孙关心太子不是应该的吗?”
“若不是太子身体越来越差,估计太孙还会隐瞒商盟的事情。”
“况且,太孙要是想要这皇位,又何必踏入商道。”
说到这里,姚广孝看了一眼一旁的朱瞻基。
朱棣也看着朱瞻基。
面对两人的目光,朱瞻基心中有些发毛。
看自己干嘛?
“皇位自古以来就是能者具之。”
朱棣听见这话也是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
自古以来,有多少能人能屈居人下?
朱瞻基或许在文韬武略琴棋书画等综合能力要比朱瞻圣强一些。
但要论玩阴谋,玩狠辣,玩谋略和玩心术。
朱瞻圣甩开了朱瞻圣一大截。
笼络,恩威并施,心术这些手段朱棣也曾看见过朱瞻圣用。
那个时候的朱瞻圣也才十几岁。
便将自己身边的守卫忠诚度拉满。
有些时候,朱瞻圣的狠辣也丝毫不输太祖。
面对有利益牵扯和自家人的时候。
朱瞻圣温文尔雅。
但是当面对敌人的时候,朱瞻圣杀起来,可是不眨眼的。
朱棣也看过,朱瞻圣为了审问一个内奸的消息。
用着一把小刀,一刀又一刀的割在内奸的身上。
直到内奸受不了折磨,说出了实情。
随后朱瞻圣便将城内的内奸全部一网打击。
一个不留,全部坑杀!
也是这个时候,朱棣意识到朱瞻圣杀伐果断。
唯一的一点弱点可能就是亲情二字。
现在朱棣也在好奇,朱瞻圣为什么要走入商道?
朱棣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
其实他也知道,现在他们一家人这般情况。
都是自己放不下的脸面和多疑造成的。
要是自己能少在意面子,少对自己的儿子产生疑心。
或许现在就不是这般情景了。
汉王对太子心生怨恨,朱瞻圣为了朱高炽身体,带着一家人离家出走。
“皇上,我能感觉到您现在的心魔也越来越重了。”
“要是不破解,您真的会苦不堪言。”
“到时候可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
朱棣微微愣了愣。
多疑的心只会伴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谁都不相信。
一路走来,他太难了。
有些好的记忆,可以治愈一生。
但一些坏的记忆,却要用一生来治愈。
疑心病最为严重的人,大明就有一个案例。
太祖朱元璋晚年的疑心病已经到了丧心病狂了。
毕竟那些最初跟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
基本上都被朱元璋杀了。
只要稍微有一点动静,就会被朱元璋盯上。
当年朱标身边的一个官吏。
因为和朱元璋说朱标太过仁慈,而被朱元璋盯上。
朱元璋认为此人背后一套,人前一套。
于是被排挤,官路到此为止。
就算此人回到了老家也依旧被朱元璋盯着。
直到这个官吏在猪圈里吃猪屎。
装疯才让他逃过一劫。
朱元璋的疑心病只有对死人才会放下。
一代谋士刘伯温也死在了朱元璋的疑心病下。
朱棣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说道。
“怎么才能破解?”
姚广孝淡淡的说道:“去江南,接太子回来。”
朱棣听见这话,一下就不乐意了。
“让我这个当爹的去接他?”
“我不去,就算我真的有着不可磨灭的心魔。”
“我也不去。”
说罢,朱棣便离开了书房。
朝着御膳房的方向走去。
姚广孝看着这一幕,略微的叹息了一口气。
就是嘴硬,想念两个字都写脸上。
...
而此时整个大明的读书人都陷入了困境之中。
钱塘县。
于谦缓缓的朝着书馆内走去。
正当于谦思考,该看什么书的时候。
却被人拦了下来。
“前方禁止入内。”
于谦听见侍卫的话,一脸困惑的说道。
“兄台,不知道书馆发生了什么?”
侍卫看着面前的于谦,厌恶的说到。
“滚开,你们这群垃圾!”
“真是一群喂不熟的野狗!”
于谦面对突然而来的怒骂。
也是一脸懵逼。
“不给看就不给看骂我干什么?”
随后于谦一脸埋怨的缓缓朝着外面走去。
正当于谦在纳闷为什么书馆突然不让人进的时候。
于谦看到了书馆旁边张贴的告示。
只见告示上赫然写道。
【从即日起,所有书馆不在对外开放!且追回所有借阅者手中书籍!若有反抗者!后果自负!】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
于谦倒是并未在意。
毕竟能给他们一年到两年时间的借阅时间。
就已经足够了。
若不是书馆,自己还看不到那么多的书籍呢。
在面对书馆不在对外开放的时候。
于谦的心中只是感觉到有些可惜。
书馆内的好多书自己都还没有来得及细品。
不过免费看两年的书,已经足够了。
随后于谦便准备去商盟的店铺去买一些纸张。
最近联系书法有些情况,纸张的消耗也有些快。
当于谦来到商盟店铺后却发现。
此时的商盟店铺已经被挤得人满为患。
于谦看着这阵仗,也是一脸懵圈。
这到底是是发生了什么?
