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注协长叹了口气说:
“看来想让国库买不到粮,卡那小皇帝的脖子,
是很难办到了,但这粮食涨到这么疯,
其中真假一眼难尽,咱们不妨先试试卖一部分,
若是真能卖出去,二十倍的价格,也不枉咱们屯这么多年嘛。”
李韦均说:
“有理,有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谁先卖呢?”
眼见粮食一天涨到十二两,两天涨到二十两,
这般再涨下去,谁先卖谁吃亏!
这群大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出头!
王弼策说:
“既然如此,这粮也不能放着,这样吧,
咱们这些人一人卖个万把石,真能粮到银来,
那就说不得还得继续屯一手了。”
谁也不肯吃亏,终于同意了这个点子。
所以第二天一早,米市里突然就出现了百万石粮食,
可刚听说有粮,那些怕饥荒都红了眼的百姓哪里还能再等?
就是再贵,身上一文不剩,也要多买一粒粮食!
不到一个上午那些粮食就被抢夺一空,
尤其是那些官员派来的下人是人狠心黑,
这米价边卖边涨,不到中午米价竟然二十五两一石,
还是给人一下抢了个干净!
这一下不但普通百姓为了口吃的人心惶惶,官员富豪也个个心慌,
生怕囤不到足够的粮食,发不了这国南财,
纷纷后悔自己卖出了那一万石,这下要少赚一大笔银子了。
突然那皮肤黝黑,长个大的黑痣的米商又出现了!
这一下无论什么米商、官员还是豪绅都统统围住了他。
“怎么,诸位如此来者不善,是打算用强生事?
话放在前面,若有谁胆敢坏了市场规矩,
担保老子一粒粮食也不会卖给他!”
米商汪堆着笑说:
“那哪能呢,您看还是您消息灵通,
这米价果然值这个价,不知道你是何方神圣,
这些粮食来路又是何处啊?”
毕竟这粮食也是大事,要是来路和皇帝有关,
他们还真得罪不起那些要对付皇帝的大官。
这黑痣米商一脸嘲讽:
“我辈姓黄,在苏杭、江南一带收米、积粮已有几代人!
这天下产粮之地的收成历历在目,
祖祖辈辈就图这一下的收益,耳目岂能比你们还迟钝?”
这人确实是杭州人,乃是沈万四的门客,
沈万四做生意相当谨慎小心,自己手下接头的人都十分秘密,
所以临时派一个出来办事,也根本没人会怀疑到他头上。
而这一口纯得不能再纯的杭州口音,也根本不用作假。
瞬间米市这些人都彻底上路了,米市卫赶紧问:
“那不知黄掌柜的手上还有多少粮,还卖不卖?”
黄掌柜说:
“卖,肯定卖,我黄家几代人积粮,就为了这一天!
而等米价真涨到头了再卖,老子收的可能就不是银子,
而是杀头的刀了,米现在就有的事,就看你们要多少了!”
做投机生意,大多数人都是脑子一热跟着大盘进,
历史上多少泡沫,成千上万人倾家荡产跳楼上吊,
都是因为这样,黄掌柜这见好就收的话,
全场人人听了都觉得有理,
但到了自己身上,竟然没一个当回事,
人人都追着他要买粮!
疯狂跟进的行为就这样习惯成了自然,
除了那些实在没粮,非要买粮吃饭的穷人,
整个京城竟然奇迹般的没有一个人怀疑涨幅不正常!
这一天,黄掌柜就从城外一个不显眼的仓库里又运了百万石进城。
这一次生意就更爽快了,银子没了人能活着,
粮食没了你不能抱着银子啃吧?哗啦一下,三十两一石就被抢购一空。
而李韦均等大人多方调查,
也发现这仓库里的货物确实是不久前杭州来的货。
沈万四要做点手脚,这些官员的耳目还真查不出来……
从此这黄掌柜每天都运粮进城卖,一次买几百万石,
都是到店就被抢购一空,他也不着急,也不急功近利,
一天涨一点,到了第八天头上,
这米价已经涨到五十两一石了……
叶麟秋架着二郎腿,品着最高档的庐山云雾茶,
身后站着乔清羽,笑眯眯地看着面前,
沈万四、吕部仁还有常萧嶂三人满头大汗地算账:
“叶……叶指挥使,这也太……太过了点吧,
短短八九天,利润当我们投机倒把一辈子,
这粮价翻这么多倍,百姓都得饿死的,真是丧尽天良啊!”
吕部仁也抹着汗说:
“是啊,叶指挥使,虽说这种灭绝人性,
高买低卖坑人的事,沈万四兄弟最为擅长,
可你看,连他都显得不安,恻隐之心难抑啊。”
叶麟秋一拍桌子说:
“没错!说得有理,银子你们是赚差不多了吧,
可粮呢?你们囤了这么多年的粮,还剩多少?”
沈万四满头大汗地说:
“这……托指挥使的福,我们买粮从来没这么痛快过,
大家多年囤起来的粮一口气卖得剩三成了。”
叶麟秋扬了扬手说:
“好,那就不必多想了,除了自家留的口粮,
把剩下的全部粮食丢米市上去,六十两一石,
全部拿去卖,卖到卖不动为止吧。”
常萧嶂光头上汗和淋了雨一样狼狈:
“指挥使,还……还卖啊?
这样会不会出事啊?”
叶麟秋冷冷地说:
“有人还在拼命花钱买,那肯定得卖啊,
先尽量卖,卖完了记得安排一下黄先生的去处,
不能让为咱们卖命的人遇到风险,不然下次就难做了。”
沈万四结结巴巴地说:
“还……还有下次啊?”
