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息怒。”
“我知道您可能认为我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但请您相信,我来之前也思虑再三,将所有的可能与后果都考虑清楚了。”
“我这些话绝非鲁莽,明兰也非我莫属。”
面对盛老太太的严词厉色,齐衡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老太太面色不改。
但心底颇感意外。
她对齐衡肯定没有偏见。
相反,她也知道,这位齐小公爷本身就是汴京城中不可多见的少年郎。
他家世好,人品好,修养也好,风评更好。
特别是,尽管他出身高门,却不仰仗祖宗余荫,勤奋好学,委实是权贵子弟中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独一份。
但问题是。
他太好了!
太优秀了!
优秀到哪怕她再不愿意承认,她也必须得清醒的认识到,明兰……配不上他!
且不说六丫头原本就是个不招待见的庶女。
便是盛家的嫡女,也绝难匹配。
所以纵然她早就知道齐衡的心意……她也只会像顾廷烨那些人一样,选择装聋作哑。
只想着时间长了,也就淡了。
但哪能想到,他今日竟是如此决绝,悍然便挑明了此事!
这样一来。
她作为明兰唯一的亲人,又如何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
她嘲讽笑道:“好,你既然说你想清楚了。”
“那我来问你。”
“你出身名门,便应当知晓,自古以来,但凡求娶,皆是三书六聘,媒人上门。”
“你一个小小少年郎来跟老太婆说这些,这是哪家的道理?”
“还是说……”
“你想借你国公府的威风,强要了明兰,予你为妾?”
齐衡坦然摇头。
“盛家历代清流,门风端谨,元若自是不敢妄图冒犯。”
“更何况,明兰虽是庶出,但自小养在老夫人跟前,如心尖肉一般,元若岂会不知?”
“我今日前来,也只是表明我的态度,恳请老夫人首肯,给予时间,待我幸进。”
“如此而已。”
也就是说。
他只是表明心迹,求取首肯?
老太太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这小公爷到底还是知轻重的。
她皱眉道:“既然只是如此……何不等到幸进之后再来,为何非得是今日前来?”
齐衡不慌不忙。
他当然不会说是‘命运抉择’要求他必须前来。
来之前,他也做好了面对老太太一切提问的充分准备。
他略显窘迫道:“老夫人勿怪。”
“只是……听说您与白石潭贺家的老夫人乃闺中密友?”
“元若还听说,前几日,贺家已然回京。”
“我担心贺家上门,也担心老太太留意他贺家哪个后辈子侄,万一如此……元若不想空余遗憾。”
老太太顿时惊讶。
她知道齐家这位小公爷对明兰的心思。
但不曾想。
他居然用情如此之深!
白石潭贺家回京一事,她也是刚刚得知,眼看明兰即将及笄,她也确实动过心思,留意身边门当户对的年轻才俊。
可没想到。
她刚刚动了这份心,眼前这少年便来断了她这份心!
这番举动……委实让人感动莫名。
她佯装恼怒。
“明年便是大考之年,你不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却把心思放在这些事上,真是轻重不分!”
“再者说。”
“他贺家的几个晚辈,我见都没见过,又怎会轻易把六丫头许出去?”
“简直荒唐!”
齐衡连连陪笑。
不管怎样,到这一步,气氛也总算是缓和了下来。
……
盛老太太坐在软塌上。
她看着面前少年郎,眼中多了一分感动,三分慈祥,剩下的六分……皆是遗憾。
她承认。
有那么一瞬间,她几乎忍不住先答应下来。
但清醒过后,她还是很清楚,他们不合适,不可能,他们两个……有缘无份!
她叹了口气。
“小公爷,以老太婆这年纪,只怕也担得起你一声祖母吧?”
齐衡顺势一笑。
“祖母这说的是哪里话?”
“能称您一声祖母,那是元若求之不得。”
老太太笑了笑。
“你是个好孩子,你对明丫头的用心,祖母既感动,又感谢。”
“可元若,你和她……不成。”
“听祖母一句劝,你会遇到更好的,明丫头没这个福分。”
齐衡不以为意。
他甚至连一点失望或者着急的情绪都没有。
他只是随口笑道:“祖母是担心我母亲那里?”
“如果是。”
“祖母不必担心,我自会妥当处理,她会答应的。”
老太太抿唇不语。
她不会认为这是齐衡的大言不惭,天真幼稚。
年轻人嘛。
都是这样。
总以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可以收获回报。
他们自信满满,觉得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但殊不知。
世间险恶,岂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