只见于谦走进之后,便听到人群的反抗声。
“你们商盟凭什么一张纸张要五两银子!你们怎么不去抢啊?”
一名学子对着店铺里的小掌柜吐槽道。
小掌柜笑了笑:“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且听我解释。”
见小掌柜说话了,吵闹的众人才停下喧闹声。
只见小掌柜依旧是面带笑容的解释道。
“各位,最近商盟决定,将纸张的价格提升百倍!”
此话一出,人群瞬间沸腾了。
这些文人用着学到了一些文化词,不断地对着小掌柜输出。
小掌柜也听不懂这些。
随后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会有怨言。”
“所以商盟决定补偿一下你们。”
听见这话的众人便又是停下了喧闹声。
目光都齐齐的朝着小掌柜看去。
只见小掌柜淡淡的笑道:“这个补偿就是,不只是纸张,笔墨纸砚书籍的价格都一同提升百倍!”
“这样你们的心里能好受些了吧?”
纸张提升百倍价格,你们受不了?
还不是因为其他东西太便宜了!
干脆啊,直接把笔墨纸砚的其他三样都提升百倍价格。
这样就不会心里不平衡了。
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轰鸣声直接响彻在所有学子的头顶。
随后小掌柜淡淡一笑:“各位,要是来买笔墨纸砚的欢迎,要是来闹事的。”
“商盟可不会轻易的放过你们哦。”
看着周围一个又一个身子强壮的侍卫。
一众学子终究还是不敢在商盟闹事。
最终只能无奈的离去。
“哎,马上就要科举,为什么商盟会突然抬高价格啊!”
“还不是有一些自诩大才的人,批判了商盟盟主仙人墓大人吗。”
此时于谦听见这些话,也是想要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随后便想着两名学子询问道。
“两位兄台,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让商盟如此气愤?”
书馆和笔墨纸砚价格提升,应该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两人看了一眼于谦,也是有些无奈。
其中一人叹息一口气说道。
“山东大灾的事情知道吧。”
于谦点了点头。
“山东大灾,商盟借粮食给朝廷赈灾,但借的粮食是百分之七十的糠,和百分之三十大米的糠粮。”
于谦听见这话也是心中有些愤恨的说道。
“商盟为何如此贪赃?!糠粮不是只有牲畜才吃的吗?!”
两人看了一眼于谦。
随后有些不屑的说道。
“这位兄弟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灾害吧。”
“你可知道山东灾害辐射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你又可知山东灾害发生一个月,朝廷没有任何动静?”
“你还曾可知,若不是商盟的糠粮,会有多少灾民会饿死?”
见于谦沉默了。
另一位学子冷笑一声。
“山东大灾辐射范围已经抵达了山西部分地区,河南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山东。”
“灾害一个月的时间,山东饿死百姓一百五十万人。”
“商盟的糠粮让山东百姓不至于饿死。”
“或许商盟做的确实不仁道,但并没有做错。”
“要在短时间内调集能够救援山东百姓的粮食。”
“就算是神仙也未必能够做到。”
“看来这位兄台,应该就是那些蠢货之一吧。”
于谦听见这话瞬间就有些不乐意。
于是就想要拿起官府统计的数据说话。
“死亡一百五十万人?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根据官府统计。”
“山东百姓死亡人数应该在五十万左右,怎么可能到一百多万。”
“你们口中所说都是荒谬之言。”
两人相视一笑。
如同看待小丑一般的看着于谦。
“官府统计?你莫不是在说笑吧。”
“难道你不知道商盟已经将山东的死伤的数据公开了吗?”
“当然或许你们更相信朝廷也是应该的。”
于谦越听这两人说话,越是觉得这两人像是商盟的托一样。
“你们居然相信一个商贾组织,而不相信朝廷,当真荒谬啊!”
两人淡淡的看了一眼于谦。
随后笑道:“在下赵兴,在下孙海,是来自山东的学子。”
一句话,让原本十分自信的于谦心中有些茫然。
“你们来自山东?”
赵兴和孙海两人笑了笑。
“若不是来自山东,又怎会相信商盟的话。”
“若不是商盟对山东百姓有很好的政策,不然我等也来不到这里。”
朱瞻圣在山东灾情已经基本初定了之后。
便对山东的百姓都有一定的扶持。
要说朱瞻圣没有目的是不可能的。
目的也很简单,笼络山东百姓的人心。
想要不断壮大自己,这些投入自然是需要的。
PS:大胆还不给我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