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漫西居士李子彝。(通讯横斜格”及“纵横连系法创始人,密电高手)”
“这位是李寿亭,留学鬼子学的土木,我准备以他为水利厅副长。”
郭希仁没有把李宜之邀请过来,但是却有密电专家李子彝,此人是通讯专家,在电报当年,密码方面很有才华。
李昆一一接见。“感谢大家前来,为三秦发展做出贡献。”
“子彝兄,既然你是密电专家,我看可以任我省电报局长兼任电话局长。”
“另外,沿海各省已经有了德律风,咱们三秦省也要有。”
“我只有一个要求,未来三秦省内各县,驻军各部,都要有电话。”
“这个就得看大帅府拨款了。”李子彝也没有客气。
而且发展电话,确实是要钱。
李昆苦笑道。“三秦省什么样,几位兄台还不知道?省库里面老鼠来了都得放下点老鼠屎啊。”
陆郎斋不傻,走的时候把省库搬空了。
而且今年一来,各地反抗不断,省里的税收都受到了影响。
“那巧妇做不了无米之炊啊。”李子彝心想,总不能让我掏钱吧?
我又不是你们天下瘦而宰相肥的李家,家大业大的上亿资产,堪称国内首富。
眼看刚见面就要尴尬,郭希仁赶紧转移话题。“大帅,要不官督商办?”
公家把权利拿出来,商人,地主拿钱去入股。
或者是借贷,国内没钱,可是洋人有啊。
“成立三秦电话公司,招股运营,盈利部分先还股债。”
这个时候没有手机,电报也不方便,要是有电话人们肯定更愿意用电话,特别是省内联系。
李昆考虑了一下也同意。“这事子彝兄看着办,只要有电话,你就是把我大帅府卖了都行。”
“那请大帅给我两天时间,我研究一个方案。”
虽然李昆拿不出钱,可李子彝知道这事不怪他。
而且人家愿意开电话公司,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管怎么说,总比陆郎斋这个屠夫好太多了。
安置了李子彝的电报电话局,李昆这才去处理其他政事。
此时陕北停战,五个旅也在开始整编。
装备没有,但是可以先把架子弄出来。
同时,李昆召集贾昆庭,商启予等人把军队规划好。
“第一旅迟奔部为西线驻陈仓,第二旅李云龙部为东线驻潼关。
第三旅管宝斋部驻商洛,第四旅丁伟部驻汉中,第五旅商启予部驻白县,至于说长安城由警卫团,军官学校,独立炮兵,骑兵两个营驻扎。”
“另外,独立骑兵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独立机关枪大队,分别驻守省内各县,随时支援各旅作战。”
“另外,各旅升级了,这各旅的人事也要定下来。”
由于一次性扩编了五倍,原来三个团加工兵,后勤两个营,骑兵两个连一次性扩张太大,所以干部奇缺。
好在俘虏的很多革命党,也有不少的人才。
特别是李昆成了陕督,更是吸引了不少陆士同学,以及部分保府生。
由此,李昆把各部旅长,迟奔,李云龙,管宝斋,丁伟,商启予等人叫了过来,开会分果果。
“目前咱们主要军官都是老三营的,但是打下了长安以后,俘虏了不少的革命党,再加上最近又有不少陆士留学生,保府生来投。”
“所以我决定,调配各旅干部。
反正接下来也没有战斗了,各旅分配完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军队给我训练好了。”
“下面我宣布,陕军五个步兵旅,九个炮兵大队,九个机关枪大队,九个骑兵连干部人选(战马不够缩编九个连)。”
“第一旅旅长迟奔,参谋长周震南兼一团长。
第二旅李云龙,参谋长兼四团长钟山岳。
第三旅管宝斋,参谋长兼七团长楚云飞,
第四旅丁伟,参谋长兼十团长燕双鹰。
第五旅商启予,参谋长兼十三团长王飞虎(陕军干部)”
除各旅一,四,七,十,十三团长由旅参谋长兼任外。
第二团姜大牙,第三团周卫国,第五团孔捷,第六团邓瑜(革命党)第八团邢志国,第九团赵刚,第十一团钟跃民,第十二团张海洋,第十四团狗头老高,第十五团张大彪,警卫团长李国仑。
除此之外,还有各营的李云虎,李云豹,宁伟,段鹏,魏世友,许三多,文巨,增荣,英启,孙德胜,高峰五,曹俊夫。
不过到了李昆这个级别,一个营长已经不入他的法眼了。
甚至,一部分团长,他都是没啥印象。
为啥?因为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
这么说吧,一个普通人能记住多少人?
有个印象就不错了。(我十年前的同学很多都印象模糊,甚至忘了。
几年前的同事也忘了很多。)
而当干部名单下发以后,各旅自然是各种惊讶。
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团长,营长都是李昆的老部下,召唤人才,所以有人不服也掀不起风浪。
军队安置好,剩下的就是严格训练。
这一点他很放心。
接下来,就是对三秦省内的经济做安排了,特别是如何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