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巡抚史可法升任运河漕运总督,这是周延儒给东林党喂下的第一颗蜜枣。
江南士子闻讯大为振奋,四处集会庆贺。
许都在杭州与王仆议事,恰逢几社陈子龙、徐孚远、夏允彝几人到西湖踏春,许都便邀请王仆一同参与几社活动。
王仆本不想去,可许都苦口婆心劝了半天,王仆考虑到今后有不少地方需要倚重许都,便答应了他的邀请。
初春时节,凉风一起,还是会给人带来一丝寒冷。
王仆经常锻炼,身强体健,只穿一件薄衫前往,引得几社才子们咂舌赞叹。
原本,有着游侠之风的许都属于才子中的异类,现在多了王仆这个武官陪着,许都这才不觉得尴尬。
陈子龙今年三十三岁,细眼圆脸,颔下有着几缕胡须,他身穿一袭青色布衫,气息内敛,与王仆平日见过的几个富家公子有所不同。
徐孚远身材瘦弱,听了许都对王仆的介绍后,一直跟在王仆身旁问军中之事。
清虏凶恶吗?”
为何大明官兵对清虏难得一胜?”
“流贼不是些吃不饱饭的普通百姓吗,朝廷何不以赈代剿?
“朝廷每年拨付大量银子养兵,为何连流贼也迟迟剿灭不了?”
江南的文人对兵事感兴趣的很少,即便对兵事颇感兴趣的徐孚远,问的问题也极为肤浅。
“闇公(徐孚远,字闇公),少说几句吧,王将军是战场上下来的,你这样连连追问,可是有班门弄斧的嫌疑啊!陈子龙说笑道。
徐孚远揺揺头,露出一副你不懂的表情:大帐点兵,奔袭千里,如卢总督那般才是我毕生的梦想!”
王仆被徐孚远问到军中之事,本来在想如何回答才合适,可听了徐孚远的狂言,再看他那细胳膊细腿,便不愿再接话。
徐孚远,呵呵,一个纸上谈兵的文人而已,何德何能与文武双全的卢总督作比。
几人一路走一路闲聊,王仆很少说话,但偶尔开口必然能让其他几人侧耳细听。
王仆是穿越者,来到大明后,逛了大半个山西,去过京城,闯过京畿南三府,如今又在江南落脚,算是闯荡过大江南北,他丰富的见识只半天功夫,便让几社几人对他的轻慢之心褪去。
陈子龙是个真性情之人,听了后不由感慨道:“如今天下大乱,如王将军这般勇将,却只能在此地蹉距度日,实乃大明的不幸。”
王仆笑着回道:“如今天下大乱,如陈兄这般大才,却只能隐居家中,也是大明的不幸。”
陈子龙和夏允彝早在崇祯十年就中了进士,陈子龙本被选为广东惠州府司理,因继母丧不赴任,之后一直留在家中治学,拒绝为官。
陈子龙的话匝子一打开,立马道出许多感慨:“王将军,当今天下,空谈者多,做实事者少。”
“俗儒厚古而非今,撷华而舍实,我不屑为之!”
“徐阁老(徐光启)曾言,学究天人,当以实用为主,当以富国化民为本,我在家中静心整理编写几本有用的书,如果能广而传之,岂不是要比为官一任要有益许多?”
陈子龙这番话令王仆大感意外,江南诸生,虚华者多,务实者少,像陈子龙这样心甘情愿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且做的还是经世致用的学问,实在是太难得了。
王仆收起一丝轻慢之心,朝陈子龙拱手一礼:“陈兄大才,不知书成之日,能否借我一观?”
陈子龙拱手还了一礼,笑道:当然可以,我编的那些书能多一人知道,功夫才不算白费!”
王仆并不待见东林党,但这大明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王仆要想成事,必然需要得到读书人的支持,而像陈子龙这样朴实无华,能干实事的士子,正是王仆争取的对象。
这次西湖踏春,王仆能结实陈子龙,也算不虚此行!
自崇祯即位以来,坐在首辅位子上的温体仁和周延儒一直不待见东林党,这次张溥抓住周延儒为了重新登上首辅之位而花大笔银子贿赂朝中阉人的把柄,一门心思想要好好利用一番。
在周延儒前往京城就职之前,张溥便在家撰写了各种治国之策,准备呈上朝廷让周延儒实施,可张溥忘了,周延儒在被温体仁斗倒之前,也是手段凌厉的大明首辅,他这样有恃无恐,简直是自寻死路。
当局者迷,这是古往今来都通用的道理!
史可法上任漕运总督,竟然先来太仓感谢张溥,这把张溥的声望推到顶点。
一时间,张家门庭若市,让张溥想清静也难,张溥虽然没有亲自坐在大明首辅的位置上,但成了江南士子的中心,相当于成了隐居在民间的大明首辅,这给张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畅快感。
张溥在东林党最低潮的时候组建复社,不正是为了此刻吗?
三月十五日,吴昌时回江南省亲,张溥想通过拉拢吴昌时加大对周延儒的遥控,于是离开老家太仓,前往南京与吴昌时会晤。
暗影卫的秘密据点内,张靖已潜伏等待许久。
张溥之前一直留在太仓老家,每天访客不断,又极少出门,这让张靖有些无可奈何,现在张溥离开太仓老家,正是张靖苦苦等待的机会。
张溥前往南京的路上,由于随行的士子挺多,张靖暂时没有找到好的出手机会。
张溥三月十八日到达南京,与吴昌时密议两天后,只带着两个仆从踏上回乡的道路。
江南的梅雨一下,没有一个月时间是停不下来的,滴滴答答的雨声像半夜在耳边呢喃的小鬼,总是让人心烦意乱而又无可奈何。
张溥打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粗布衣衫,在绵绵细雨中前行,让他心中冒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布衣宰相。
这个念头一在张溥脑海中出现,便一发不可收拾,张溥的心情没来由的畅快起来,就连脚下泥泞的道路也感觉没那么难走了。
因为这次南京密议,吴昌时回京后会把张溥的建议带给周延儒,其中包括几镇巡抚的人选安排,江南科举的考官人选,以及减免江北歉收省份的田税张溥相信,只要他的那些策略能实施下去,大明的颓势必会慢慢好转。