叶麟秋不屑地说:
“看看你们的样子,这生意还没做完呢,
别忘了老子来找你们目的是为了粮,
现在银子到了手,粮还八字没一撇呢,
少废话,干活去!”
财产冠绝整个天下的三大富商,比大多数人的脑子可清醒多了,
从粮价上了三十两那天起,他们就开始考虑全部抛出去,
直接收钱走人,或者干脆突然就收手,
不留把柄,从此掩人耳目,不引起注意,
但叶麟秋似乎压根没打算就这么算了,
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他们继续,越玩越大,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京城的商人、官员已经全部卷进了这场炒粮狂潮。
从一开始是这三大富商害怕粮价下不去,赚不到钱,
到现在全京城入场,已经是所有人都害怕粮食降价了。
所有黄掌柜最后一次抛出了一千多万石粮食的时候,
依然是被各种人哄抢一空,
当然京城里虽然聚集了天下财富,
可银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为了炒粮发财,无数人变卖了全部家产后,
还到处去借贷,沈万四开的高利钱庄都快被借空了。
看着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和铜钱,
沈万四没完地抹着汗说:
“这些高利贷老子也不指望那些混蛋还了,
反正钱都赚到咱们手上了,
这下粮卖空了,事情该完了吧?”
叶麟秋敲敲他的脑袋说:
“你们是不长脑子的吗?我说什么来着?
这次找你们,叶某是为了皇上收粮食的,
现在银子赚了个足,粮食还没开始弄呢,
你们就打算收手?那我算什么?”
乔清羽再也忍不住了:
“叶麟秋!我本以为你和那些狗官不一样,
现在看来,真是一丘之貉!粮价涨成这样,
百姓们倾家荡产都不够一天的粮食,
弄成这样你还不知足?我真是看错你了!”
叶麟秋搭住乔清羽的肩膀说:
“看到没,还是我家小乔妹子懂事,
一语就道破天机啊,我说你们这些家伙学着点,
你们说全城处处缺粮的,百姓没饭吃,
现在咱们最要紧的是做什么?”
吕部仁说:
“我等虽然不是好人,却也不是畜生啊,
这般全城百姓都朝不保夕,怎么着也不能饿死人家啊,
只是我们除了自己的口粮全卖了,爱莫能助啊。”
叶麟秋一拍他肩膀说:
“你看,开窍了吧,你们没粮,
指挥使我有啊,派些人给老子,
去国库开仓,准备放粮救济百姓!”
被叶麟秋这般一整,在场的人个个都感觉智商跟不上了,
纷纷看着他不知所措,生怕说错一句又被嘲讽。
本来怒气冲天的乔清羽却听说叶麟秋要开仓济民,
真不知道他下一句会说什么,虽然被搂在身旁,
竟然半天不敢做什么,就这样被叶麟秋抱着,一脸通红。
叶麟秋召集了大批人手,在库府附近打上:
奸商作怪,粮价飞涨,为稳民心,施粥济民的横幅,
一下就引来了无数即没存粮,又没银子买天价粮食的百姓围观,
人潮轰动,自然也吸引来了城中各大富豪和官员的耳目。
叶麟秋一边派人宣传,却一边将库府大门紧紧锁住,
只准人远望,守卫凶神恶煞一样不让任何人靠近。
等到午时三刻,饥肠辘辘没饭吃的人已经人山人海,
府库门口整条巷子已经两个苍蝇都挤不进去了,
叶麟秋才亲自打开大门,一边支锅熬粥,
一边取粮运去城中其他地段熬粥施舍。
这一打开门好家伙,里面一堆又一堆的粮仓,
全都堆得又高又满,远远看去不知道有多少,
但那些长期屯粮暴利的家伙一眼看得出,
就这个府库起码有上千万石,整个京城别说熬粥,
就是一直煮饭分给这些灾民吃,都够吃足一整年的!
那他们仓库好几十倍银两收进去等着发财的是什么玩意?
当然,派人放火烧仓,或者刺杀这些熬粥济民的人手,
还是可以很好地保持粮价的,
不过这些人虽然丧尽天良,却谁也不敢自己出头造次,
因为这事一旦穿帮了,那就和当时青石大人一样,
罪证确凿,可真是诛九族也没人会帮他说话!
这些贪官没底线,可也有脑子嘛。
现在这些奸商贪官唯一的希望,就是那各地灾荒,
粮食绝收的消息了,毕竟没有粮食出产,
只要粮食没有出产,就是坐吃山空,
哪怕皇帝的库府里真有够京城一年的粮食,
那一年后也是一样会粮食耗尽,他们天价屯的粮食,
依然可以赚钱,不,起码可以保本!
带着这种思想,这几天李韦均和王弼策他们甚至没有密谈,
一个个退了朝就窝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
叶麟秋可就得意多了,连续几天是招摇过市,
带着乔清羽每天专门找热闹的地方逛,
玩得开心了还要出城一两次!
乔清羽虽然不明白叶麟秋的用意,
但现在陪着叶麟秋逛街,
或是出城看看离收获越来越近的那些庄稼,
作为大明子民,也是天生就对这些农作物相当亲近,
她现在越来越习惯,也总感觉越来越舒心了。
但并非人人都能和乔清羽这样轻松,
就比如现在那些贪官,彻底惶惶不可终日了:
“你……你再……再说一遍!”
“是!卑职跟踪叶麟秋,这次没有被他甩掉,
一路跟了一天,结果他只是游玩集市,
又整天去赏玩东郊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