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率领的精骑,人和马皆着重甲,乃是重骑兵。
在冲击敌阵的时候,他们好似坦克一般,锐不可当。
但是用来追击逃窜之敌,就显得太过笨重,力不从心。
而鞑子的溃兵,本就是轻骑兵,又熟悉附近的地形。
因而,在追亡逐北的过程中,他们仅斩敌千余人而已。
燕王朱棣,对于这样的战果,显然是不满意的,他私下抱怨道:
“三哥,鞑子也太怂了,他们一直躲来躲去,不跟我军接战!”
朱棡瞥了他一眼,无语道:“鞑子有不是蠢货!”
“他们明知我军火器威力极大,又岂会再列阵而战呢?”
朱棣急躁道:“难道就一直追在鞑子屁.股后面?”
他见朱棡眉头微蹙,似乎也对战局不满,便提议道:
“三哥,可否……可否让将士们卸甲?我军轻装而出的话,定能截住溃兵们!”
“反正我们有火器在,又不用跟鞑子近战,只远远地放炮就行!”
朱棡摇摇头,指点道:“在追击战当中,我军一旦动用火器,鞑子势必四散溃逃!”
“现在他们好不容易聚集在一处,又岂能再令他们化整为零?”
正说话间,徐虎领着数名传令兵,策马驰骋而来。
待行过礼后,传令兵说道:“朱指挥使,冯胜将军召您去议事!”
在营救完右路军后,朱棡就一直独立行动。
因而,冯胜的突然传召,让他有几分错愕。
“冯胜将军他们,在何处扎营?”朱棡问道。
徐虎抢先答道:“为防止您孤军深入,右路军一直紧追不舍。”
“冯胜将军他们,在三十里外扎营,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朱棡点了下头,交代完营中的事情,赶往冯胜的营中。
等候在营门口的冯胜等人,见到朱棡的出现,连忙迎上前去。
他们虽未行礼,却也热情地招呼道:“朱指挥使……”
“怎劳诸位将军亲迎,真是折煞末将了!”朱棡谦逊道。
众人说笑着进入营中,来到冯胜的中军大帐。
各自安坐好,军吏奉上香茗,就又退了出去。
帐中没有闲杂人等,冯胜便开门见山道:“殿下,大将军有将令传来!”
正欲饮茶的朱棡,将茶杯放下,一脸正色道:“难道是要调我回去?”
朱棡离开徐达的中路军,颇有种天高任鸟飞之感。
他现在正追击鞑子溃兵,自然不想回到中路军去。
可他现在身在北伐军中,又怎能公然违抗军令呢?
冯胜见他面色不虞,及时解释道:“殿下误会了。”
“徐大帅不是要调您回去,而是让您在右路军效命。”
朱棡闻言,微微一怔,又露出不解的神情。
徐达担忧自己的安危,一直不肯自己犯险。
自己能领兵来救援西路军,徐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可现在他竟让自己脱离其管控,实在是太奇怪了。
但终究也不是件坏事,朱棡愉快地接受了。
他向冯胜行下属之礼,郑重其事地说道:“末将见过右副将军!”
“殿下切莫如此……”冯胜略带惶恐地说道。
随后,他环视帐中诸将,正式宣读徐达的军令。
“征虏大将军有令,命右路军全速出击,趁敌主力无暇东顾,打下北元王庭!”
帐中诸将,得知徐达的命令,全都兴奋不已。
攻破敌人首都,往往是灭国之战中,最重要的一环。
而且,也是最具象征意义,最能名留青史之事。
就连右副将军冯胜,也喜不自禁道:“王保保的主力,正在跟中路军鏖战!”
“北元王庭的守军,皆是些老弱之卒,且不超过两万人。”
汤和摇头道:“不然,再加上溃逃的鞑子,应该有五万人!”
有将领当即驳斥道:“五万人又能怎样呢?”
“我右路军皆是精锐,打堂堂之阵的话,还灭不了五万鞑子?”
诸将附和道:“不错!区区五万鞑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了,我们还有殿下的火器在,攻破鞑子王庭,简直易如反掌!”
朱棡没有参与诸将的争论,而是在思考汤和的话。
他在追击溃兵的时候,敏锐地觉察到,溃兵改变了方向。
原本向王庭撤退的溃兵,似乎有向西掉头的趋势。
倘若自己是鞑子的将帅,在败给右路军之后,一定会退守王庭。
但是鞑子却并非如此,他们或许另有阴谋?
朱棡想起徐达曾说过,王保保令人围困右路军,是想要围魏救赵。
然后,再利用前后夹击,吞掉徐达的中路军主力。
可现在徐达的主力,根本没有调动,还在前线。
王保保会不会让溃兵,从侧翼袭扰徐达的中路军?
虽说三万溃兵,不会对中路军,造成致命的打击。
但双方若是陷入鏖战,任何轻微的力量,都可能会改变胜利的天平!
想到这一点,朱棡进言道:“右副将军,末将可否继续追击溃兵?”
在冯胜的攻城计划中,朱棡手中的迫击炮,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元朝窃据神州近百年,早就学会筑城的技术。
其王庭虽然占地很小,但修建得异常坚固。
若是用军中寻常的火炮,恐怕很难轻易破城。
可要用朱棡的迫击炮,恐怕数十发炮弹,就能炸碎城门。
所以,当得知朱棡不想参与攻城,冯胜不免有些焦急。
他劝服道:“殿下,溃兵肯定要退守王庭的!”
“我们直取王庭,正好可以以逸待劳,坐等他们飞蛾扑火!”
朱棡摇了下头,说道:“鞑子的溃兵,有向西溃逃的迹象。”
“末将怀疑他们要弃守王庭,前去夹攻中路军。”
诸将闻言,收敛起喜色,思量起朱棡的话。
汤和皱眉道:“中路军仅六万人,王保保的主力,就有八万余人。”
“若是再加上这三万人,中路军的压力就太大了!”
有人附和道:“不错,应当分兵追击溃兵,支援中路军!”
冯胜凝眉沉思良久,说道:“为今之计,应当分兵两路!”
“我亲率两万人,前去追击溃兵,支援中路军。”
“余下的两万人,由汤和统帅,攻打北元王庭。”
“晋王殿下的火器是攻城利器,应该留下攻城。”
诸将闻言,起身道:“谨遵右副将军将领!”
……
金陵,皇城,乾清宫。
皇帝朱元璋看完前线战报,对太子朱标感叹道:
“徐达跟随咱多年,一路南征北战,屡立奇功,乃是大明第一名将。”
“王保保竟能跟他对峙这么长时间,真奇男子也!”
“此人若是不除,即便生擒北元皇帝,北元也还会死灰复燃!”
太子朱标,宽慰道:“父皇太看得起王保保了!”
“他虽然能力出众,但北元国力衰微,他也独木难支!”
朱元璋放下战报,对朱标之言,不置可否。
他话锋一转,叹道:“冯胜的战报尚未送达。”
“也不知老三和老四,有没有返回徐达的中路军。”
朱标劝道:“您就放心好了,冯胜会看顾他们的!”
PS:求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